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插花艺术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文章从花材、艺术法则、插花形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插花艺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介绍了国内外对插花艺术的研究现状,在掌握中国插花艺术的前提下,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插花艺术的精华,从而另辟蹊径,创新思路,进一步发展中国插花艺术,让插花艺术更充分的发挥它的美化环境、愉悦心情、表达寓意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昌贤  章志红 《绿色科技》2020,(5):65-66,69
指出了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特色。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西方插花艺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具体插花作品对新中式插花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方 《湖南林业》2007,(1):28-29
用于各种庆典仪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等社交礼仪活动中的插花叫礼仪插花。根据使用场合、用途的不同,礼仪插花可分为花束、花篮、桌花等多种形式。花束:花束是用花材插制绑扎而成,具有一定造型,是束把状的一种插花形式。因其插作不需任何容器,只需用包装纸、丝带等加以装饰即可,故插作简便、快速,携带方便,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礼仪插花。普遍应用于各类社交活动中,如迎接宾客、探亲访友、婚丧嫁娶等。从造型上,花束可分为单面观和四面观。花篮:是以篮为容器制作成的插花,是社交、礼仪场合最常用的花卉装饰形式之一。用于开业、致…  相似文献   

4.
集合美──插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广东园林》1993,(4):14-17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插花艺术是实用工艺、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语言艺术的集聚,并由此而反映出插花艺术的自然美、形式美、技术美、装饰美、民族美、时代美等美学形态。因此诸美集成的插花艺术具有强烈的美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从字意、内容、功能和操作等方面阐述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的区别,并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插花艺术”通识课程是以植物为主体,以美学和民族文化为基础,与哲学、文学、绘画艺术等领域相互融合,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插花艺术”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通过深入挖掘插花艺术中与花材、花器、插花制作过程、后期养护等相关的思政元素,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作用,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求的当代大学生。课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插花艺术”通识课程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植物学类课程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授课教师的思想境界和教学水平,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唐秋子 《广东园林》2012,34(5):10-13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因其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而备受推崇和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代插花艺术该如何传承与创新,文章试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出发,探讨现代插花艺术设计中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8.
久居现代化城市生活空间中,使得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野趣插花应运产生并最能体现大自然山野景观的精华。野趣插花是插花艺术的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形式以及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关于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各自界定的范围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有资料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反而国内有不少介绍插花艺术的书藉,把两者混为一谈。因此,笔者根据从事插花艺术研究十多年的体会,试述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的异同。插花艺术是指选取花材、器皿和道具,以艺术的手法,创造性地“再现”富有诗情画意饱含自然哲理的景物,或是创作构筑内涵深刻意蕴无穷的多种组合形体,来表达作者审美情感的一门造型艺术。如作品《疾风》(见彩照)就是通过“再现”疾风掠过的瞬间景物,来表达作者赞美在疾风中傲立的强者的审美情感。又如作品《进行曲》(见彩照)就是作者创作出来的饱含进取激情的组合形体。  相似文献   

10.
刁慧琴 《广东园林》1993,(4):20-20,26
插花艺术在我国各地兴起以后,我们把利用当地野生植物材料进行插花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各地,特别是江苏南京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有不少适宜用作插花的材料。 经课题组近年来的野外实地考察和插花艺术展览布置调查,引出47种野生植物,可用于插花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不同时期的记载,把插花的发展分为六个历程:从先秦的原始雏型期,人们以折枝花卉作为传情、祭祀或佩戴装饰之物开始,到汉魏六朝有了盘花的记载;隋唐时代宫庭、佛寺乃至文人仕女人人皆插花的昌盛期;转至宋元进入精雅期,插花和挂画、点茶、焚香合称“四艺”成为社会流行的一种礼仪规范,人们对插花的品味不断提高;明朝达到了高峰,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插花理论,有了专著问世;清代插花的实技又有进一步的提高,但终因种种因素日渐衰微。  相似文献   

12.
插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插花的方法十分丰富,已形成各种流派。插花基本形式。 插花有两种基本形式: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是常见于我国的插花形式。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艺术情调。东方式插花所用花材较少,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和形态造型是构成插花作品的重要因素。插花创作“意在笔先”,先要构思选题,巧用花材,配合适当容器,融合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通过作品表达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产生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构图就是造型。意境和形态造型是紧密相关的。插花作品形态造型是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意境是通过构图来体现的。作者在确定构思与花材之后,如何通过构图作品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在构图上要依据创作立意,较为完整地处理宾主关系,疏密关系,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插花艺术     
通过一定的亲身实践,运用大量图片,从插花活动的本质,对插花的概念、各种形式种类、艺术属性、美学特征作了归纳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罗宁 《广东园林》1991,(4):30-32
插花艺术属造型艺术的范畴,在插花造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原理和规则,才可以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小余 《湖南林业》2006,(9):30-30
插花作为一门用植物材料进行装饰的造型艺术,是创作者把大自然的美与人工装饰美融为一体,创造出清雅脱俗、耐人寻味的作品。家居插花艺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个性,并且随空间变化而呈现不同面貌,诸如客厅的桌花、茶几插花应注重热闹欢快、节奏明朗;书房写字桌、书架上的插花主要着意于小巧玲珑、秀气雅致;卧室床头柜、矮柜上的插花,应着重温馨清香、和谐愉悦,而其他如钢琴、冰箱上的插花又应把握好美丽神韵和个性趣味。因而,插花首先要在材料方面下功夫。花材是丰富而广泛的,即使是一种普通的蔬菜水果,野花枝条,经过一番精心的穿插组合,也能成为一盆赏心悦目的作品。不同花材的恰当组合,将给我们以无限的新鲜感和无穷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7.
纪锋 《绿化与生活》2011,(8):F0003-F0003
北京市花卉协会、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在圆满完成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用花的制作配送任务后.再次成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颁奖仪式礼仪用花供应商。2011年848日.北京市花卉协会、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颁奖仪式礼仪用花配送中心。赛会期间.北京市花卉协会、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北京花乡花木集团的专业人员完成3600余束颁奖礼仪用花的制作及配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苏军 《广东园林》1990,(1):37-38
插花是我国重要的古典艺术之一。早在我国的南北朝就开始流行,而插花的保鲜技术是伴随着插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最早的插花是用于佛教的供花,它始于我国的南北朝。初唐李延寿《南史》卷四十四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罂即小口大腹容器,以之盛水浸渍花茎,可使插花不枯萎。可见,当时人已知将花“养”于瓶水中可延长花的寿命,这个时代花卉保鲜技术正处于萌芽状态。隋唐五代,花卉开始步入商业,产生了卖花郎与种花师,因此也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花卉保鲜技术。杜甫卖花诗中说:“……上  相似文献   

19.
何岸燕 《广东园林》2012,34(6):74-76
花器创新在插花艺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创制和运用各种新材料、新型态的花器,不仅有利于插花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有利于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艺术创作,促进插花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兰文 《湖南林业》2002,(6):35-35
花束:花束是用花材插制绑扎而成,具有一定造型,是束把状的一种插花形式。插作不需容器,只需用包装纸、丝带等加以装饰即可,故插作简便,快速,携带方便。普遍应用于社交中,如迎接宾客,探亲访友,婚丧嫁娶等。花蓝:是以篮为容器制作成的插花,是社交、礼仪场合最常用的花卉装饰形式之一,可用于开业、志庆、迎宾、会议、生日、婚礼及丧葬场合。花蓝尺寸有大有小,造型上有单面观及四面观的,有规范式的扇面形、辐射形、椭圆形及不规范的人形、新月形等各式构图。花蓝有提梁,便于携带,同时提梁上还可以固定条幅或装饰品,成为整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