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全区牲畜头数和各类畜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据初步统计,年末牲畜存栏可达4170万头.较上年增长4%;全年出栏牲畜2243.4万头,较上年净增146.8万头,增长7%.其中商品畜1592.8万头,较上年净增110.5万头,增长7.5%,商品率71%;肉类总产量70.8万吨,较上年净增6.4万吨,增长9.94%,绵羊毛产量626万吨.较上年净增0.25万吨,增长415%,山羊绒854吨,较上年增长5.17%;牛奶产量60.68万吨,较上年净增6.5万吨,增长12%;全区家禽年末饲养五达2879.1万只,较上年增长5%,禽蛋产t14.62万吨,较上年增长2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对花生土壤水热环境和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农用白色地膜(WM)、黑色地膜(BM)、白色全生物可降解膜(WDM)、黑色全生物可降解膜(BDM)及不覆膜(CK)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试验探究不同颜色可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对花生土壤水热环境及其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1)WDM处理与BDM处理较WM、BM处理增温保墒效果更好,苗期WD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较WM处理高0.8℃,BDM处理较BM处理高0.6℃;苗期WDM处理夜间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较WM处理提高0.8℃,BDM处理较BM处理高0.6℃;苗期WDM处理夜间有效土壤积温较WM处理高88℃,BDM处理较BM处理高60℃;WDM处理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较WM处理提高11.7%,BDM处理较BM处理提高7.2%。(2)WDM处理花生产量较WM、BM、BDM处理分别增加5.3%、6.6%、17.3%,WD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WM、BM、BDM处理分别提高7.8%、11.7%、22.8%。(3)白色可降解膜较黑色可降解膜降解程度提高14.6%。【结论】综上可知,山东花生种植中适宜选用白色...  相似文献   

3.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植株与土壤水分及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坑微区试验,研究了地面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玉米植株与土壤水分分布、根长、根长密度、根数、产量以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分别设苗期轻度、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拔节期中度、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5个水分亏缺处理,另设全生育期适宜灌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各调亏处理的玉米冠部最终湿基含水率比对照处理增加-6.03%~4.61%、根部最终湿基含水率比对照处理增加1.30%~8.15%;苗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7.89%、较对照处理节水8.26%、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0.33%;苗期中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增加了5.20%、较对照处理节水16.71%、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26.25%;拔节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49%、较对照处理节水14.07%、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8.27%;拔节期中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23.47%、较对照处理节水28.35%、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6.64%;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28.13%、较对照处理节水38.54%、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6.94%。苗期中度处理与拔节期轻度处理是促进滴灌玉米节水增产的适宜水分亏缺处理,其结果对指导黑龙江西部玉米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塔城市各种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在新形势下,为了使农机化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合理配套农机具,进行机具更新换代,切实解决农机化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1改善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塔城市1999年农机总动力179992)kW,较上年增长12.73%;拖拉机4989台,较上年增长9.79%。其中:链式拖拉机697台,较上年增长8.06%;大中型轮式拖拉机330台,较上年下降756%;/J\型拖拉机3753台,较上年增长11.26%;联合收割机2O9台,较上年增长236%…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和豌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核桃和豌豆植株灌水量和植株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滴灌时核桃灌溉次数较人工浇灌少了11次,单株年用水量和试验区年总用水量较人工浇灌减少了76.58%,豌豆滴灌时比人工浇灌灌溉方式的灌水量减少了78.67%;滴灌灌溉较人工浇灌在核桃株高和胸径指标上长势更优,滴灌灌溉下根系密度较人工浇灌增加了4.67%,地上生物量指标中,鲜重和干重分别较人工浇灌提高了9.23%和6.42%,在地下生物量指标中,采用滴灌灌溉方式的鲜重和干重指标较人工浇灌增加了7.80%和5.70%;在灌水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植株附近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6.
<正>1选好品种很关键,田块准备须重视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就是选种。也就是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的主推品种中,选择抗倒、抗病、抗裂角性较强,植株较矮、花期较集中、株型较紧凑、较适合密植、角果层较集中、成熟落黄一致性较好的优质高产品种。在种子选择上,要选用高质量的种子并进行过筛精选处理,种子水分要不高于9%,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90%以上。播种前,应晒种4~6 h,提高发芽  相似文献   

7.
偏远的、较次要的变电所,通过附近较重要的变电所进行异地监控,从而实现次要变电所的无人值守,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综合评判模型,采用矩阵综合评分方法对湖南省郴州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郴州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接近安全的级别上,且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压力指数除了2006年和2008年处于接近安全的级别外,其他年份处于较不安全的级别上,而承载力指数则由接近安全逐渐上升到较安全级别;对于个别指标,人口压力和生态保护指标由较不安全向接近安全的级别转变,经济压力和经济支撑力指标由接近安全向较安全和安全级别转变,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生态安全指标基本上都处于较不安全或不安全的级别上,生态恢复力指标则一直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浙江新界泵业有限公司10余年来从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具有较大规模,拥有较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较现代化厂房的发展过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小麦白粉病1.危害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能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片正面病斑较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小型内燃机活塞环表面等离子喷涂层的结构和配方设计,并通过微观和宏观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对涂层的强化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期,美国农业部发布美国-加拿大生猪统计报告,其中种猪及育肥猪存栏量大幅下滑。 2009年,种猪年末存栏718.5万头,较2007年相比下降56万头;出栏生猪7025.2万头,较2007年下降399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69.9万头,较2007年下降31万头。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中复种指数高,化肥的使用量较露地多,长期较大量的化肥施入,可导致土壤板结和盐类积聚的老龄化现象,不但影响蔬菜的生育,还可能诱发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苗期应用除锈防枯剂对于常规防治水稻立枯病药剂优势不明显,水稻秧苗素质和对照没有差别,在分蘖末期植株素质好于对照,产量性状方面,收获穗数每平方米较对照多26.7穗,结实率较对照高0.6%,实收产量较对照增产25.2 kg·亩-1,增产率为4.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较新的角度,从刚修和正在使用中的发动机过热两个方面对发动机过热诸多原因进行分析,使较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化,并以清晰思路解决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松耕作对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2014年在哈尔滨、忻州、济宁及焦作试验站联合开展试验研究了深松改土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各深松处理0~40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较常规旋耕降低1.5%~9.5%,田间持水率较常规旋耕增加4.4%~39.5%;深松处理能显著提高20~60cm根层和60~120cm深层土壤水分,全生育期较常规旋耕分别提高了5.0%~20.7%和3.5%~19.5%。整体上,深松处理耗水量(327~446mm)较常规旋耕显著提高了3.3%~9.5%,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分别较常规旋耕显著提高4.4%~42.6%和1.8%~36.1%,深松耕作后玉米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1投资变化情况根据目前已建成的35 k V常规变电站、35 k V智能变电站2座变电站工程数据统计对比,智能变电站投资增加约35%,其中:建筑工程费较常规变电站无太大差异,安装工程费较常规变电站有所增加,设备、材料购置费较常规变电站增加约52%,其他费用与常规变电站基本持平。2主要技术方案变化情况(1)一次设备。智能变电站基本采用常规一次设备附加二次设备厂家的智能终端的模式,较常规变电站增加了智能终端装置。开关柜由常规式开关柜变更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保墒灌溉的土壤水、热以及作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地膜覆盖保墒灌溉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生理生态指标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0~50 cm土壤含水量覆膜的明显高于未覆膜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未灌溉处理的地膜0~20 cm的含水量较对照平均提高6.1%,20~50 cm较对照平均提高3.38%,50~100 cm较对照平均提高1.57%。覆膜后耕层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平均分别是对照的4.1倍、2.08倍和2.41倍。覆膜后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有所增加,相同灌溉量条件下,地膜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平均增产14.24%、9.4%和11.15%,对于覆膜或不覆膜处理,其产量均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在陕西杨凌进行了冬小麦覆膜沟播和传统平作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沟播较平播极显著增产,其成穗率较平播高3.8%,水分利用效率高5.06%。在拔节期前沟播的小麦群体分蘖数较平播少.在挑旗期至成熟期沟播群体高于平播,干物质积累量返青期较平播低,返青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量迅速上升,且较平播高。用曲管地温表观测了地膜覆盖和传统平作不同深度(0、5、l0、15、20和25cm)的土壤温度,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对地温影响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平作的地温变化比较快,地温的日振幅比较大,昼夜温差大。而地膜覆盖增温快,保温效果好,并且温度变化趋向平缓。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大西安地区多年水田建设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新增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整治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西安地区浐河、灞河、渭河流域河岸周边典型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田建设中,多年水田建设后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长安全氮含量均值水田较旱田显著增加207.3%,蓝田和渭南全氮含量均值水田较旱田减少3.1%、20.9%;蓝田、长安、渭南速效钾含量均值水田较旱田显著减少14.9%、42.8%、13.1%;0-20 cm土层改水田前蓝田、长安、渭南总碳含量分别为6.96 g/kg、10.25 g/kg、19.38 g/kg,改水田后分别为4.98 g/kg、16.45 g/kg、16.80g/kg,较改水田前分别减少28.4%、增加60.5%、减少13.3%。20-40 cm土层总碳含量较改水田前分别显著减少2.9%、增加85.2%,减少7.5%。水田建设后,蓝田、渭南养分均值较整理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安养分均值较整理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变化程度较大的集中在地表耕作层,底层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