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以干物质计,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即为能量饲料,动植物油脂就是能量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谷实类、糠麸类等的能量饲料在动物饲粮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为50%~70%,对动物主要起着功能作用。近几年来,油脂作为能量饲料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本文就以油脂饲料的应用和推广做一综述。1饲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1.1油脂的能值高油脂总能和有效能远比一般的能量饲料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断奶至2月龄肉兔生长发育、能量和蛋白利用、十二指肠酶活、血液生化指标及盲肠发酵的影响。选用112只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成7组,每组16只,分别饲喂添加不同种类(猪油、豆油)和水平(0%、2%、4%和6%)油脂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显著提高肉兔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添加4%油脂时平均日增重最高为29.33 g,料重比最低为3.31∶1;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随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氮沉积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的效率随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以4%油脂添加量最高,分别为0.81 g/d和58.70%;添加油脂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4%添加量时酶活最高为224.01 IU/g;和添加豆油相比,添加猪油显著提高了血液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P<0.05);添加油脂对盲肠pH、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比例及乙丙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断奶至2月龄肉兔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3.
油脂添加及圆锥形混合机工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来提高饲料能量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预混合饲料生产中,油脂添加具有改善预混合料产品质量和降低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粉尘浓度的作用。圆锥形混合机是预混合饲料生产中常用的混合机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混合均匀度、残留量和“死角”现象,研究了矿物油添加顺序、添加量对圆锥形混合机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加油后混匀”有利于提高预混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为减少残留量,添加1% 矿物油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在猪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在炎热季节添加油脂有抗热应激作用. 在2~4周龄仔猪日粮中可添加3%的油脂,育肥猪日粮中可添加4%~5%的油脂.添加时,需将牛油、猪油、豆油、花生油等油脚,放入锅内熬化,放入葱花、蒜瓣、八角、生姜等调味品炸香后捞出,待油脚冷后直接加在饲料中喂给.但需注意,酸败、污染的油不能喂猪.要严格控制油脂添加量,添加过多易引起猪腹泻拉稀,一般以添加3%~5%为宜.为防止猪发生脂肪肝,可在饲喂油脂的同时添加0.05%的氯化胆碱.  相似文献   

5.
一、适时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 4周龄以前,在饲料营养上要求能量和蛋白质都高。后期为催肥期,要求饲料中能量水平比前期高,而粗蛋白质水平略低于前期.所以要适当调整配方,同时在日粮中添加油脂,如猪油、牛油等,添加量为3-4%。在调整饲料配方时,也需降低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6.
如今随着豆粕价格日益攀高,谷物加工副产物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此类原料粗蛋白质含量较高,能降低豆粕的用量;另一方面这类饲料原料能量水平很低,因而配方中必须添加油脂这类能量水平较高的饲料原料。然而油脂非常容易酸败,这就要求我们饲料企业必须建立油脂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浅谈油脂在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巧芬 《中国家禽》2000,22(1):17-17
油脂是肉鸡的重要能量来源,一般肉鸡日粮中添加油脂所提供的代谢能占总代谢能的20%~30%,添加油脂的比例占日粮的5%~8%。蛋鸡添加油脂除提供能量、提高抗热应激能力等作用外,可用来生产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鸡蛋,油脂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前者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容易被鸡消化吸收;后者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不易被鸡消化吸收。因此在添加油脂时应注意两者的搭配,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单用植物油。1油脂的作用油脂的最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除此之外具有以下作用:1.1额外能量效应主要是指添加油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饲料的能量和适口性,人们往往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但目前对油脂类能量值的评价很少,而且油脂类能量值的测定方法也与普通饲料有所不同。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对油脂类的代谢能进行了有关的研究。试验选用6月龄的白色来航成年公鸡,分别对出售的黄油和大豆油进行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测定。试验时以玉米、大豆粕和出售的配合饲料为3种基础饲料。在玉米和大豆粕基础饲料中按5%和10%的比例掺入油脂;在配合  相似文献   

9.
李祖华 《饲料研究》2012,(1):75-77,86
在甲鱼饲料中添加油脂能够很好地提高饲料效率。添加豆油饲料效率可提高6.36%,添加玉米油可提高12.23%,添加花生油可提高11.54%,添加鱼油可提高17.28%。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油脂能很好地促进甲鱼生长,获得极大的增重率。添加豆油增重率可提高15.81%,添加玉米油可提高28.13%,添加花生油可提高28.76%,添加鱼油可提高38.1%。添加油脂可表现明显的生长优势,添加豆油特定生长率可提高8.77%,添加玉米油可提高15.79%,添加花生油可提高16.67%,添加鱼油可提高21.05%。试验表明:在甲鱼饲料中添加油脂时,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添加量必须大于1%时才对甲鱼的生长有明显作用,几种油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是豆油2%~5%,玉米油和花生油为1%~3%,鱼油为1%~5%。同时在甲鱼饲料中添加鱼油比添加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添加中链油脂对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日本的村上等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少量中链油脂(MCT)对蛋鸡、肉鸡的采食量及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中链油脂(MCT)为椰油,长链油脂(LCT)为大豆油。饲料中可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3.1Mcal/kg和21%。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 J·普拉克博士,试图就养鸡业关于饲料中脂肪含量高是否对受精率有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在25到64周龄的肉种鸡群进行。分别在饲料中添加2%、4%和6%3个水平的油脂(在育成期饲料中不添加),并按标准调整25~50周期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根据对照用料,将试验饲料的能量摄取量按每日每只鸡413~484千卡配制,其中到试验结束前的14周,将饲料能量的摄取量按每日每只鸡400~442千卡配制,减少了投料量。结果表明,4%的试验区体重为7.2磅,与对照区相同(7.2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本市周边的几个猪厂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添加了油脂饲料的仔猪发育良好,抗病力高。尤其是出生重较低的仔猪效果更为明显。油脂改善饲料效率的基本原因是:1)油脂本身固有的高能量、易吸收、易利用的特性;2)油脂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可提供大量脂肪酸.特别是必需的氨基酸,油脂能量含量高.且容易被动物利用。3)油脂可提高日粮其他组分的能量利用。有人报道.油脂的代谢能测定值在其添加量为5%时最高.而添加10%、15%时.其代谢能值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能量水平,在肉用仔鸡的饲料中普遍推行添加油脂。但迄今有关在饲料中添加油脂的研究大都是研究能量的和用率,而从营养学角度研究油脂的氧化程度对鸡的影响则尚少。这次作者以油脂在氧化初期生成的过氧化物量作为指标,将氧化程度不同的大豆油配合在肉用仔鸡的饲料中,研究油脂的氧化程度对肉用仔鸡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作用 饲料中添加油脂,能量利用效率高,可提高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研究显示,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配合饲料中增加1%~2%少量脂肪,能使肉仔鸡增重提高50~100克和改善饲料报酬;饲料中添加1%~4%的油脂,平均日增重提高6%~18%,饲料利用率提高5%~12%。因此,肉鸡日粮中普遍添加油脂,并且有添加量逐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选择112只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7组,研究添加不同油脂种类(猪油、豆油)和水平(0%、2%、4%和6%)对断奶~2月龄动兔生长发育、十二指肠酶活、血液生化指标及盲肠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油脂能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添加4%油脂时平均日增重最高为29.33g,料重比最低为3.31:1;添加油脂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4%添加量时最高为224.01IUg;与添加豆油相比,添加猪油显著提高了血液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添加油脂对盲肠pH值、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丙酸、丁酸比例及乙丙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乳牛在泌乳期的产奶量,澳大利亚畜牧专家研究出一种复合饲料配方是:大豆粕、油菜籽粕各40%,植物性蛋白粉(如大豆粉)12%;动物性脂肪8%拌合,添加到青饲料中喂饲,可使每头乳牛的产奶量比正常情况日增加4.8公斤,饲料的能量及蛋白质转换率提高22~24%。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利用调和油、氯化钠探究饲料中油脂及盐分含量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调和油(3.0%~21.0%,W/W)和氯化钠(0~6.0%,W/W),对比分析黑水虻幼虫存活率、幼虫干重总增重、饲料转化率(ECD)、表观消化率(AD)、饲料利用率(ECI)和料重比(FC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当饲料油脂含量为3.0%~12.0%时,幼虫存活率(93.83%)、总增重(2.69 g)、ECD(0.34 g/g)、AD(0.54 g/g)、ECI(0.15 g/g)及FCR(1.77 g/g)最优。饲料氯化钠含量在3.0%以内对黑水虻幼虫存活率、增重及ECD的影响不显著;饲料氯化钠含量为2.0%时,幼虫存活率高至100.00%,增重高至2.52 g,ECD高至0.26 g/g,FCR低至1.42 g/g。因此,饲养黑水虻时,油脂含量不宜超过12.0%,氯化钠含量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8.
禽类脂肪消化生理和外源性乳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品饲料中通常会添加一些油脂以便为日粮提供足够的能量含量。为了确保这些能量能被禽类消化系统充分吸收,就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乳化剂。那么,这些乳化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乳化剂又有多重要呢?  相似文献   

19.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液体原料,可以保护饲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提高饲料能量,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动物的采食量等,但在成粒前添加量一般不能超过4%,否则会导致后续制粒效果差,而成粒后在滚筒式液体喷涂机中添加液体饲料的比例可达到8%,较适用于有高油脂含量需求的饲料。对于滚筒式液体喷涂机而言,不仅需要有较高比例的液体添加量,还需要有较大的添加范围。常规的滚筒式液体喷涂机的喷涂比例一般在1%~8%,而成粒后的颗粒饲料可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的喷涂,喷涂比例1%,但需要较高的喷涂均匀度。实现系统的全自动控制以及颗粒饲料的计量准确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1提高日粮中的能量 能量是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关键要素。仔猪断奶后,由于饲料类型和管理条件的改变,使大脑皮质糖苷分泌增加,对饲粮中能量的要求有所增加。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以保证猪每日所需能量的绝对摄入量,可减少应激。其具体方法为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尽管早期断奶仔猪利用脂肪的能力很低,但仍需添加一定油脂便于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制粒。由于断奶仔猪料中乳源性成分含量较高,难以制粒,而添加5%~6%脂肪在制粒时可起到润滑作用。但是,在选择油脂时应注意,只有那些能被仔猪消化利用的油脂才能用于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