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谁是最可爱的农药媒体?2016年9月是《农药市场信息》杂志创刊30周年的日子,祝所有的《农药市场信息》读者、作者及编辑节日快乐!作为克胜老员工,20多年来《农药市场信息》始终是我最为关注的农药媒体。她有最贴心的农药资讯信息和科技知识,她是农药人的参谋和助手。媒体过周年生日的虽有很多,但值得我们农药人视如己出的重大生日并予以重视的并不多。对《农药市场信息》30年风雨兼程的回顾多多少少总能折射出30年来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月1日,这一天,期待已久的全彩印《农药市场信息》在虎虎生威的新年中诞生了,给全国农药界带来了一份惊喜和新年的祝福。我把她看作是新年最珍贵的礼物,当邮递员把她送到我的案头时,我被她崭新美丽的面孔吸引住,拿在手里爱不释卷,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地翻个不停。全彩印刷的  相似文献   

3.
一路走过     
一场华彩绚丽的转身,即将走过两年的征程. 2006年元月,满载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种业朋友们的信任和期待,《种业导报》无怨无悔地开启了她最富挑战、最艰难,也是最受锻炼、最能提高自我的新征程,本刊由双月改至单月发行.  相似文献   

4.
一生未了玫瑰缘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最喜爱的花就是玫瑰花。少时的冰心,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曾获得“女才童”的美称。有一天,先生出了一个五字对句:“春风红杜鹃。”她立即对出:“秋霜白玫瑰。”此语一出,才惊四座。其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颇具寓意,寄托了小冰心童真的向往。后来,她对玫瑰兴趣日浓,渐渐地自己学着养了起来。二十年代,她成家不久,便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作家文摘》3月19日摘自2月22日《齐鲁晚报》上木易的文章《天山雪莲遭遇灭顶之灾》之后,心情十分沉重。 现在天山海拔3600米处已经根本看不到雪莲花了。如果再被采挖下去,用不了10年,天山雪莲就会绝迹! 雪莲生长的适宜区域正是天山生态最脆弱的地区,那里只有约20种植物能够生存,其中只有雪莲和红景天是能够大量生长的药用植物,如今却遭到灭绝性采挖。以它们为食源的雪鸡、黄羊等国家保护动物的  相似文献   

6.
叶云在广州插花花艺界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她本是广州市广奥化纤有限公司的员工,插花花艺是她的业余爱好。但是,她以业余爱好者的执著专心于插花花艺,终于取得不凡成绩。她的作品《珠江帆影》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另一作品《香飘四季》在2001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上获金奖。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当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中国花卉园艺》杂志诞生了.她沐浴着中国花卉美丽事业的春光,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成为中国花卉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唱响了中国花卉业现代化发展的主旋律. 20年花卉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的成长动力.20年来,480期杂志,3000多万字,字里行间凝聚了中国花卉业发展的点...  相似文献   

8.
冯其器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的女主持人,温文尔雅,她在荧屏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前不久,记者有机会和她相识,对她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位电视女主持人非常喜欢花,可以说在她的生活里充满着鲜花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冯德珍老师离开我们两年了。冯德珍老师当过《中国花卉报》总编辑,也当过《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执行总编。按我国现行的称呼习惯,当称她“冯总”才是。然而,在我国花卉界,几乎所有认识或不认识她的人,都称呼她为“冯老师”。我也称呼她为“冯老师”。我想,人们之所以称呼她为冯老师,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的尊重、敬爱和亲切的感情。我也是这样。冯老师去世时,我不在北京,没能向她作最后的告别,我很遗憾,更多的则是痛苦和悲伤!冯老师去世一周年时,我就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然而一想到文章的题目,又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因为我离开《中国花…  相似文献   

10.
正斗转星移,岁月如歌。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步伐,《农药市场信息》也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携手并进,我们高兴地看到《农药市场信息》砥砺前行,见证了她不平凡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她为农药植保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所做出的非常大的贡献。我们为之高兴,为之振奋!在三十年喜庆到来之际,我作为她的读者和作者,在此表示热烈地祝贺!《农药市场信息》是一支精英聚集的团队。翻开我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史册,处处可以看到我伴随着  相似文献   

11.
<正>投身植保服务事业11年,从学生到工作者,一直以来我关注的都是农资产品会给农户带来多少效益,而《农药市场信息》传媒读者服务站帮我做到了这一点,《农药市场信息》是国内最专业、最迅速、最准确的一家传媒。而我有幸成为了《农药市场信息》读者服务站许昌站的负责人,我希望《农药市场信息》在以多元化方式传递信息的时候,多给一线的服务站提  相似文献   

12.
<正>龚仿琴是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严家村的妇女主任,一家5口4个残疾人,家庭负担全部压在她瘦弱的肩上。然而近年来,龚仿琴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被评为安化县科技示范户。她对笔者说,是《科学种养》杂志帮  相似文献   

13.
人常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我想盆景作品也定如其人,因为作者的审美观点,欣赏取向,会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看到《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第3期上刊登的盆景大师梁悦美女士的几幅新作,感觉她一定是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崇尚健康向上,以积极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拥抱每一次日出月落的美丽女子。梁女士的这几幅新作有二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树形丰腴,二是色彩艳丽。她的《毛朴》碧绿繁茂,饱满丰润,几十棵大树小树相偎相依,聚成一道绿色屏障。她的《银枫》叶片密集,层层叠叠,相互呼应映衬,织出一朵灿烂红霞,淌着如火的热情。她的观果作品《鸦柿》,无一片树叶,也同样给人以丰满之美,许许多多红彤彤的果儿在疏密有致的枝条上高低错落地有序垂挂,繁而不乱,密而不庸,营造  相似文献   

14.
五月,铃兰     
"铃兰这种花,俗称谷中之百合,花白色而细小.只只像铃,也像小钟,很香,沁人心脾,法国狄奥有种香水,叫狄奥莉丝幕,便纯用铃兰制成,非常茫然及幽美的香,若有若无,但是太高贵,不容易接近。原本要待五月才开花,法国乡下的少女,人手一串,买回插在瓶中。"香港作家亦舒在她的小说《铃兰》里,仅简简单单百十来个字,便为我们说尽了铃兰的美,铃兰的好。是啊,小小的铃兰怎么就有那么一股越看越耐看、越品越有味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5.
火树银花,瑞雪迎春,新年伊始,气象万千。泱泱文明古国,款款中原大地。雪化了,苗青了,春天来了……《麦类文摘·种业导报》踏着历史的车轮,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她风雨兼程,忠于职守地履行着她的使命。随着《种子法》的全面实施,种子市场呈现出更加规范有序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农资行业知名策划人、陕西青年作家刘省平首部散文集《梦回乡关》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浩文先生作序,陕西著名青年书法家于鹏玉题写书名。该书共8卷、79篇、24万字;同时还收录了杨广虎、文彦群等10位省内外作家的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7.
正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生于1899年2月3日,逝于1966年8月24日。"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龙须沟》、《茶馆》、《无名高地有了名》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99年,由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正式创立的"老舍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  相似文献   

18.
去年九月由工信部牵头,并联合环保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共同出台了《农药产业政策》,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农药行业最全面、最正规的一项政策。总体来讲,业内对《农药产业政策》的评价是利大于弊,但对《农药产业政策》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还是有许多人感到担忧和疑虑……  相似文献   

19.
根艺《母亲》是由一根完整的黄荊根制作而成(50×40cm),初看时象一条出水的蛟龙。但细细品味,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在笔者的眼前现出,那天然的纹理,向人们展现出她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女性;她正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在湖北沙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根艺展览》上,河南青年根艺家时勇创作的根书《惜时》引起了专家、观众的强烈反响,并荣获那次展览的一等奖。人们之所以推崇《惜时》,我认为她的美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惜时》发挥了淋漓的根味。大自然对树根的孕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竟象熟练的书法家在宣纸上挥洒——随意而不随便,狂放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