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峡山水库当年鲤鱼种网箱养成鱼试验报告曹光辉,殷吉忠(山东省水利厅)(峡山水库)为改变“一年鱼种,两年成鱼”的养殖模式,缩短养殖周期,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93年在峡山水库进行“当年鲤鱼种网箱养成鱼”试验,获得成功。一、材料与方法(一)水库...  相似文献   

2.
湘鲫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的杂交一代鱼。具有抗病、耐低氧、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当年夏花养成成鱼,个体重可达0.3-0.5kg。当年春片鱼种养成成鱼,体重可达0.5-1kg。3龄以上的最大个体可达2.5kg。湘鲫体态丰腴优美,含肉率高,且肉质鲜甜细嫩,商品规格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口28m2的网箱,可放养2800-5600尾,年产成鱼1-1.5t,产值达1-2万元,除出网具、鱼种、饲料等开支,可取得30%-50%的经济效益,且生产集中,操作方便,易于推广。1网箱制作网箱的网衣是用聚乙烯编制的。网箱规格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开展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试验塘1口,面积2400m2,投放全长为13cm的翘嘴红鲌冬片鱼种4000尾,经320d养殖,收获尾均重0.45kg的成鱼3850尾,成活率96%,每667m2产翘嘴红鲌481kg;每667m2收益468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5。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1999年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梭鱼引种养殖试验,试验池面积均为1.6亩,共3个池,计4.8亩,分别进行了池塘套养梭鱼养殖试验(亩投放梭鱼夏花623尾,当年长至88克左右),梭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鱼种400尾,当年长至500克以上),梭鱼鱼种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夏花6000尾,当年长至50克以上),均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在辽宁沈阳进行了旨在示范团头鲂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生长性能的养殖试验。试验在3口2.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每亩分别放养团头鲂鱼种1000尾和白鲢100  相似文献   

6.
朱柳青 《内陆水产》1998,23(7):11-12
1995年笔者在金北乡应集村桥北组分别选用4口面积2hma,水深2.3-2.6m的一类池塘;4口面积2hm2,水深1.9-2.3m二类池塘;又在金湖县鱼种场成鱼三组选用4口面积1.95hm2,水深1.5~1.9m三类成鱼塘,作主养异育银鲫成鱼高产试验。该塘是利用低洼农田和荒废河滩开发的屯水池塘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8.
1995年笔者在金北乡应集村桥北组分别选用4口面积2hm2,水深2.3-2.6m的一类池塘,4口面积2hm2,水深1.9-2.3m二类池塘;又在金湖县鱼种场成鱼三组选用4口面积1.95hm2,水深1.5-1.9m三类成鱼塘,作主养异育银鲫成鱼高产试验。经试后在我县推广面积已达500hm2以上。该塘是利用低洼农田和荒废河滩开发的池塘。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条件:一、二类池塘开发不久,淤泥深0.05-15cm,池埂宽大,三类塘已有近十年养鱼历史,淤泥深20-40cm,池埂较窄,每口池塘都配备一台8时水泵和12匹马力柴油机,进排水方便,溶解…  相似文献   

9.
二、鱼种培育 鳡鱼鱼种培育是指将当年繁育的鱼苗(水花),在池塘中经分级培育,到当年年底养成平均个体0.5千克大规格鱼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乌鳢养殖周期,探索鱼苗当年养成的高产技术,笔者于1997年~1998年在沉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进行了乌鳢孵化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l池塘条件2口池塘,面积各为333n。’,他深Zm,水深1.sin,底质为沙壤上,淤泥lOom,水质呈弱碱性,排灌方便,进水口高出池塘水位20cm,以防灌水时马鲢逆游而消耗体力。1.2隐蔽物设置池中种植水葫芦、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7月鱼种放养时隐蔽物占池塘面积20%,8~10月占30%~40%,10月底后占Ic%。1.3苗种培育通过自留鸟鲤亲鱼的人工繁殖获得鱼苗,1997年5月8日催产,…  相似文献   

11.
李存琳 《科学养鱼》2006,(10):24-25
乌鳢一年两季养殖是指上半年养殖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达到成鱼、鱼种双丰收。2005年2月至12月,怀远县芡河渔场在芡河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一口面积为1亩的小池塘进行了乌鳢一年两季高产养殖,取得成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凤城市鱼种场进行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在13.2亩鱼种地中养殖红鲫鱼(观赏)种,亩产303.8kg,亩利润7474.10元,总盈利98658.10元。该项试验,使鱼种场多年亏损转为盈利。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选用该场101#、102#、103#三口鱼种池,面积分别为4亩、45亩、4.7亩,总面积13.2苗,鱼种池最低水位(枯水位)1.6m,最高(丰水位)2.5m,属于渗漏型,沙底,淤泥厚20cm,水源为地下水和雨水,用水泵排水后,水位自然缓慢恢复到原水位。鱼种池均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每池均配有水泵和增氧机。2水花鱼苗来源该场以红鲤鱼为母…  相似文献   

13.
五期幼蟹当年养殖成蟹试验为探索河蟹快速养殖方法,我们于1995年4月进行了五期幼蟹在池塘中当年养成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盐城市鱼种场淮海分场1号池,面积10.7亩,水深1.2米,为盐碱地,地表含盐量在10~20...  相似文献   

14.
1999~ 2 0 0 0年 ,作者在苏北地区的洪泽县三河闸管理处进行了长吻鱼危鱼种及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鱼种培育池和成鱼养殖池条件基本相同 ,池塘为长方形 ,面积 2亩 ,平均水深 1 5m ,进排水方便 ,架设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在鱼种放养前 10天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为便于鱼种驯食的操作管理 ,在食台周围用夏花网圈围 2 0m2 的水面供鱼种驯食。分别在夏、秋季对长吻鱼危池塘养殖水源水质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 1。表 1 养殖水源水质指标分析夏   季秋   季上游…  相似文献   

15.
淡水白鲳当年养成商品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口3.11亩池塘中进行淡水白鲳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放全长2.43cm体重0.24g鱼种,经105天试验,养成规格229g,总产336.2kg,饵料系数1.30(含鲤鱼)。本文对22~32℃养殖积温2500~2800℃地区淡水白鲳当年养成商品鱼技术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袁兆祥  徐广友 《内陆水产》1997,22(11):20-21
鳜鱼是我国名贵淡水鱼类之一,自然条件下以活鱼虾为食。为了将低质鱼转化为优质鱼,笔者于1996年在本市沙河渔场采用“两段法”进行了鳜龟高密度池塘养殖试验。现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与方法1.1池塘选择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1334m2和2668m2,水深1.4m,沙土底质,淤泥厚10cm。水源为沙河水库,水质清新,溶氧量8mg/l以上,pH>7.5。养殖地均为自流排灌。1.2鱼种投放皈鱼县花为本地人工繁育的翘嘴鳜,规格为3.5-4.5cm。1996年6月16日投放9600尾。投放时用8g/m3硫酸钢消毒。2饲养管理2.1塘口准备1996年2月,对两口池塘进行了清淤…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不同夏片放养密度培育冬片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翘嘴红鱼白俗称白鱼,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水系,特别是长江下游及附属湖泊。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鲜食和腌食都十分可口,是有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目前市场价格高,开展池塘翘嘴红鱼白养殖有较高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保护野生资源。开发地方名优品种推动养殖结构调整,进行成鱼养殖的前提是必须解决1龄鱼种培育难关。为探索培育大规格冬片鱼种养殖技术,我们于2002年在宜兴市西锄渔业养殖场开展了翘嘴红鱼白夏花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效果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池塘准备选择相邻鱼种塘3口,作养殖试验塘口,面积1500米2/口,水深1.8米,塘埂结实,四周…  相似文献   

18.
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参加“天津市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在汉沽区宝田养殖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试验。经187天养殖,69亩池塘共收获成鱼69359.3kg,总收入76637.7元,平均亩产1005.2kg,亩纯收入4278.6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塘条件试验塘为1995年秋新开发塘,共有池塘五口,其中1、2号池面积均为12亩,3、4、5号池面积均为15亩。各池常年水深l——2.4米,水源主要为蓟运河水,并配有机井一眼,水质条件良好,每池配置了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两台。1.2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规格及投…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春片苗种培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片培育的目的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培育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大规格春片鱼种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大规格鱼种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格鱼种的养殖周期要比小规格鱼种缩短1年左右;二是节省2龄鱼种池,为扩大成鱼池面积创造条件。规格大的春片草、青、团头鲂可直接套养在成鱼池中培育2龄鱼种。故可以适当淘汰2龄鱼种池。增加成鱼池面积;三是鱼种成活率高,为鱼种自给提供了可靠保证。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和抗寒力高。在养殖和越冬过程中死亡率低。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养殖场进行丁鱥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果:鱼种培育平均单产6375.0kg/hm^2,平均利润29668.8元/hm^2;成鱼养殖平均单产14071.5kg/hm^2,平均利润57962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