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应用绿粘帚孢霉(Gliocladium virens)的发酵制剂、菌粉和分生孢子及其与低量PCNB联合防治由Rhizoctcnia solani引起的杉苗立枯病,结果表明各种制剂与低量PCNB的联合防治效果都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其中发酵制剂与PCNB的联合防治效果最好。在土壤中发酵制剂增殖的水平最高,菌粉次之,分生孢子则不明显。低量PCN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制剂增殖的水平。同时,R.solani的群体受到生物制剂的抑制,低于对照的群体密度。  相似文献   

2.
四川白鳝泥的发生特点及肥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鳝泥是四川盆地尤其西部广泛分布的一类耕地土壤,以田为主。白鳝泥是其基本形成过程,实质是铁、锰的还原性淋溶。由古富铝风化壳形成之白鳝泥,一般质地粘重,持水力强,铁、锰淋失量大,白鳝泥层厚。湿害和供肥能力低是其突出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病苗组织分离培养确定,杉苗猝倒病的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占59.7%、Fusarium spp.占38.9%、Pythium spp.占1.4%。在室内通过Trichoderma harzianum(Fo60)对敌克松(Dexon)耐药性测定表明,Fo60对敌克松有极大耐性;经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同对照相比,每平方米施敌克松4克三天后再施Fo60菌粉50克,只施菌粉50克和只施敌克松4克处理,三种病原菌引起的杉苗猝倒病分别减少71.1%、53.4%、43.8%;由R.solani导致的杉苗猝倒病分别减少99.5%、92.2%和43.8%。其中均以敌克松同Fo60菌粉联合防治最好。  相似文献   

4.
鸭真代谢能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强饲量(40、60、80克)和排泄物不同的收集时间(16、24、32、48小时)对四川麻鸭的饲料真代谢能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6小时外,真代谢能(TME)值不受收集时间的影响;过高的强饲量使TME测值偏低,80克组的测值显著低于60(P<0.05)和40克组(P<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蜀丰108两年盆周山区区试产量结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蜀丰108亩有效穗数、穗平实粒数二者对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线性效应,千粒重未达显著水准;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以亩有效穗数最大,为0.6814,每穗实粒数次之,为0.4270,千粒重最小,为0.1281。高产栽培必须在增加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粒重,力争实现亩有效穗22—26万,穗平实粒92—103粒,千粒重25.35—26.77克的产量结构夺高产。  相似文献   

6.
用水稻16个杂交种进行种胚和幼穗培养,探讨离体性状间以及它们与一些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愈伤诱导率与绿苗再生率成负相关,两种外植体间的绿苗再生率成显著负相关;种胚愈伤诱导与植株高度、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其绿苗再生与株高,粒长成显著负相关;幼穗离体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种胚的基本一致,但相关系数较低,只有绿苗再生与粒厚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番木瓜(Carica papaya L.)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果实理化分析。其结果表明:树高和树干横断面积每年仅有一次生长高峰,生长量与温度、相对温度呈正相关,而与日照小时数无明显相关。果实中的营养成份突出地表现为含水量高、维生素C含量高、酸含量低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等。单果重偏轻。不同品种或品系间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川西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山区土壤的开发利用是建立在对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特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的,而水土保持是开发利用山区土壤的前提和关键,经济植物土宜的研究则为土壤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途径。本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分析了雅安地区两大类型区稻茬麦克耕栽培技术.大渡河流域免耕比翻耕小麦每公顷增产604.5kg,增长11.2%,增收节支1850.10元.青衣江流域实现了改冬闲烂泥田一年一季水稻为麦稻两熟,每公顷增收小麦3633kg,扣除新增投入后增收3875.4元.对稻茬小麦免耕栽培适宜区域和稻田类型,以及适时开沟排水作厢、增窝增苗、肥料的施用等技术关键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四种基本培养基、不同有机附加物、不同碳原及不同预处理温度的培养效果。改良N_0培养基对籼型材料的培养效果较好,合σ培养基对籼粳杂交稻的培养效果较佳。在改良地培养基中附加3mg/L丙氨酸可大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四川猪与引进猪及杂种猪间肉脂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用4个四川猪种,3个引进猪种及其二、三元杂种猪共162头,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肉质性状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证明:四川猪的肉脂品质最佳,外种猪最差,杂种猪的肉质介于两者之间,其脂肪品质与四川猪接近;性状间相分析得出:肉质性状相互间呈中等相关,与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拮抗性。脂肪酸比例与肉质性状间相关多不显著,而与胴体瘦肉率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沐川县森林经营所柳杉、杉木人工林的材积生长率调查资料为例,分别用7个龄阶的材积生长率数据,建立材积生长率计算的GM(1,1)模型,用以模拟并预测材积生长率,获得了满意的预测效果,不仅预测的精度高,而且符合林木生长规律。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人工林材积生长率有其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松茸的特殊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松茸生态特殊。经研究表明:产菇地海拔高1900—3900米,坡度陡,可达70度;属山地寒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旱雨季分明,产菇于雨季,光照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植被不为松、杉乔木,而多为栎,栲矮灌丛(或高灌丛、乔木)。由于特殊生态环境,松茸发生时间在7—9月,比日本早2—3个月上市,少病虫害、香味特浓,经济性状好。四川松茸特殊生态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松茸的分布地区及松茸的共生植物范围,为此菌的生态研究提供了新内容,为开发松茸新产区及半人工栽培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红星(starking delicious)、金冠(Golden delicious)、秦冠(Qin delicious)三个品种的短果枝顶芽(花芽)、中长枝顶芽及中长枝侧芽(叶芽)等三种芽的鳞片分层剥取后,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洗涤离心法分析研究,发现这三个品种芽的鳞片均带有AIternaria spp。三个品种中红星的带菌率及所带孢子量最高,三种芽中短果枝顶芽的带菌率及带孢子量最高,同时鳞片上所带的孢子于次年春均能荫发,可作为初次侵染源。三个品种中,红星田间果实发病率最高,这与芽内带A.spp及其孢子量成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了A.spp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芽中越冬,所以芽是霉心病的一个重要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柑桔上分离到的25个柑桔胶孢炭疽菌分离系,进行培养及生长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5个分离系在培养及生长特性上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说明柑桔上的胶孢炭疽菌存在着生理分化,同时也与该菌致病性差异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树体的营养状态与柑桔炭疽病菌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与寄主发病有关。树体健壮,即叶片全磷、全钾含量高,秋冬季节含氮化物积累多则发病较轻。经复壮措施处理后,重病树体的生长势能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小黑麦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四体倍小黑麦(2n=4x=28,DDRR)的细胞学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小黑麦减数分裂异常,在中期、后期和四分体期可观察到较多的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和微核,表现出强烈的细胞学不稳定性,同时发现植株的单价体数和结实率呈显著的负相关,D与R染色体组无部份同源染色体配对行为。在四倍体小黑麦群体中,非整倍体植株的频率较低,农艺性状方面,与结实率有关的性状如穗粒数等比双亲差,小穗数、小花数等性状优于双亲,且出现了双亲都不具有的新性状如穗轴较坚韧。四倍体小黑麦不易与普通小麦杂交,ph基因有促进杂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苹果黄色叶螨是近年四川省三州苹果产区发生的一种害螨。该螨在雅安一年发生8~9代。以部分第8代和第9代雌成螨越冬。越冬雌成螨于次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以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全年中越冬代历期长约5个多月,其余各代约1.5个月。各虫态历期因世代不同而异。各代雌螨寿命及产卵量,以越冬代及春、秋代寿命长,产卵量高。  相似文献   

19.
无病毒与带病毒苹果树的内含物及生长结果习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无病毒和带病毒富士、金冠苹果树的内含物及生长、结果、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病毒树的内源激素、核酸、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带病毒树的含量;无病毒树较带病毒树生长强,分枝多,成花易,早期产量高;但二者的果实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