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福建马尾松人工林实验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的清理、整地和抚育方式,并比较不同营林技术下马尾松的径度、高度,为寻找种植松人工林的科学种植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林地清理、全垦整地和扩穴连带等方式,对马尾松前期生长有较大帮助,但不利于马尾松后期生长。种植年限超过10年的马尾松,应该采取不同的林地清理措施,以提高马尾松的直径和高度,促进马尾松快速生长。常规处理方法与全面清除植被的种植方式,不利于马尾松的生长,不同整地方式和穴垦措施可以出击马尾松生长。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的马尾松,采取不同的整地和抚育方式,以提高马尾松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抚育间伐对30 a生油松人工林的影响,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以弱度、中度、强度和对照4种间伐强度对油松林进行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对其生长以及碳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度间伐有益于油松林分生长和碳储量提高,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卉》2018,(24)
马尾松是我国主要的南方用材树种,它兼具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于一体。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综述了马尾松人工林在造林技术、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等营林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效;目的在于为马尾松下一步的人工大面积造林奠定理论基础,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对于吉林省地区的森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抚育间伐作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干预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对林内环境的改善和调节,从而创造一个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环境。合理的抚育间伐设置对于落叶松的有效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实际生长情况,针对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良种选育、良种生产、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成林抚育管理以及主伐与更新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培育关键技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地设置调查和复测,分析了抚育间伐对小陇山林区华山松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和材积的影响,探讨了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华山松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华山松树高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测试林分林龄20年时首次间伐基本适宜,第2次抚育间伐林龄为30年;首次间伐林分保留密度宜为2700株/hm~2,根据结论推算与实际情况,华山松人工造林初植适宜密度为4500株/hm~2。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是松科松属中的常绿乔木树种,此类树种原产地在中国。华山松自身木质良好,同时育苗过程相对容易,因此在中国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恢复植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工作也相应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华山松人工林间伐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天然更新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植物多样性特性的影响等,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间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下环境,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比分析间伐和未间伐林分(自然保护区)中林木生长、物种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72 cm,比未间伐区提高53.2%;间伐区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59 cm,比未间伐区提高25.5%。间伐区内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较未间伐区分别高出159.2%、185.3%、185.9%和108.4%。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未间伐区,其中,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见,对自然保护区内未经营过的人工林进行适当抚育间伐对提高森林生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域内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抚育的效果。运用DP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方程,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得到其回归效果十分显著,最终确定不同径阶的华北落叶松经营密度的最大理论值。为确定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经营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围绕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分析,以便对抚育间伐的各技术指标进行确定。在本文中,提出了在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与间伐强度有关的方法,并且还引入了三角形选树方法,以促使林分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人工林空间。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7,(22)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对于冀北山区的森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建国后几十年来,围场坝上地区营造了上百万亩的人工落叶松林。抚育间伐作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干预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对林内环境的改善和调节,从而创造一个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环境。合理的抚育间伐对于落叶松的有效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葛强 《花卉》2019,(16)
马尾松是汝城的乡土树种,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为我县林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县马尾松的种植质量;增加林业后经济效益,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林业工作经验,通过对人工马尾松线林实施修枝和抚育间伐技术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5,(15)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以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在马尾松造林过程中,中幼林时期是关键阶段,为了提高成活率,保证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中幼林时期的科学管理和经营。本文结合马尾松的物种特性和种植现状,重点探讨了马尾松中幼林抚育的经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粤北火炬松人工林多在10年左右时严重生长不良,通过对其原因的综合分析认为,火炬松适宜在本地区生长,立地选择不当和管理措施不合理是影响其生长不良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我场开展了近10年的改造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据此提出主要管理技术措施,重点包括科学选择立地、延长抚育年限、加强人工整枝和抚育间伐等。研究为粤北火炬松幼林经营和改良提供了较为系统技术借鉴,有利于促进火炬松在粤北地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马尾松的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两方面,介绍了山区马尾松的培育技术,总结松毛虫、尾松赤枯病、松瘤病、斑点病、金龟子和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海平 《现代园艺》2024,(5):64-65+68
抚育间伐是林场经营的重要方式,为了比较抚育间伐后林木生长的变化情况,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区的东葫芦林场油松为研究对象,以3500株/hm2为对照样地,分别进行10%(T10)、20%(T20)、30%(T30)、40%(T40)4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对间伐后1年和3年的油松林木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有助于油松林木的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加,油松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三者在一定间伐强度范围内,才有利于生长,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而单位面积蓄积量在间伐后初期内,不会有增加,究其原因,是间伐后油松林木数量减少造成的,因此,应选择最适宜的间伐强度,以平衡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20,(12)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用材树种之一,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杉木的生长来说,中幼林的抚育是非常重要的,增强中幼林的抚育和集约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杉木人工林生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抚育措施对于杉木人工林生长量方面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5,(17)
在对杨树进行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流程长、操作不便、限定抚育间伐强度等问题,影响了抚育间伐的实际效果。本文探讨了杨树的抚育间伐具体措施,提出了控制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当前的抚育间伐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黄土梁子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经营措施(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人工林样地,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对样地内枯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测定,并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冀北山地油松林分的森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变动范围在8.02~15.90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高,为47.72 t/hm2,最大持水率最高,为219.10%;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在1.00~1.39 g/cm3,其中抚育+林冠下造林土壤容重最大为1.39 g/cm3,抚育间伐土壤容重最小为1.0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变动范围在25.72%~61.41%,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在273.56~896.21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间伐>抚育+林冠下造林,其中更新采伐下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是抚育+林冠下造林的1.84倍。综合表明,更新采伐措施下油松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前后林木直径和树高分布均服从于Weibull分布,间伐后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明显减小,中大径级比例明显增加;抚育间伐前后,蒙古栎林在多数尺度上都表现为集群分布,但抚育间伐后其聚集程度明显下降;取样大小对蒙古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影响,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蒙古栎林的聚集程度逐渐下降,逐渐向随机分布转化。综上,抚育间伐使蒙古栎林的林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