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中西医结合对仔猪副伤寒病的防治要点及治疗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在2019年3月中旬,某养殖场内爆发仔猪副伤寒杆菌病,共计92头仔猪发病,拟对其实施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经过为期半个月的治疗,发病仔猪全部治愈。结论:仔猪副伤寒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针对发病仔猪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养殖户在平日生活中应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力度,为仔猪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饲喂仔猪要使用质量过关的优质饲料,以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率,确保仔猪健康成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仔猪来说,仔猪副伤寒是发病率极高,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在多雨、潮湿、季节交替和寒冷季节更容易发病。该病以1~4月龄的仔猪多发,经消化道传染。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拉稀,腹部皮肤有紫色斑点。剖检病死仔猪,主要病变部位在盲肠和结肠,肠壁增厚,黏膜潮红,表面附着一层腐乳状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多年,深知仔猪副伤寒对养殖业的危害,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仔猪副伤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生猪饲养疾病的防治策略。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对本地区15个生猪养殖户(随机抽取)进行调查,包括发放问卷与一对一访问两种方式,了解其猪场最近3年内发生猪疾病的情况,询问其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加以总结、整理。结果:近2年内15个生猪养殖场中共5个发生过大规模猪疾病,所占比例为33.3%,其余10个猪场曾有个别猪发病,经治疗后好转。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场管理不善、防疫力度不足和治疗不及时。对于猪瘟、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等常见疾病,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要主动与当地兽医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加强疫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后及时治疗,避免传染。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饮水供应、饲料、猪舍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使养殖水平提高,保障生猪质量。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是导致仔猪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积极探索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提升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猪的常见疾病一直是广大生猪养殖户所面临着的难题,每年的春季又是易发病的季节,所以如能够有效地对春季常见猪病进行综合防治,对养殖户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一些常见的猪病进行介绍,例如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以及仔猪副伤寒等,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户的养殖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病(黄白痢病)是初生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恩诺沙星(注射液)联合中药的方法可有效防治初生仔猪的大肠杆菌病,降低初生仔猪死亡率,对提高养殖户收入、促进生猪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畜牧业防疫工作受到日益重视,对仔猪副伤寒问题也已经有了可观的认识和解决。但每年依然存在较高仔猪副伤寒发病死亡率,因此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副伤寒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其诊断和防治的方法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仔猪的副伤寒特性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便养殖户们能更好地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8.
顾彦 《农家致富》2013,(10):42-43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某生猪养殖户饲养的20日龄仔猪发生以发热、关节发炎、肿胀、跛行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养殖户曾用青链霉素进行治疗,但无明显效果。笔者根据病猪临床症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采购好商品仔猪和种猪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地采购仔猪直接关系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以及养殖的成功。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总结了科学安全地购买商品仔猪和种猪的方法以及采购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大关县生猪规模养殖场仔猪腹泻疾病的调研,简述仔猪腹泻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供养殖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长途调运的过程中,副伤寒并发慢性猪瘟是受育肥仔猪的主要死亡原因副伤寒合并慢性猪瘟疾病的发生,多为保护措施不到位和仔猪本身的应激反应造成的。本文将从仔猪副伤寒并发慢性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基础治疗及预防入手,提升运输过程中仔猪的存活率并普及本疾病的基本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正生猪养殖过程中,生产繁殖环节的管理把控是非常关键的,母猪在产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产后疾病,影响母猪和哺乳期仔猪健康,甚至导致仔猪死亡,以及母猪生殖障碍,这些对于生猪养殖户的养殖收益都会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母猪几种产后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农家顾问》2012,(6):33
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要确保生猪生产安全,养殖户原则上以自繁自养为好。如果养殖户完全靠从外地购进仔猪育肥,要完全保障生猪生产安全是不可能的,特别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生猪的高热症、猪瘟等疫情正处于高发期,更给长途贩运仔猪喂养增加了生猪生产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养殖户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肉、菜、蛋等饮食需求增大,带动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中较为活跃的的行业,其中生猪的养殖是数量最大的一种。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这句话非常形象的凸显出养殖业的风险,疾病是影响养殖户经济利益的最大因素,因此防治生猪疾病,降低传染病发生几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是养殖业发展的首要问题。1.生猪疾病特点养殖产业内的生猪,除种猪外,一般分为仔猪和育肥两  相似文献   

15.
肠疝气是生猪常见的一种疾病,掌握肠疝气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能降低生猪死亡率,对提高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4年以前,德宏州很少有仔猪副伤寒病发生。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州内饲养母猪户少,省内外仔猪大量贩运到全州各地,仔猪副伤寒病也在全州各地出现,给德宏的养猪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特别是本地的母猪养殖户。自1985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春秋两季常规防疫工作中开展仔猪副伤寒的免疫接种工作,基本控制仔猪副伤寒病发生与流行,但每年仍有零星散发的疫情出现。笔者自1981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畜禽诊疗工作,现将多年诊治仔猪副伤寒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仔猪副伤寒也称仔猪沙门氏菌病,属于一种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1-4月龄仔猪,全面发病且具备传染性,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养猪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仔猪副伤寒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仔猪染病,此病多发生6月龄以下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呈隐性。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的猪场经常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1生猪不同生长阶段发病主要表现1.1仔猪阶段仔猪在出生后死亡率最高阶段是在断奶后1~2周,此阶段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其他阶段,此阶段死亡率占其他整个阶段的60%,所以养殖户需要对此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对饲养方法与疾病防防治有足够的重视。此外,在对仔猪养殖过程中,易感染疾病,并且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仔猪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母猪自身健康情况不佳,由饲养管理方法不到位、饲养环境恶劣等引起,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仔猪进行必要的保暖工作,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是当前生猪养殖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传染性和发病率较高,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猪蓝耳病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仔猪的存活率,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此,必须充分研究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