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指出了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完善,股本扩张对旅游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传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之外加入股本扩张能力来构建新的经营绩效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以A股上市的29家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发展并不理想,总体经营绩效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匹配。基于此对旅游上市公司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2.
<正>做好新疆林业财政资金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项目绩效评价是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中重要的环节,能够强化项目财务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1新疆林业专项绩效评价现状1.1林业专项绩效管理法律法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自评工  相似文献   

3.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因子分析法是对企业经营业绩作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选取了倍受投资者关注的煤炭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沪深两市煤炭板块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并对其业绩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经营的千岛湖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揭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作为林业支出项目的评价方法,探讨该项目建设手段与管理绩效、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8月13日-16日,财政部山西监管局督查组一行到中条山林局,对2019年度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重点绩效评价进行了专项督查。在督查工作座谈会上,督查组听取了中条山林局2019年度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绩效自评情况的汇报,观看了该局2019年工作视频报告并参观了中条山林局局史馆。会后,督查组组织查阅了相关单位森林抚育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良种培  相似文献   

7.
对照林业经营者增收、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等改革目标,总结了林业税费改革绩效,并基于林农利益,多角度讨论影响改革绩效的因素,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子与林业税费改革绩效的响应机理。笔者认为,放松瞄准农户的采伐管制、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放松和解除不必要的政府管制与部门管制、稳定现有的针对木材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规模经营等改革措施,已成为巩固和深化林业税费改革成果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支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缘由和必要性,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科恩范式理论讨论了我国林业科技范式。作者认为中国20世纪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根本特征是林业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核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新的林业科技范式将对旧的林业不可持续性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营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及森林利用方式进行否定,而继承和发扬以往单项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实质就是要创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林业科学技术体系。我国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革命总体战略思想、战略步骤、主体工程、林业经营理念、目标及其主导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林业投融资现状,根据林业的分类经营,探讨了公益林市场和政府失灵,商品林银行贷款风险高,资源配置不完善,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公益林要完善政府投资行为与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交易服务市场等体系,商品林应加快推进林业信用体系建设及完善担保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和发展林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加速开展,林业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缺口日渐变大,林业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作为流动性高、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为稳定的金融产品,能够起到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使资本市场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自2020年4月起,关于REITs的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基金试点的正式起步。随着政策发布,各大基金公司积极地寻找优质项目,截至2020年11月,多家拟发行REITs的基金公司已赴国家发改委进行答辩,意味着大批REITs产品即将面世,新的蓝海也即将出现。但由于目前的试点要求,林业类项目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发行REITs的条件。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REITs的特性和我国林业的融资困境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数据与政策要求,对林业行业运用不动产信托基金融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拓宽我国林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财务利益相关者和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对于林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 林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利益相关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要大于非财务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非财务利益相关者不是林业上市公司制定资本结构的主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正处在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林业资金缺口已经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中国林业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文中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3国林业投融资现状,发现中国林业投融资存在高度依赖财政投入、融资渠道单一、未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完善国家持续的林业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优化投向结构,减少信贷约束、扩大信贷覆盖范围,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多元的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张德刚 《森林工程》2008,24(1):87-90
林业建设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摆脱目前乃至将来林业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林业融资体系,本文在对我国林业投融资渠道进行具体分析基础上,探讨拓展我国林业投融资渠道的基本思路,提出诸如拓展林业资本化投融资渠道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大潮中,企业筹集资金,发展企业,是经营中总的方向,这就要合理运用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理论,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融资决策,指导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业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普遍面临着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针对林业企业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对策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体制、资源基础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中从林业投资效率、政府在林业融资中的作用、改善林业融资环境3个方面,以及林业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林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林业企业融资对策3个方面分别总结国外和国内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加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期林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林业企业融资创新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发展林业共享经济已成为推进林业发展、解决林业经济问题的一个可能选择。文中明晰了林业共享经济的概念和内涵,从林地共享、林业建筑共享、机械设备共享、资金共享、林业经营服务共享、林产品共享、林业知识共享7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林业共享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问题及对策。我国林业共享经济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种少、没有专业平台、发展思路不明确、规划不到位、政策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建议紧扣林农增收目标来确定共享经济项目、扶持建设专业化平台、完善并开放林业基础数据、创新体制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加强监管、规避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8.
国外典型林业PPP项目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公私伙伴关系(PPP)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林业PPP快速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林业PPP合作渐趋成熟,在融资模式、重点领域、资本范围、制度规范方面的探索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文中通过分析国外林业PPP具体案例,总结归纳出其成功经验,包括明确的政府指导方针、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合理的利益分配、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以及关注当地发展;建议我国加大开放力度,提升PPP项目吸引力,开展试点示范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评价、预测与预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狭义和广义对林业生态安全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不同定义下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和预测、预警、阈值方面对既有研究进行梳理,比较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和结果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针对林业生态安全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1)引入大数据方法与技术;2)加强林业生态安全阈值、预测与预警研究;3)加强政策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20.
In forest management there has been a proliferation of tools,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local-level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reporting that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forest managers to promote cost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confidence building in their day-to-day management. This exploratory study highlights the degree to which 22 case studies, operating in 15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wer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ustainable and adaptive forest manage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in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of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They also indicate the potential for greate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when developing local-level monitoring tools, methods and standards,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scale and intensity of forest operations. Finally, they reveal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formal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reporting being conducted at the smaller scales of forest management when compared to the larger forestry companie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orest management standards need to better reflect the implications of scale and the wider-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forestry on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particularly when evaluating and comparing ‘bes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