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发展,无性系良种越来越被重视。但无性繁殖周期长,母本园收入低,投资大,成本高,因此,如何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效益,是良种推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此问题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2.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能保持良种纯度,繁育系数也大,是当前加快茶树良种繁育和推广步伐、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的主要途径。目前,茶树多在夏季扦插育苗,但据浙江临海市茶农多年的实践结果,秋季扦插育苗,比夏季扦插育苗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1.稳收春茶。夏插用的茶树穗条,需在采制部分名茶后的4月中旬对母本园实施重修剪措施予以培  相似文献   

3.
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先要有插穗的可靠来源。插穗的来源虽然有幼龄茶树修剪枝和在采叶茶树蓄养新梢等种,但最重要的途径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养穗母本园,它可以提供大量而优质的插穗,是良种繁殖推广的最可靠保证。因此,母本园的规划面积需与新茶园扩建,老茶园的换种改种计划相适应。然而,母本园的枝条产  相似文献   

4.
沈华琴 《中国茶叶》2001,23(5):16-16
茶业是浙江省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之一.199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90.9万亩,但良种茶园比例较低,无性系良种茶园仅16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已成为浙江省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茶树良种纯度和种苗质量,同时最大程度地使种植者有好的收益,建立和管理好采叶养穗兼用母本园尤为重要.杭州市茶科所从60年代起就开始良种选择和繁育研究,先后选育成迎霜、翠峰、劲峰、青峰、霜峰等国家级和省级良种,以及十多个新品系.在兼用母本园的建立及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1):31-31
采用以苗育苗方法进行茶树良种繁育.可充分利用苗圃资源.加快茶苗繁育速度并降低扦插成本。若其成活率与使用母本园的插穗扦插相当.则能大大提高茶苗出圃量,可解决优质茶树良种母穗不足的矛盾。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笔者在浙江省苍南县五凤乡半山茶场进行以苗育苗扦插试验,就插穗新鲜度和叶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提高以苗育苗短穗扦插的繁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市场也发生不断的变化,消费者要求经营者能多提供上市早、品质优的茶叶,因此,良种茶园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激发了各地推广良种茶树的积极性,其中无性系良种尤为受到生产者的欢迎。短穗扦插是大规模繁殖无性系良种茶苗切实有效的途径。短穗扦插要求有一批优质的插穗枝条,这就需要先建立和管理好短穗扦插母本园。  相似文献   

7.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桃江县大栗港镇茶场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郑家坳村,为大栗港镇镇属企业,共有茶园面积8.67hm2,1972年建园,品种为安化群体种。去年生产茶叶104t(其中黑毛茶100t),销售收入42万元,除去各种开支21万元,获得纯利21万元,每667m2产值3230元,获纯利1615元,今年茶场承包主张建中又承包了县茶叶研究所茶园4hm2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7hm2,承包茶园面积达到了20.33hm2,生产茶叶185t(其中高档名优茶5t,普通绿茶20t,黑毛茶160t,预计纯利42.6万元,每667m2纯利1397元。茶场现已将承包的县茶叶研究所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的4.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为良种繁育母本园,自繁自育,用于自己建园种植,逐步增加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场的生产,今年已扦插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9.
谈茶树良种扦插苗管理的几个问题陆加顶(湖南省安化县唐溪乡企业经委)1加强母本园的培育管理扦插育苗,良种母本园选定后,取穗枝条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母本园的培育管理。1.1重施有机肥短穗扦插,每年都要从母树上剪取大量新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因此,要特别加...  相似文献   

10.
茶树嫁接是推广无性系早生良种,进行茶园改造的一条有效途径,逐渐被茶农所接受。淳安县农业局为推广完善嫁接技术,于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间在县茶叶良种试验场进行了茶树嫁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选择在平地和梯地双行条栽茶园中进行。茶园土壤为黄壤土。砧木为鸠坑群体种和福云6号,树龄5年,主干直径1~3cm。接穗为淳安县推广的早生无性系良种乌牛早、迎霜、龙井43、翠峰和早逢春的半木质化枝条。 2.方法 嫁接前1天傍晚浇灌园地,以湿润土壤,再将茶树砧木离地3~4cm…  相似文献   

11.
“茶园良种化”是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人认为我省旧茶园面积这样大,换植良种不可能,就是新辟茶园采用良种也相当困难,其任务是艰巨的。希望大家从现在起注意这项工作,把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作为我省茶叶生产现代化起步的一项工作,以便逐步实现茶园良种化。  相似文献   

12.
郴州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1986年通过农业部、省农业厅、郴州地区行署、郴县等4级联合投资在原国营郴县茶场的基础上建成。1993年10月通过农业部验收为合格的省级茶树良种繁殖基地。该场有茶园41.6hm2,引进国内良种或优良品系68个、新建良种母本园2...  相似文献   

13.
茶树良种繁殖中,大部份采用茶籽直播和无性扦插繁殖来建立良种母本园,该方法花工多,投资大,成本高,推广良种繁殖速度较慢,需长达5—6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利用现有成龄茶树作砧木,嫁接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只需几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14.
丽水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速成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菊香 《茶叶》2006,32(2):97-99
为促成无性系良种茶园快成园、高效益,通过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丽水山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综合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林 《中国茶叶》2009,31(2):19-20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相似文献   

16.
引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栽植是振兴广西茶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体现茶叶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检验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的重要内容,从福建引进福云6号等良种,经过18年的漫长历程证明,广西茶叶生产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推广福云6号等四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的茶园,产品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走出了市场疲软,经济效益差的低潮.现在广西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已推广10万亩,约占广西现有茶园面积20%,1999年茶叶总产超2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茶叶生产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笔者作为广西桂林茨科所…  相似文献   

17.
茶苗繁育是茶树良种推广的最基础的工作,目前茶苗繁育大多采用大田繁育的裸根苗,存在育苗季节受限、移栽技术要求高、种植时间影响大、茶园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基于采用短穗扦插育苗与轻基质育苗的对比试验,为高质量茶树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树短穗嫁接换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良品种逐步更替现有生产上的群体种,不断提高我国茶树良种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茶园,是当前茶叶生产上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更替现有生产上混杂茶园常用的方法,一是把老茶园的茶树统统挖掉,按照新垦茶园的要求,重新规划,种上优良品种。二是在现有条栽茶园行间,栽种一行良种苗,待良种树长大,再挖掉老茶树。这两种办法都可以达到换植良种的目的,但花工多,投资大,成本高,在生产上推广受到条件限制。本文探讨了第三种方法,利用嫁接改造老茶园的茶树,使之成为新的无性系,但此种方法国内外未见有关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茶籽稻草营养钵育苗近年来广东省高州县推广茶籽稻草营养钵育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总结有十大优点:一、利于苗期管理和培育壮苗;二、节约用种、节省苗地;三、移栽后能确保全苗;四、便于选用良种;五、不受移栽时期限制,干旱季节移栽亦能保证成活;六、种植规格易于掌握,七、栽后可减少灌水次数;八、移栽时不伤根,栽后生长快,成园早;九、适于茶园密植;十、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3350亩,其中采摘茶园1800亩。81年生产干毛茶2250担,平均亩产干茶127斤。现有大部分茶园是在1961~1965年相继开辟的,由于垦植粗放,管理水平低,数年之间茶树即呈现未老先衰,产量低而且茶菁品质也较差,1975年开始进行改造,先做出试验样板。1976年以后在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的前提下,每年逐片改造,面积约150~200亩,几年来共改造衰老低产茶园1153亩,其中重修剪800亩,挖掉重新改种良种353亩。通过改造树冠、改良土壤、改园、移植归并、改植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