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5%乙蒜素.三唑酮乳油、35%乙蒜素.咪鲜胺乳油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药,试验对这2种乙蒜素的复配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乙蒜素的三唑酮和咪鲜胺的复配剂较之单一三唑酮或咪鲜胺乳油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防治恶苗病不同杀菌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咯·霜灵FSC 2.5 ml/kg处理种子及23%吡虫·咯·苯甲FSC 5 ml/kg处理种子,不仅秧苗素质高,而且对水稻恶苗病防效也高,秧田防效分别为95.8%、93.4%,本田防效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和空白对照,对水稻生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对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药剂进行田间示范,验证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处理在示范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好,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乳油以及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飞  陈曦  伏军强  丁波 《北方水稻》2011,41(1):29-30
通过对不同稻瘟病药剂的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稻瘟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春雷霉素+咪鲜胺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较显著,防效为75%;好力克+咪鲜胺对褐变穗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70%。  相似文献   

5.
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芒果花芽期后喷施4次,第3次喷药后15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1500倍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71.9%、59.0%,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46.4%);第4次喷药后15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的防治效果为64.2%,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52.9%)。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是一种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安全而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45%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李易初 《北方水稻》2011,41(4):64-65
对不同剂量的45%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进行了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5%咪鲜胺水乳剂对穗颈瘟的防效为71.6%~86.6%,增产率为7.1%~15.8%,未见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水稻营养土育秧中传染性烂秧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联村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传染性烂秧可分为绵腐型烂秧和立枯型烂秧,是由不同的真菌侵染引起;30%苯甲·嘧菌酯SC、25%咪鲜胺EC、50%嘧菌酯WG、30%霜霉·嘧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 1000倍液对烂秧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几种高扬程药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的杀菌剂有15%嘧咪酮热雾剂和15%粉锈宁烟雾剂、硫磺粉、15%咪鲜胺·腈菌唑烟雾剂等6种,不同杀菌剂用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施药。施药2次,根据施药后10 d的调查结果比较防效,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效最好,15%粉锈宁热雾剂药效最差。且施药后10 d的调查数据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施药2次的防效优于硫磺粉施药3次,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的持效期要优于325目硫磺粉。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田间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杀菌剂与施药技术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单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以5%的适乐丹最好,小麦拔节期其防效为72.75%,且持效期长;混剂拌种以混剂3(戊唑醇+三唑酮WP1∶1)按种子重量的0.04%拌种防效最好,小麦拔节期其防效为55.94%;小麦拔节期药剂喷雾的防效以混剂5(戊唑醇+丙环唑EC1∶1)按900 mL·hm-2喷雾的防效最好;药剂不同处理技术对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以混剂1(三唑酮WP+福美双WP1∶9)按种子重量的0.04%拌种加混剂5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各喷雾1次的防效最好,该处理措施在小麦腊熟期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为77.40%,在孕穗期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95.28 %.综合各药剂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防效,药剂拌种+拔节期喷雾+孕穗期喷雾的药剂防治策略总体控病效果最好,增产效果明显;其次是药剂拌种+拔节期喷雾.  相似文献   

10.
孙纪峰 《北方水稻》2011,41(3):25-27
通过对2%加收米、75%稻艳、80%多菌灵、三环唑、25%咪鲜胺5种药剂进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对比试验,各个处理 分别喷施4遍.结果表明,75%稻艳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叶瘟防治效果达到47.7%,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达到51.1%.  相似文献   

11.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12.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乳管分初生乳管和次生乳管2种类型,前者分布在叶片和初生生长茎干的皮组织,后者分布在次生生长茎干的皮组织。目前,商用橡胶主要来自次生乳管,关于次生乳管橡胶的认识较透彻;由于初生乳管橡胶未被开发利用,因此人们对其了解也较少。以来自橡胶嫁接幼树枝叶的初生乳管橡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初生乳管橡胶产量相关的因子,包括枝叶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等,明确初生乳管橡胶的产量潜力。同时,还研究了初生乳管橡胶的生胶性能和硫化特性。结果表明,橡胶幼树枝叶的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因无性系而异,受无性系影响。在枝叶生物量组成中,叶片、树皮和木质杆分别占枝叶生物量的55.5%、10.5%和34.0%。叶片和树皮的橡胶含量分别为每克干物质含橡胶13.7和35.6 mg。初生乳管胶乳的橡胶粒子平均粒径(0.36 μm)和相对分子量低于常规割胶树的胶乳橡胶。初生乳管橡胶的氮含量和PRI分别为0.56%和89%,均高于常规橡胶的氮含量(0.50%)和PRI(80%)。初生乳管橡胶的门尼粘度和塑性初值P0分别为66和26,均低于常规橡胶的门尼粘度(101)和P0(50)。初生乳管橡胶的挥发份和灰分含量均与常规橡胶相同,分别为0.50%和0.38%。初生乳管橡胶的初始硫化时间T10为2.00 min,正硫化时间T90为19.12 min,均比常规橡胶的T10 2.47和T90 25.08硫化时间短。初生乳管橡胶硫化曲线的最小扭矩较小(0.22 dN·m),而最大扭矩较大(8.25 dN·m)。通过分析3个无性系材料,结果表明萌条枝叶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具有品系特征,并影响初生乳管橡胶产量,这为初生乳管橡胶在资源育种与栽培技术指明了研究方向。鉴于初生乳管橡胶的门尼粘度和P0达不到标准胶要求,但其他理化性能指标与常规橡胶相似,建议初生乳管橡胶不能作为标准胶使用,但可作为普通胶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雾滴分布特征影响作物上喷雾的施药效果,而喷施参数是影响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等喷施参数对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高大乔木橡胶树林段中分布的影响,以成龄‘热研7-20-59’胶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18.75、37.50、75.00、90.00、105.00 L/hm2施药量,70、100、150、250 μm雾滴粒径,采用5点采样法在6个高度上测量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雾滴谱宽度、雾滴覆盖密度、雾滴分布均匀度等主要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数据,结合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四旋翼无人机的最佳喷施参数。结果表明,随施药量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下降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显著增加;施药量在75 L/hm2及以上时满足最低施药雾滴覆盖密度的要求。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上升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无显著差异,雾滴粒径100 μm的水平分布均匀度最优。不同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的雾滴在橡胶林垂直方向的分布均匀度一致,穿透性良好。本研究筛选出施药量75 L/hm2和喷雾粒径100 μm的最佳喷施参数,在橡胶树白粉病最佳防治时期使用咪鲜胺(EW)和戊唑醇(SC)复配药剂进行田间飞防试验,效果优异,2块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65.7%和82.9%。本研究提供了一组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四旋翼无人机施药参数,为植保无人机在橡胶林病虫害防治作业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死皮停割橡胶树和在割2-4级死皮树进行不同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死皮停割树均无效果;在2-4级死皮树试验中,(NH4)2Mo4O13、Na2[B4O5(OH)4]、ZnSO4组合处理防治有效率最高,为66.7%~83.3%;康丰518和BR的处理有效率分别为50.0%、50.0%~66.7%和33.3%~66.7%,说明在割胶树割胶部位树皮补充微量元素营养和适宜的生物激素对控制死皮病的发生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NH4H40(水合腓)/H02/CuSO4催化体系在常压下使天然胶乳氢化制备氢化天然橡胶,结果表明硬脂酸钠、五水硫酸铜、水合腓用量及反应温度对HNR饱和度有显著的影响,当没有外加硬脂酸钠,铜离子与天然橡胶干胶分子链上双键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0,水合腓与干胶分子链上双键的摩尔数之比为1.4∶1,反应温度45℃时,HNR饱和度可达到64.6%。天然橡胶氢化后,其硫化胶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口植胶区先后3次较全面详细的橡胶树根病普查资料及2012年割胶林根病区普查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河口植胶区50多年来橡胶树根病发生呈现危害重、受害面广、根病种类不断增加及病害整体呈不断扩展蔓延上升态势等特点;充分暴露出复垦胶园病区多,橡胶树根病更加突出,新植幼林第2年,甚至第1年就出现根病危害,第7年根病累计发病率已达到3.1%。并从橡胶树根病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效果差,治理工作难以坚持,以及农垦改革后各单位根病调查和治理工作基本停止或得不到重视等方面阐明目前生产上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橡胶树根病治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对橡胶树根病危害性认识;增加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和胶林复垦的投入;加强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建议和对策,以便真正把橡胶树根病治理落到实处,更快更好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标准检测方法,对2011年5月份采自云南西双版纳恒兴创吉橡胶有限公司各作业区的橡胶林地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土壤的速效钾含量、pH、交换性钙、有效硼含量均适合橡胶树生长;大部分土壤的交换性镁、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适合橡胶树生长,仅9%交换性钙、10%碱解氮、19%有效磷、20%有机质含量偏低;90%土壤有效硫量不同程度偏低;所有检测到的土样其含水量均低于临界指标;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红根病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橡胶树根部病害。为明确我国海南和云南地区橡胶红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十字交叉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不同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病原菌在玉米+橡胶根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对温度、pH等适应范围广,温度在13~31 ℃,pH在3~1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多数菌株最佳pH为7~9,且能利用多种碳氮源;不同的碳源中,果糖、半乳糖、麦芽糖、葡萄糖和甘露糖较适合该菌的生长;在供试氮源中,菌丝在酪氨酸、牛肉浸膏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色氨酸和尿素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最慢;光照对病菌有抑制作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 ℃,10 min。不同地区的病原菌株间药剂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戊唑醇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0312 μg/mL,其次为嘧菌酯、十三吗啉、咪鲜胺和腈菌唑,EC50分别为0.5581、0.6759、1.3763和1.5603 μg/mL。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可行性,通过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20 m)距离橡胶树不同位置间作花生,并开展其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表现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的花生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其中行间距橡胶树(东)6 m至(西)8 m之间6 m范围内(相当于25%的胶园面积)间作花生的产量与单作花生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的蛋白质与粗脂肪与单作花生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2013年5~7月份),间作花生的全周期间作胶园的橡胶树平均每刀次单株干胶产量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与不间作的全周期间作胶园无显著差异。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能提高胶园收益29.15%,达3 065.04元/hm2。这表明,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间作花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山地胶园,对缺氮(镁)型、缺氮钾(镁)型橡胶树开展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3 a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高氮(镁)型、高氮钾(镁)型橡胶树专用肥,单位面积年平均干胶增产率分别为8.63%、9.69%;年平均增产干胶70.37 、96.04 kg/hm2;减少肥料投入891、679元/ hm2,产生经济效益分别为2 298、2 600元/hm2;橡胶树茎围分别增长6.78%、10.79%;橡胶树叶片N、Mg含量增加,K、Ca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症施用橡胶树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增产效果好、肥料投入少、经济效益高,改善了橡胶树叶片营养状况,促进橡胶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