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葱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葱蝇(Delia antiqua(Mesen)]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葱蝇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3代,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是羽化高峰期;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是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于7月中旬开始出现,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后6天开始产卵,11天达产卵高峰期;第1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7天达高峰期;第2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8天达高峰期。第1代卵的历期3.5天,幼虫历期13.7天,蛹历期14.0天;第2代印的历期3.0天,幼虫历期13.0天,蛹的历期13.5天。各代蛹均有不同程度的滞育现象。各代成虫的寿命分别为:越冬代17.9天,第1代20.8天,第2代25天。各代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越冬代20.5粒,第1代17.3粒,第2代12.6粒。圆葱定植后除前期约20天不受葱蝇为害外,其余生长期都受到葱蝇的为害。第1、2代幼虫皆能使圆葱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陈阿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99-17300,17339
槐豆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Wu)]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寄主树皮缝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产卵于芽缝间,5月上、中旬出现若虫,若虫5龄,第1代成虫始见于6月上旬,世代重叠,6~7月为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槐豆木虱形成3个成虫高峰期。卵期21d,若虫期43d,雌雄性比为1.05:1.00。  相似文献   

3.
一、烟粉虱发生为害特性烟粉虱又叫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该虫在鲁西南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发育适宜温度24~28℃,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该虫繁殖速度快,18~20天即可完成一代,繁殖系数高,一头雌虫可产卵209~331粒,且世代重叠。其为害虫态主要为若虫、成虫,若虫为害期10~15日,成虫为害期10~20日,成虫寿命可达1个月以上,卵期5~7日。成虫具随风飘移性,人在棉田活动,成虫遇惊动起飞像一层白雾。该虫以刺…  相似文献   

4.
磨光琵甲(Blaps opaca)1年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4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卵,卵期6~10天,幼虫期370~380天,蛹期16~20天,成虫期1.5~2年.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当年羽化,羽化成虫30~50天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5.
华姬獵蝽在德州地区一年发生3代,部分4代,以成虫兼性滯育越冬?ゴ撇蚜?5~102粒,卵产于棉叶主脉及叶柄内。产卵前期13.0±4.6天,产卵期14.2天±1.9天,卵期7.8±0.7人,1~3龄若虫期分別为5.8±2.3天、4.2±1.3天和5.0±2.0天。成虫和3龄若虫日最大搏食棉蚜量分别为189头和141头。对麦蚜和棉蚜有一定自然控制作用。测定其在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卵为19.2±1.07℃和45.89±6.2日度,若虫为18.35±0.28℃和121.55±10.82日度,成虫产卵前期为19.0±0.65℃和60.76±7.36日度,全世代为19.98±0.46℃和221.63±14.75日度。其在田间发生消长与温度、作物长势、种植方式、喷药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钳纹小叶蝉(Togczrltattlx serralus Matsumurs)是为害刺梨的重要害虫,在贵阳花溪一年发生四代。各代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各代若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下旬。该虫以卵在杂草上越冬;成虫产卵前期最长7天;最短4天;产卵量最多20粒,最少5粒;成虫寿命最长67天,最短21天,若虫历期最长18天,最短12天;卵历期最长18天,最短11天。天敌主要为角园蛛等蜘蛛。一般施用常用农药均具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是武威地区夏、秋田常见的一种害虫,是谷子坐茬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三至四代,以三代为主。成虫寿命最长43天,最短3天,平均25天。成虫有长翅型、短翅型两种。短翅型绝大多数是雌虫。成虫产卵量最高492粒,最低21粒,平均150粒左右。卵期最长11天,最短6天,平均8天左右。卵孵化的时间,几乎全部是在上午9时至12时之间。若虫有五龄虫和六龄虫两种,其比例为1:1.28—1.4。六龄虫若虫期比五龄虫稍长。若虫期最短18天。最长29天。平均19天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菜粉蝶1年发生多代,多个虫态同时并存.北京、河北一般每年发生为2~3代,山东一般为5~6代,长江以南为7~9代.1成虫成虫寿命5d左右.晚上栖息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只在白天活动,晴朗无风的中午活动最盛,清晨露水干后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和产卵.一般交配2-3 d后产卵,卵散产,多在叶片背面.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期4~8d.  相似文献   

9.
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1999年,在浙江东南沿海自然变温下研究了柑桔矢尖蚧的生活史、分布习性、死亡率、产卵量、性比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卵期和雄成虫寿命很短,雌成虫寿命长,完成1代的历期分别为(70.1±3.9),(67.5±9.8),(211.4±16.5) d.初孵若虫从孵化至固定的活动时间雌性长,雄性短.自然死亡率露地区高于避雨区,主要致死因子是失踪和自然死亡,其次是寄生.每头雌成虫产卵量第1,2,3代分别为(93.0±42.7),(134.2±65.6),(196.3±81.9)粒.第1,2,3代雌雄性比平均值分别为1∶2.85,1∶1.45和1∶3.28.每年发生2~3代.初孵若虫第1代呈双峰型,第2代的峰比第1代的峰高,比第3代的峰低.  相似文献   

10.
东方蝼蛄是四川烟草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凉山、攀枝花、泸州、宜宾和广元等地烟区.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地中取食烟苗幼根、咬断烟苗根茎,呈"麻丝状",造成烟地大量死苗、缺苗和断垄,严重影响烟苗的正常生长. 一、东方蝼蛄在烟田的生活习性 东方蝼蛄在四川烟区1年只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越冬.每年4月中旬,成虫、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烟苗,5月份是东方蝼蛄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前深入5~ 10cm土壤做扁圆型的卵室.1头雌虫可产卵数窝,每窝有卵30 ~ 50粒,1头雌虫可产卵33~250粒,成虫产卵后即死去.  相似文献   

11.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球蚜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山松球蚜是华山松的重要害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8代,春夏季平均42d1代,秋冬季51d1代,世代重叠,无明显的休眠现象,在海拔2600m以上的寒冷地区多以无翅蚜和老熟若虫在合拢的1年生针叶及松梢芽苞片内越冬,少数以卵在1年生或2年生针叶背面越冬,雌虫平均卵量(2~4月)50粒,产卵历期5~12d,卵孵化率90%以上,若虫4龄,1龄若虫经2~4d后在当年生针叶上固定直至发育为成虫,行孤雌生殖,有翅蚜于3月下旬开始分化,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有翅蚜的峰期,有翅蚜的分化是球蚜种群迁移扩散和扩大增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椋子树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之一。黄椋种子小蜂是晋东南黄椋子产区的毁灭性害虫,幼虫于种实内食害种仁,致成空壳,被害果较正常健果小呈粉红至褐色,健果墨绿色。从1959年以来由于连年受其为害,几乎无好种实可收,造成当地人民食油困难。作者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绘制了形态图。并开展了大面积防治示范,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老熟幼虫于被害种实内滞育越冬,多数一年1代,部分可滞育1-2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7-12天。成虫出种实后2-3天开始交配产卵;雌雄比3-4:1;卵产于幼果内,每果只产1粒卵,卵期5-7天。幼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老熟越冬。采用农业、人工和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5月底成虫始发期地面施用触杀剂,毒杀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报告了为害广东柑桔芽鞘新害虫——桔达瘿蚊Dasinerta为害情况、生活史及习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控制该虫为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喜树幽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喜树幽斑螟是喜树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三明、南平 1 a发生 5代 ,以茧在树皮缝中越冬 .成虫翌年 4月下旬羽化 ,幼虫 5龄 ,卵期 4~ 8d,幼虫期 1 4~ 2 6 d,蛹期越冬代 1 5 7~ 1 6 9d,其它各代 1 1~ 2 3d,成虫寿命 2~ 1 2 d  相似文献   

16.
松埃尺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埃尺蛾是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幼虫5龄,卵期10~12天,幼虫期23~38天,越冬代蛹期136~180天,每雌可产卵328~527粒,成虫寿命3~8R,该虫多发生在避风、郁闭度高的中幼龄松林中.  相似文献   

17.
黄甜竹基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夜蛾Kumasiakumaso(Sugi)是近年来福建笋用林产区出现的一种危害黄甜竹(Acidosasaedulis)的新害虫,在福建每年发生1代,部分卵在竹林残留笋箨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25-35d,主要以3-5龄幼虫为害,蛹期17-25d.5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此时成虫有较强的负趋光性.成虫于夜间交尾,交尾后每雌产卵5-58粒.成虫平均寿命为5.8d,雌雄性比约为1.34∶1.在低龄幼虫阶段喷施氯氰菊酯或甲氰菊酯1∶800倍液,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92.09%和76.81%;在出笋时喷撒少量林丹粉可防治母笋上的害虫;采用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杀,也可有效防治基夜蛾.  相似文献   

18.
珊毒蛾在福建一年3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38~54天,蛹期11~24天.每雌可产卵196~918粒,成虫寿命5~9天.试验表明,90%敌百虫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喜树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树黄毒蛾是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沙县一年发生6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或地被物上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每雌蛾产卵174~409粒,卵期4~9天。幼虫5龄,少数6龄或7龄。越冬代幼虫历期87~108天,其余各代15~34天。老熟幼虫结茧前停食2~3天,在喜树枝杈或叶背结茧化蛹,蛹期6~20天。试验表明,喷洒2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栗叶瘤丛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栗叶瘤丝螟是福建省锥栗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闽北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中结茧越冬.卵期5~9d,幼虫期第1代33~47d,第2代236~283d,蛹期13~28d,成虫寿命3~5d.每雌产卵量46~87粒.试验表明,10%氯氰菊酯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500亿孢子/L+白僵菌5亿孢子/L混合剂或者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者80%敌敌畏1000倍液对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