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意义、内涵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内涵、组成、布局及生态经济特点;通过作者科研工作实践,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描述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入手,融汇诸家论述,作者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定义和内涵供探讨,对三北地区林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并通过典型事例,说明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3.
仁杏是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 ,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出口创汇 ,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促进发展的生态、经济林树种 ,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扶风示范区为例谈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扶风示范区实践的分析,较详细地阐明了以扶风示范区为代表的陕西省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布局、结构配置、技术组装模式和主要建设措施。并通过作者对示范区工作实践,提出了有关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银西生态防护林体系位于三北四期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通过工程建设的实践,文章探索和总结了在困难立地条件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林业科学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新疆是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回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辉煌历程,展望新疆林业发展美好未来,必将进一步坚定新疆各族人民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信心,促进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渭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永寿示范区建设实践的分析,较详细地阐明以永寿示范区为代表的陕西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布局、结构配置、技术组装和主要建设技术措施。并对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经济效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第一阶段(1978—2000年)造林成果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直观地反映了三北工程建设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京都议定书》和"碳汇"理论对三北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针对三北工程区脆弱的生态状况、多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林业工程建设的限制因子,运用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四期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功能分区、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生态风景林工程、林相改造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三大工程,工程建设始于2001年;截至2010年,10年间共营造防护林2.30万hm2,基本形成一道生态功能稳定的绿色屏障;总结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深圳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防护林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树种抗逆性、树种筛选、造林方法和林带结构功能优化配置、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沿海防护林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沿海防护林的研究方向:加强分子水平上树种抗性的研究,建立树种的综合评价模型;开展防护林带的更新和改造技术及配置模式研究;应用RS和GIS等现代科学方法,开展区域水平的海防林空间布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杨树病虫害生态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树种,但病虫害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在总结现有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基础上,为杨树生态防治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杨树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必须加强防护林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计算法和替代工程法,对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重点计算了涵养水源、防风增产、土壤保育、固碳制氧这4个主要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具有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具体为:涵养水源效益6980.81万元·a-1,防风增产效益987.71万元·a-1,固碳制氧效益344.99万元·a-1,土壤保育效益173.63万元·a-1。研究结果可作为建立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推进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海岸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海岸带林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岸带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纵深防御型防护林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提出了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粤北三市(韶关、梅州、河源)生态屏障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田林网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种方法,分别对河南农田林网增产效益价值、营养循环价值、固定CO2的价值、净化环境价值进行评估,得到河南农田林网生态效益总价值为每年1 043 366.17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生态经济学的难点.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状态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生态赤字为-1.120 787 5 hm2/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