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按隶属关系来分,日本园林也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社园林。但是,在日本园林界,很少有私家园林和寺社园林的称法,而是把私家园林中的武家园林(有时称大名园林)  相似文献   

2.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江宁织造曹寅带领众盐商出资,于康熙四十三年(1686年)建成高旻寺行宫。行宫分成东、中、西三路纵深布局,呈现前宫后苑格局,其中园林区约占三分之一,以水景为主。乾隆皇帝南巡时,高旻寺行宫得以扩建,行宫继续保持三路布局,但园林区面积大为增加,呈环抱之势,而形成宫苑分置格局,同时高旻寺周边风景得以充分开发。扬州作为南北交通枢纽,园林风格综合南北造园手法,高旻寺行宫园林采用集锦式的手法兼收多种园林风格,体现出高超的园林营造技巧。  相似文献   

3.
清泉寺作为南充市近郊主要的宗教园林,在宗教文化旅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清泉寺的寺庙选址、建筑布局及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可为当代寺庙园林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在现代园林中日益表现出来。植物景观的空间以各种变化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和季相变化等特征就成为影响植物构成空间的相关因素。利用植物可构成五大基本空间类型,它们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植物构成景观空间的特性出发,以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为例,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对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的鞘翅目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采集鉴定共得出鞘翅目昆虫22科76种,其中天牛科15种、瓢虫科12种、叶甲科8种、花金龟科6种、锹甲科4种、芜菁科4种。根据调查结果,对区系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该区以东洋种和广适种为主。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景资源和珍贵稀有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研究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和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的“活古董”以及古气候、古地理等方面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有“龙居古刹”之称的什邡龙居寺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的调查,探讨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如何加强龙居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州海幢寺     
正海幢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与南华中路之间地带,占地面积1.97万m2,以寺貌庄严、殿宇雄伟、环境清幽、园林优美而著名,被誉为广州市"五大丛林"之一。据史料记载:海幢寺用地原址是南汉时的"千秋寺",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07~971年),千秋寺当时只有一座佛堂和菩提堂,位置  相似文献   

8.
沿泰山西游览公路北去,开车不足十分钟,便到了泰山名刹——竹林寺。竹林寺创建年代甚早,在历史上曾是一处很有影响的北方佛教重镇,在唐代时就已颇有名气。竹林寺处于一处四面环山的山谷中,其选址和园林布局十分考究,依山傍水,竹林清香怡人,是难得的观光胜地。文章对泰山竹林寺历史文化及重建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根据取心段的宏观及微观观察,结合压汞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识别等各种测试资料,对磨溪-龙女寺地区雷三段储层的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储层集中分布在雷三段的上部,储层岩性以粉晶白云岩为主,砂屑白云岩较少;储渗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片状喉道常见,粒间溶孔和缩颈喉道少见;物性较差,多属于中孔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局限台地是最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其次是台内点滩,储层多属于这些相带的沉积物经过后期白云石化、重结晶、埋藏溶蚀和构造作用改造后的产物。研究成果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对南昌佑民寺植物配置进行研究,探讨了其植物种类、配置特点及相关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韵 《广东园林》2013,(6):38-40
天童寺建于西晋永康元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禅寺之一。天童寺不但有水平高超的建筑设计、丰富悠远的宗教内涵,还有十分优美的寺观园林环境。因禅寺要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所以天童寺的园林环境功能及景观有独特之处。文章拟对寺院内外的园林环境的空间地貌、植物盆景等艺术特点加以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2.
国清寺是浙江天台山旅游的第一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声名波及海内外。不到国清,不到石梁,就枉到天台。前者是人文景观的代表,后者是自然景观的精粹。国清寺离县城近,只有八里路左右。从县城到国清寺这一段路,过去松翳蔽日,人称“万松径”,旁有赭溪云碓旧景,可惜时过境迁,旧景不再。不过伴随你的,依然有满目的乡村景色和佛国风光。  相似文献   

13.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为我国著名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明代,之后在清代又大力发展,它的建筑历史悠久,是藏、汉、回等民族形式相结合的一组宏大的艺术建筑群。塔尔寺除了在宗教上的地位以外,其本身的建筑特色和特殊的宗教装饰艺术,对于建筑历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典型意义,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双塔"是我国佛寺内两塔并列的一种建筑布局,有其特定的含义。不是任何两座塔都可以定名为"双塔"。但因为对"双塔"定名缺乏较全面的认识,有误定名为"双塔"者。为了厘清"双塔"命名的错误,对"双塔"的含义和命名条件,进行了论述,对我国著名的"双塔"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误称"双塔"者进行了辨析,以便为"双塔"正名。  相似文献   

15.
社区参与共管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是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间矛盾的一种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云南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归纳社区参与管理的原则,概述社区参与共管的主要实践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出减轻保护区资源压力的社区发展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6.
普陀山风景区林相改造思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普陀山各景区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更换树种、加强植被抚育管理等措施的林相改造方案,逐步淘汰黑松林,使整个景区形成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7.
张晓瑞  陈方明 《绿色科技》2012,(10):219-221
对五祖寺旅游资源进行了二重评价即优劣势分析,并根据五祖寺的资源特色和实际开发状况提出了合理的市场定位:稳步推进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入境市场,保持二者稳定、持续的发展。最后,对黄梅五祖寺佛教文化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为今后五祖寺及其他宗教文化的科学全面规划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杭州南宋洞霄宫道观园林理法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图文互证、调查分析等方式,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存的园林遗迹为基本依据,绘制得到南宋洞霄宫道观建筑群布局分析与园林景点空间分布图。从文献资料出发,着眼于洞霄宫道观园林对象本身以及其代表的广义的园林文化,全面细致地考察洞霄宫的历史变迁、选址建设、空间布局及造园理念,并从园林史论研究、文化观念以及弘扬传统等层面对洞霄宫道观园林的调查研究做出园林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余姚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结合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落实了具体的规划和相应的对策:加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保护标志,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和监测体系,培育后备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以实现绿色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