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头部水肿及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胃壁水肿。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尤以2~3月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15~40kg的仔猪最易发病,且具有发病急、进程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等特点。仔猪水肿病目前尚无可靠治疗  相似文献   

2.
李巧云 《中国猪业》2008,3(5):45-45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头部水肿及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胃壁水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多见,特别是2~3月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15~40kg的仔猪最易发病,且具有发病急、进程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等特点。仔猪水肿病目前尚无可靠治疗方法,一旦发病,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头部水肿及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胃壁水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多见,特别是2~3月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15~40kg的仔猪最易发病,且具有发病急、进程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等特点。仔猪水肿病目前尚无可靠治疗方法,一旦发病,除及时请兽医诊治外,还可以用以下验方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群的某些致病菌株感染仔猪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是危害仔猪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主要侵害断乳后仔猪,尤以断乳后5~15天、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易感。患猪表现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和一过性腹泻,剖检以胃壁水肿等为主要特征性症状。目前对该病尚无可靠治疗方法。为了探索防治仔猪水肿病的有效方法,笔者近年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预防措施 由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常因仔猪在断乳前后受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尤其与饲料和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头部水肿及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胃壁水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多见,特别是2~3月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15~40千克的仔猪最易发病,且具有发病急、进程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杨广忠(江苏盐城市郊区龙冈镇畜牧兽医站224011)仔猪水肿病发生,有一个显著特征为仔猪头颈部严重水肿。发病突然,病期短,死亡快、死亡率高。多年来采用灭菌。利尿。排毒的治疗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发病仔猪均为为奶后不久...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在仔猪断奶以后发生的由病原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散发性疾病。仔猪发病症状以头部水肿、惊厥、麻痹,胃壁后肠系膜水肿等为主。这种病的治疗比较困难,主要应做好预防、抗菌工作,其次主治利尿、解毒、强心。治疗仔猪水肿病的的方法有很多,但疗效不是很显著,下面介绍一种传统的方法治疗仔猪水肿。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病原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特别是断奶后15d内生长最健壮的仔猪,临床上以突然发病、眼睑水肿、四肢站立不稳,严重的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剖检胃壁水肿。该病关键在预防,临床上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已死亡。预防方法是:在仔猪易发水肿病的这段时间内(如仔猪断奶1~15d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埃希乳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和窝中膘性良好,特别是患有腹泻、消化不良后的仔猪。该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声音嘶哑,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的水肿。由于水肿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即使非急性病例,其治愈率也是较低的,使该病成为农村养猪业的一大障碍。因此,查明其发病原因及预防和控制水肿病已经上升到较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义和  宁志利 《养猪》2002,(3):40-4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散发,病急,死亡率高.常见一群中体大、膘好、生长快的个体先发病,突然减食或停食,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头部、眼睑明显水肿,急性发病几小时突然死亡,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呈胶胨样水肿.一旦发现水肿病,及时抢救,是减少死亡的关键. 1 水肿病的治疗 ①当猪群发生水肿病时,可紧急接种仔猪水肿病油乳剂三价灭活苗(10毫升/支,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是由于仔猪吸收了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又叫肠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见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快,病程短,  相似文献   

12.
<正>猪水肿病一般认为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毒血症,常发生在养猪集中地区的断乳后幼猪,体重在20~30kg,特别是膘情好,生长发育快的猪更为常见,1窝猪中生长快的仔猪先发病。以水肿为临床特征,以眼睑、颌下、胸腹下及后肢内侧等较为明显,病程一般3~5d,体重大,水肿轻微的仔猪经3~5d可自愈。体重小,水肿严重仔猪在发病后24~36h内很快死亡。南洋镇龙碾村一养猪场发生了猪水肿病,先后死亡4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动物保健》2010,(3):36-37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惊厥,运动失调为特征。该病发病率10%~40%,致死率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减少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现将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认识看法、经验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普遍被认为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头部、眼睑水肿和神经症状,剖检时在下丘脑、胃壁、肠壁及肠系膜等处发生水肿。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有时4月龄猪也偶有发生),尤以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常见。该病发病急,死亡快,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现将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琰 《猪业科学》2023,40(8):96-98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特征主要为引起仔猪全身性不同程度水肿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感染后发病率相对较高,且致死率极高。仔猪水肿病的预防需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外界环境等发病诱因隐患,对患病猪只进行及时治疗,对症用药,可有效治疗仔猪水肿病并降低致死率。本文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副伤寒二联灭活菌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水肿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性大。据我县 1994年和 1997年全县调查统计,仔猪水肿病感染发病率为 12.7%~ 56.7%,发病死亡率高达 85.1%,严重阻碍了我县仔猪生产发展。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仔猪发病死亡,保护生猪健康稳定增长,自 1997年来,我们用仔猪水肿、副伤寒二联灭活菌苗,对我县仔猪进行预防免疫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及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菌苗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微生物室新研制 (中试产品 )仔猪水肿、副伤寒二联灭活菌苗。   (2)动物 选临产 20天的怀孕…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很大,本试验通过病原分离鉴定,证实溶血性大肠杆菌是引起我省猪水肿病的主要病原,其主要血清型有O139,O8和O1。用研制的药物添加剂“水肿灵”于仔猪断奶前一周加入饲料中喂给,能有效预防水肿病发生,保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2~3月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15~40千克的仔猪最易发病,且具有发病急、进程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3~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易发(营养性水肿)。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其发病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