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高热、妊娠母牛流产、死胎及呼吸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3]。BVDV以腹泻及整个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或溃疡为特征性病变,该病又被称为黏膜病[4]。BVDV属于黄病毒科中瘟病毒属,单股正链RNA。该病可引起免疫抑制,降低免疫细胞清除血液中病原体的能力和阻碍机体干扰素的形成,进而有助于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oV)、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嗜肺性病原体和肠道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加重病情,死亡率增高[4~5]。BVDV感染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2018年4月6日,军川农场完达山牧业发生一起以3月龄犊牛呼吸困难、流鼻涕、食欲减退和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60%,死亡率30%以上,给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初步牛场兽医人员怀疑该病为BVDV与IBRV混合感染,本试验通过病情描述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细菌分离鉴定、PCR诊断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最终确诊为IBRV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盐酸林可霉素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与大肠杆菌高度敏感,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而氟苯尼考,氧氟沙星耐药,从此次试验中总结出3月龄犊牛一旦被IBRV病毒感染,传染率极高而且不好治疗,一旦发现与该病相似临床症状要及时进行确诊对症治疗和隔离,规模化牛场要定期进行防控,以免发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HV-1)在山西省的感染及分布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14—2016年采自山西省11个市养殖场(户)的9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及BHV-1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采集血清养殖场(户)的BVDV、BHV-1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57%、40.33%,群阳性率分别为71.21%、59.09%;"BVDV+BHV-1"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1.56%,群阳性率为46.97%;大同、朔州、忻州、阳泉、晋中、长治和临汾7个市养殖场(户)的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均大于50%,大同、忻州、太原、阳泉和临汾5个市养殖场(户)的BHV-1血清抗体阳性率均大于50%,而运城市的BVDV和BHV-1血清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除运城市外,山西省其他市均存在BVDV和BHV-1感染的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不仅感染奶牛和黄牛,还会感染猪、鹿和羊等多种动物。猪感染BVDV会出现类似于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试验通过对黑龙江大庆市某猪场送检的病猪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猪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新疆当地牛病毒性腹泻(BV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布鲁氏菌病对引进安格斯牛的影响,对2家牛场新引进的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进行BVD、IBR和布鲁氏菌病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新引进的安格斯牛未检测出BVD抗原、IBR病原核酸、布鲁氏菌感染抗体,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虽未检出BVD抗原,但IBR病原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00%,且PCR核酸阳性率为20%,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结果表明,新引进的安格斯牛虽未感染这3种疫病病原,但引进后有较大的感染风险。结果提示,牛场需加强BVD、IBR和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全群免疫,筛选并淘汰感染牛,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场外引进牛只。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贵阳市某养牛场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因,采集2头病死犊牛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以及牛支原体、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其对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菌素高度敏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牛支原体核酸检测为阴性.结论:诊...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rtracheitis virus,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IBRV gB(UL27)和BVDV 5’-UTR基因序列分别合成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IBRV和BVDV的双重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IBRV、BVDV和IBRV/BVDV可分别扩增出500、198、500/198 bp的特异性目标条带,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细小病毒、牛纽布病毒和牛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混合液中IBRV、BVDV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4和103 copies/μL;3次重复性试验结果一致。采用建立的方法对79份临床可疑牛血清样品进行IBRV、BVDV和IBRV+BVD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66%、17.72%和8.86%,与IBRV和BVDV单重PCR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0.00%...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TaqMan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BVDV 5'-UTR基因序列和IBRV gB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TaqMan探针。结果显示以含有BVDV 5'-UTR基因和IBRV gB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绘制的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线性关系较好。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BVDV和IBRV检测为阳性,而对口蹄疫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副流感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巴氏杆菌、猪瘟病毒、牛支原体、牛、羊布鲁氏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约为10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OIE采纳的BVDV、IBRV荧光定量PCR方法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分别对47份牛病料样品进行检测,二者对BVDV和IBRV检测的符合率分别可达97.87%和100%。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等优点,可以用于BVDV和IBRV的双重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荧光PCR技术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序列和BVDV 5′端非编码区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1对IBRV的特异性引物和1条FAM标记的TaqMan探针,1对BVDV的特异性引物和1条ROX标记的TaqMan探针,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IBRV和BVDV的方法。对建立的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并用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参试的IBRV毒株,在波长530μm(FAM)时收集到特异性荧光信号曲线,检测参试的BVDV毒株,在610μm(ROX)时收集到特异性荧光信号曲线,无交叉信号出现,对照的毒株无论是在530μm(FAM),还是610μm(ROX)处,均无荧光信号曲线出现,方法的特异性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双重荧光定量PCR可检测到100个拷贝的IBRV和BVDV质粒DNA模板;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对保存在-70℃的127份牛病料样品核酸进行检测,IBRV阳性12份,BVDV阳性26份,IBRV和BVDV同为阳性2份,为混合感染,检测的拷贝数分别为6.24×105和6.32×104拷贝/μL。阳性样品经序列比对分析,分别与IBRV和BVDV的序列100%同源。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BRV和BVDV具有特异、敏感等优点,可用于临床样品的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检测牛副流感3型病毒(BPIV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支原体(M.bovis)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PIV3的HN基因、IBRV的g C基因、BVDV的5'UTR和M.bovis的oppD/F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以上4种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牛源多杀巴氏杆菌A型和B型无特异性扩增,对BPIV3和BVDV的c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0 pg和1 ng,对IBRV和M.bovis的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 pg和100 pg,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临床33份鼻拭子样品和12份牛肺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已发表文献中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对BPIV3、IBRV、BVDV和M.bovis进行检测,为这4种病原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为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所引起,主要症状有食减、神欠、咳嗽、眼鼻泌液,鼻粘膜形成黄棕色白喉样斑。常与牛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混淆。生殖道感染后,粘膜红肿,发生浓泡,导致流产。有时与传染性脓泡性阴道炎或龟头包皮炎同时发生。BHV-1还引起脑膜炎,发生神经症状,如再感染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omnus)即易引起血栓性脑膜脑炎。IBR出现下痢与病毒性腹泻不易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1955年在美国由Miller做了首次记述。此病是以发热、流鼻涕、眼结膜炎,呼吸数增加和咳嗽等呼吸器症状为主征的疾病。根据症状叫作“牛传染”性坏疽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necrotic rhinotrachetis)、坏疽性鼻气管炎(Necrotic rhinotrachetis),红鼻病(Red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青海牦牛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RTW-PCR/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和IBRV抗原与抗体检测,为青海牦牛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持,为BVDV和IBRV的流行病学调查丰富了资料。结果表明所有被检地区都存在BVDV感染,地区阳性率100%,而IBRV地区阳性率为62.5%;BVDV抗原阳性率在6.45%至37.50%之间,总阳性率为21.83%;IBRV抗原阳性率在3.22%至25.81%之间,总阳性率为13.89%;BVDV/IBR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57%;BVDV抗体阳性率在6.45%至43.75%之间,总阳性率为23.02%;IBRV抗体阳性率在3.23%至32.26%之间,总阳性率为14.29%;同时部分地区存在BVDV持续感染牛和IBRV潜伏感染牛,分别占样品总数的0.40%和0.79%。研究表明,青海省不同地区的牦牛均存在BVDV、IBRV的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15份疑似感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患牛鼻腔分泌物样品提取病毒DNA,以gB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5个样品中检测出3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核酸阳性样本,检出率为20%,其中1个样本提交GenBank(KY348790),命名为IBRV-4T3-1,3个IBRV核酸阳性样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以上,而与IBRV参考株gB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8.8%以上,构建的gB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IBRV-4T3-1与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遗传进化树中同一分支上,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Varicellovirus)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确认疑似患牛感染IBRV。  相似文献   

1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被称为坏死性皮鼻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龄的牛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小的牛会表现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年龄较大的牛呈现隐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患病牛长时间或终生携带病毒,污染周围环境后造成病情反复流行,病情难以控制、难以消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牛群正常生长与采食,需要掌握该类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并进行严格诊断,然后构建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该文分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青海省互助、玛多、海晏、玉树、贵德、德令哈、共和等14个地区采集牛血清样品42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调查了青海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感染情况。结果在被检牛血清420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228份,平均阳性率为50.67%(228/420);在被检牦牛血清180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1份,平均阳性率0.56%(1/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