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蛀干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害林木钻蛀枝干的害虫主要包括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小蠹科小蠹虫类,象甲科杨干象甲,螟蛾科松梢螟,透翅蛾科白杨透翅蛾和木蠹蛾科芳香木蠹蛾等。其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油松、樟子松、苹果树和梨树。这类害虫的幼虫钻蛀树干,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树干枯萎,秋冬季节常引起风折,同时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树木畸形,影响成材、降低木材的商品价值。蛀食顶芽和枝梢,顶芽停长、徒生侧枝。此类害虫常以幼虫在枝、干里的隧道内越冬,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内蛀成坑道,成虫羽化期分散,  相似文献   

2.
松梢螟成虫体长10~16mm,翅灰褐色,翅面上有白色横纹4条,中央有明显大白斑1个。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5mm,暗赤色,各体节上有成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其上有白毛1根,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新梢髓部,先往尖端蛀食危害,到顶端后再往下蛀食。幼虫老熟时在虫道内化蛹。被害林木枝梢枯黄,弯垂,折断落地。  相似文献   

3.
一、蛀干害虫板栗透翅蛾以幼虫纵向钻蛀板栗枝干皮层,在嫁接伤口处则多横向蛀食,以主干下部受害为重,造成树势衰弱,大枝枯萎甚至整株枯死.一年1代,以2龄幼虫在老枝皮内越冬.次年3月上旬越冬幼虫活动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为猖獗危害期.  相似文献   

4.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我国松树上重要的嫩消和球果害虫,主要危害油松、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等,常与松实小卷蛾、芽梢斑螟混杂发生,竞相取食,严重影响松树生长发育,直接关系到天然林的更新和人工来种造林。在南方马尼松林内,4月上旬,马尾松雌球花顶部芽鳞张开,珠鳞呈茄红色时,油松球果小卷蛾幼虫开始钻蛀珠和珠心,雌球花逐渐萎缩,变成灰褐色,手提花碎。4月中旬始,幼虫侵害2年生膨大期的马尾松球果,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盛。幼虫多从球果基部下方蛀入,蛀食果轴周围的种鳞,蛀孔一边的种鳞先失级干枯,使整个球果呈黑褐僵硬,…  相似文献   

5.
森林食叶害虫种类较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一些蛾类,包括松毛虫、毒蛾、天社蛾、尺蠖蛾、袋蛾、刺蛾等,以及叶蜂类、金花虫类、金龟子类等。有些属于林业上的大害虫,如松毛虫,分布20多个省、区,危害松树,经常猖獗成灾,造成重大损失。一、食叶害虫的危害及发生特点这类害虫大多以幼虫取食林木的叶片或针叶,大发生时成片林木的树叶被吃光。阔叶树叶子被吃光后,由于萌芽力较强,尚可第二次发叶,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针叶树萌发力弱,针叶被食尽后,往往难以恢复而逐渐枯死,或使树势衰颓,导致次期害虫(蛀干害虫)的侵入,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白杨透翅蛾是杨树幼树危害严重的枝、干害虫.幼虫多由旧虫孔、叶腋和伤口侵入,钻蛀隧道危害,造成树木被风折断,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7.
在杨树人工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 3 种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由于蛀干害虫的猖獗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护林“带断网破”。经过对蛀干害虫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些经验。对3种蛀干害虫的治理,除要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外,还应抓好治理的技术措施。1 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措施(1)诱捕时间:在有代表性的林地内,提前诱捕观察。当诱到第1只雄蛾时,即开始大面积防治。(2)诱捕方法:采用涂干钉诱芯法。在杨树林中,诱捕点棋盘式设置,0 2 ~ 0 3hm2 设1个,林缘适当多设一些。在农防林…  相似文献   

8.
<正>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危害症状: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前翅白灰色带竭色,后翅雌蛾灰白色,雄蛾灰黑色。卵灰褐色,半球状,中间凹陷有1个黑点。初孵幼虫头红褐色,体棕黄色,杂有不规则的红黑褐色斑纹,并密生黑毛,胸、腹部各节均有毛瘤,瘤上密生棕黑色长毛。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生有刷状丛生的黄褐色毛簇。暗  相似文献   

9.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危害症状: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前翅白灰色带竭色,后翅雌蛾灰白色,雄蛾灰黑色。卵灰褐色,半球状,中间凹陷有1个黑点。初孵幼虫头红褐色,体棕黄色,杂有不规则的红黑褐色斑纹,并密生黑毛,胸、腹部各节均有毛瘤,瘤上密生棕黑色长毛。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生有刷状丛生的黄褐色毛簇。暗  相似文献   

10.
春尺蠖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我国北方地区林木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旗主要危害榆树,发生面积达1.5万亩。早春常常将刚萌发的幼芽嫩叶吃光,虽危害期不长,但密度大,幼虫发育快,常暴食成灾。受其危害的林木,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枝梢干枯,林木生长势衰弱,继而导致蛀干害虫的猖獗发生和危害,造成成片林木死亡。  相似文献   

11.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干旱草原杨柳林中危害严重,幼虫钻蛀枝干,使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风折或感染腐烂病而使树木死亡。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21毫米,翅展20—28毫米,头部半球形,雌蛾触角栉齿不明显,端部稍弯曲。雄蛾触角有青黑色栉齿两列,端部栉齿较少。前翅狭长,覆以赭色鳞片,后翅透明。胸部青黑色。腹部圆筒形。1—5节各有一条橙黄色带。卵:黑色,椭圆形。幼虫:老熟幼虫黄白色,圆  相似文献   

12.
蔷薇茎叶蜂是一种危害月季枝梢的钻蛀害虫,以幼虫取食髓心,使枝梢和花苞萎蔫、弯曲下垂。文中着重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治理松纵坑切梢小蠹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瑆 《云南林业》2002,23(2):18-19
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属蛀干蛀梢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树木,危害的寄主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高山松等松类植物,在寄主树种上完成其世代周期。松纵坑切梢小蠹是次期性害虫,主要危害树势衰弱的林木,虫口密度大时也侵害健康林木。它对松树的危害大体分为2个阶段:一是蛀梢危害阶段。从每年3~4月开始,最多在5~6月,刚刚羽化出的成虫从树皮下钻出树干,蛀入当年生新梢,并不断转移危害新梢,直至次年1~2月。受害林分表现为大量枝梢死亡,但树木本身此间很少死亡。二是蛀干危害阶段,从…  相似文献   

14.
杨干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Syecia singingensis Hsu),危害杨属各树种,偶也危害柳树,以幼虫钻住树干形成瘤状虫,影响材质、苗木的质量,降底产苗量,使幼树不能速生,遇风易折断,影响造林,同时给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造成树木枯死,是苗圃及幼林的危害性害虫。它是主要危害于杨树枝干上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防治应遵循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严格检疫,加强监测,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科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一、营林措施选用抗虫性较强的毛白杨、新疆杨、河北杨等树种营造混交林,免栽大官杨、小叶杨、北京杨等感虫树种。对遭受杨干透翅蛾危…  相似文献   

15.
沙柳大透翅蛾是沙柳根部一种钻蛀性害虫,危害极大,近年在定边县不少沙柳林地已蔓延成灾,造成一定损失。鉴于此虫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从1981~1983年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整理如下。一、名称、危害及分布沙柳大透翅蛾(Aegeria sp.)属鳞翅目(Lepidoptera)透翅蛾科(Aegeriidae)。其种名待定。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对平滩沙地的沙柳为害最为严重,缓坡沙地的沙柳次之,沙丘上的沙柳则很少见到为害。被害沙柳无木屑和虫粪排出,初期从外部看不到任何痕迹,仅在后期受害轻的沙柳丛呈现枯黄,重者整丛干枯死亡,用手摇动常从地面以下根基处断  相似文献   

16.
苑国 《内蒙古林业》2010,(10):24-25
在晋北地区现有林地中,杨树在公路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地中约占70%以上。随着林地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杨树的各种有害生物也接踵而至,特别是隐蔽性强的钻蛀性害虫尤为严重。晋北地区对杨树危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有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蒙古木蠹蛾、杨园蚧等。  相似文献   

17.
大避债蛾(Cryptothelea formosicola.Strand)属(鱼令)翅目,蓑蛾科(Psychidae),是阔叶树的严重害虫之一。几年来,大避债蛾在我区由南向北逐渐蔓延,危害甚大,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据调查,我区即墨、莱阳、莱西、掖县、荣城等十多个县都有发生,以莱阳、即墨、莱西、掖县南部发生较重。一、危害情况大避债蛾食性杂,不仅为害多种林木,亦加害多种果树、农作物及蔬菜。阔叶树以泡桐、刺槐、榆树、柳树受害重,杨类次之,国槐、臭椿很轻。大避债蛾的越冬袋囊缠绕枝上,使枝条缠处缢细,损伤输导组织,影响枝条生长。初令幼虫,多集中于枝梢部、叶缘危害。虫令增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线路调查,结合踏查与详查、标准地调查及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林区多种林木蛀干害虫进行采集,记录蛀干害虫种类、分布地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危害现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林木危害的主要蛀干害虫种类为2目、6科、15种,主要为鳞翅目3科、3种,其中,透翅蛾科1种,木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鞘翅目3科、12种,其中,天牛科6种,吉丁科2种,小蠹科4种。对其危害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为防止主要蛀干害虫的扩散蔓延,必须应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保证克拉玛依林区森林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9.
沙棘蛀干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蛀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马尾松林区,特别是解放后营造的幼林,常受多种钻蛀性害虫危害。每年春季正当松树嫩芽迅速向上生长形成新梢的时节;大量的松梢害虫开始蛀入嫩梢,受害的枝梢髓心被蛀空,梢头向下弯曲,呈现枯萎状。如主梢被害则会阻碍松树的高生长,形成矮小弯曲多枝的干型,严重的影响林木快速丰产,并大大降低了木材的质量。近年来根据各地的反映,对该虫的防治极为迫切,但无良好对策。为此我们于今年春季先后在本省的杭州、临安、昌化等地进行了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