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建立了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农产品中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富硒农产品中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分离及提取方法。考察了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及载气流量等条件对硒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26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线性范围为0~100 ng/ml,应用本方法测定不同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含量为43.8~648.2ng/g,有机硒含量为30.6~509.8 ng/g,无机硒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04.5%。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干扰少,适合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和有机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4.
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鱼组织中汞和硒的含量,优化了测定条件,并对汞和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消解液的用量、消解温度及时间、载流浓度和载气流量对鱼样中汞和硒的测定都有影响.硒的消解液最好选用10 ml;汞的硫酸用量选用2 ml;汞的消解在80 ℃效果最佳,在1~3 h间峰高无明显差别;1%HCl溶液作载液的汞吸光度最高,载气流量选用150 ml/min为宜.结果还表明,在汞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鱼组织中汞与硒的摩尔比值为0.40~0.72,且其随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6.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富硒食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综述了硒在清除体内自由基、刺激免疫反应以及拮抗重金属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阐述了富硒产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虾中的硒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虾中硒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试剂对硒测定的影响;探讨了消化试剂对样品消化的影响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78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45%,线性范围为0~50ng/m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虾中的硒含量为0.14~0.33mg/kg,加标回收率为94.4%~103.8%。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淄川区大监站、区域站和土壤水分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富硒蔬菜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以及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从而对富硒蔬菜种植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同时对淄川区龙泉镇的土壤含硒量进行了测定,为烟农种植黄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赤豆(Vigna angularis)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2、4、6、8 mg/L的Na2Se O3溶液浸种处理12 h,研究硒对赤豆芽苗菜产量、品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4~6 mg/L)浸种对赤豆芽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非常有利。赤豆芽苗菜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硒浓度为4、6 mg/L时最高;8 mg/L处理时,硝酸盐含量最低。一定浓度的硒浸种可以显著提高赤豆芽菜保护酶活性,6 mg/L处理SOD、POD活性最高;4 mg/L处理CAT活性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赤豆芽苗菜生长的Na2Se O3浓度为4~6 mg/L。 相似文献
11.
叶面施硒对不同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SeO3质量浓度均与各蔬菜产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既有利于有机硒富集又不致产量降低的Na2SeO3叶面喷施浓度以不超过0.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滴定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云南5种经常食用的野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菜在常温下,维生素C含量的分别是:臭菜2 845.0 mg/kg,刺五加811.0 mg/kg,车前草231.0 mg/kg,枸杞230.667 mg/kg,灰条菜217.0 mg/kg,其中臭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灰条菜最低.同时,维生素C含量在沸腾条件下发生变化,其中以臭菜最明显,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2 137.333 mg/kg;车前草变化最小,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66.667 mg/kg.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城市郊区蔬菜硒含量状况及硒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城市郊区菜地表层土壤的含硒状况和20多种蔬菜品种可食用部分含硒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蔬菜可食用部分(鲜基)硒含量0.4~293.0 μg/kg,其中叶菜类硒含量较高,豆类、瓜类、根菜类和茄果类硒含量较低;绝大部分蔬菜可食用部分硒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表明采样区主要蔬菜未遭受硒污染.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硒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毒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形态相关,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从食品中总硒的测定和硒化学形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在总硒测定方法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总硒,并以原子吸收作为检测器时,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而在硒化学形态分析中,固相萃取是效率高、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的提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测定硒化物含量时,方法的检测限较低.由于其他形态的硒含量低或结构复杂,难以从基质中分离鉴定,目前主要关注5种形态的硒[Se(Ⅵ)、Se(Ⅳ)、SeMet、SeCys和Se-MeSeCys],且存在总硒测定和硒形态分析的过程均耗时较长等问题,因此今后需关注更多未知形态的硒,以便更好地利用硒,并开发绿色快速提取、分离及检测一体化的自动化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夏季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柴鸡生产性能及蛋中硒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30周龄河北柴鸡3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基础日粮含硒(Se)0.08 mg/kg,试验组Se的添加水平分别是0、0.15、0.3、0.5、1.0 mg/kg;预试期1周,试验期为7周。探讨在夏季,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对产蛋柴鸡生产性能及蛋中硒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5 mg/kg Se,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1),而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1 mg/kg Se时,蛋中硒含量达到最高,为1.91μg/g。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富硒海参饲料的硒元素溶解损失问题,选择糊化淀粉浓度、后熟化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4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在糊化淀粉浓度分别为0、4%、8%,后熟化温度分别为60、120、180℃,浸泡时间分别为4、8、12h,浸泡温度分别为5、15、25℃条件下,富硒海参饲料中硒元素的溶解损失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富硒海参饲料浸泡后硒元素溶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糊化淀粉浓度浸泡水温后熟化温度;富硒海参饲料的最佳加工方法为,将海参幼参饲料粉末与糊化淀粉浓度为8%的淀粉糊搅拌均匀,挤压成颗粒,在后熟化温度60℃下烘干;富硒海参饲料的最佳使用方式为,在水温25℃下,幼参摄食高峰前4h内投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