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康成 《水产科技》1998,(5):9-10,8
高位池养虾是我市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对虾养殖新模式。所谓高位池养虾,就是提高水位养虾,在海水高潮线以上的沙滩建造养殖池开展对虾养殖。其最大特点就是养殖池建在海岸线以上的沙滩上,不论高潮、低潮都能把池内水体排干,因而有别于传统的滩涂围垦挖池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对虾室内交尾率低,限制了对虾大规模越冬生产。研究实践表明: 影响对虾室内交尾的主要因素如下: 1.生物节律。海虾和养殖虾的交尾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节律,在自然海区对虾交尾从10月中旬开始,到11月上旬结束。交尾期大约两周左右。交尾高峰一般在10月下旬。对虾的蜕皮与交尾都集中在大潮汛期,阴历九月初的大潮汛中有82%的雌虾交尾,阴历九月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人工养虾由于池底老化,水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虾病增多、对虾活力减弱、某些功能退化等不良现象,影响了对虾的正常发育,致使对虾不能自然交尾,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的种虾越冬生产,由于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在室外养殖池很难获得足量的交尾虾。河北地区1986、1987连续两年对虾室外土池交尾率都很低,据统计,一般在3—5%,最好的也不过10%。因此,解决对虾交尾技术问题,已成为种虾越冬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有海岸线 1 61 8千米 ,海岸线系数0 .0 4 77,海洋资源在我国首屈一指 ;海南地处热带 ,气候暖和 ,虾类生长期长 ;沿海土地较平整 ,开挖养虾池土地资源丰富 ;海水很少污染 ,水质新鲜 ,养虾质量高…… ,优良的资源和环境 ,为海南发展斑节对虾、凡纳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类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虾类国内外市场好 ,养殖周期短 ,养殖经济效益高 ,养虾技术较为成熟 ,与养虾相关的加工业、饲料、渔药、养殖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链又较长 ,可发展形成一个大型的产业。笔者将虾类苗种繁育和改良、成虾健康养殖、虾类保…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工厂化养虾呢?依本人所见,工厂化养虾就足利用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投放优质饲料,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讲,就是在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  相似文献   

7.
定向交尾技术在中国对虾家系构建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国对虾家系选育中所需的家系材料,本研究在2004年进行了中国对虾室外和室内定向交尾实验。室外定向交尾实验采用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中国对虾,设计了5个交配组合,1尾雄虾搭配4尾雌虾,自然温度下让亲虾交尾,获得了5%的平均交尾率;室内定向交尾实验通过控制水温和密度,促使中国对虾交尾,获得了16.9%的平均交尾率。其中,室内交尾的温度实验设计了12、14、16、18℃4个梯度,雌、雄性别比例均为4∶1,x2检验分析表明,4个温度梯度的交尾率存在差异,其中14℃平均交尾率最高,为31.3%,12℃平均交尾率最低,为6.3%。实验结果表明,室外定向交尾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容易控制,很难满足建立大量家系的需要;室内定向交尾在14~16℃的水温条件下,采用雌、雄性别比例为4∶1,可获得较好的交尾效果。本实验结果为大规模建立中国对虾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对虾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对虾养殖排塘率高,成功率很低,养殖者感到对虾越来越难养,不少经营者颗粒无收,谈虾色变,甚至连一些经验丰富的养虾高手也感到无所适从,不少养虾者只好改养其他品种。当前对虾难养殖的问题何在?笔者认为客观原因是近海受污染、水质差、种苗弱,疾病多。根据调查研究,要攻克当今对虾难养局面,现提出必须落实的关键技术措施,与同行切磋。一、彻底清污近年来对虾养殖放苗密度越来越大,养殖中过量地投放饲料,大量残余饲料淤积、对虾的排泄物以及生物死亡  相似文献   

9.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亲虾越冬已成为解决对虾育苗用种虾的重要途径。几年来,不少大、中院校、科研部门乃至生产单位,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亲虾越冬试验研究。目前,大部分技术指标已基本攻破,唯有亲虾交尾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据调查,河北省1985年亲虾室外交尾率40%左右,1986、1987连续两年室外交尾率仅为5%左右,加上室内交尾也不过30—40%,好的单位也不过50  相似文献   

11.
长毛对虾具有耐高温、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南方沿海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并且从放养到起捕的养殖时间方面与中国对虾养殖有合理穿插安排的机会。这给人们一个启示,就是在南方沿海可以进行多品种、多茬对虾养殖。浙江省乐清县于1989年进行了三茬养虾的试验。其中4月~11月安排中国对虾与长毛对虾双茬养殖,11月~翌年的2月安排养白虾。在养虾的同  相似文献   

12.
<正> 2 今后发展的几点意见2.1 对虾一定要养 中国对虾一定要养下去,这是我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和主要品种。1993年养虾受灾,虾农、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也引起了各界的忧虑和不安。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养?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省十几年养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993年在大灾之年养虾丰收的典型经验,统一认识,在养殖结构、养殖方式、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因地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两年来,大丰对虾养殖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与进行科学养虾,掌握养虾的客观规律有关。作者对大丰对虾养殖进行合理投饵进行探讨,供养虾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对虾交尾率,1993,1994年进行了塑料大棚延长对虾交尾期试验,通过大棚控制交尾水温,采取合理安排雌雄比,调节水质,投喂沙蚕,防治疾病等综合技术措施,2年共出棚交尾虾12352尾,未交尾虾5922尾,雄虾5252尾,平均交尾率67.59%,雌雄虾成活率分别为87.54%,63.00%,共获产值626100元,纯利442600元,平均每尾入棚雌虾净协效益21.23元,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  相似文献   

15.
养虾先养水是广大虾农和对虾养殖者的共识。而水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是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但有些虾农,特别是初次养殖的虾农,对水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学》1993,12(6):29-30,3
我们建业乡位于县城的南部,是个富饶的鱼米之乡,近二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均在1.5亿元左右。自1980年开始发展养虾以来,开发面积逾万亩,对虾育苗、饲料加工、冷冻加工初具规模。我们乡对虾养殖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为了使养虾业尽早走上全人工养殖的道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渔业动态     
<正> 合浦县冬养对虾 喜获丰收 广西合浦县充分利用现有水域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挖掘海水养殖生产潜力,去冬以来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冬虾养殖,主要养殖耐低温的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等,至今年2月20日统计,全县冬养对虾(蟹)11150亩,收获10380亩,产量226.12t,平均亩产21.78kg,销售收入1474.6万元,获税利  相似文献   

19.
钟焕荣  赵昂 《水利渔业》1998,(5):36-36,46
养虾业是福建省水利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1992年以来,由于虾病泛滥,养虾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常规的单一种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已难成功。为了探索养虾新路,我们于1995~1997年在长乐市十八孔闸1号虾池进行了日本对虾、锯缘青蟹和鲻混养试验。1虾池自然...  相似文献   

20.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被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投饵系数,即指在养殖过程中投饵总量与虾产量的比值。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5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饵料系数成为减少养虾成本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