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血液型脓病又称细胞核型多角体病、体腔型脓病,是一种病毒性蚕病。近年来施甸县家蚕血液型脓病逐年增多,已成为该县家蚕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在各个蚕期均有发生,随着养蚕批次的增加发生  相似文献   

2.
家蚕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又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依其病原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亦称核型多角体病)、中肠型脓病(亦称质型多角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俗称空头病)。为达到提高养蚕效益之目的,就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病毒病的发病规律,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核型多角体病最为多见.核型多角体病病毒寄生在血细胞和体腔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并在其中形成多角体,又称血液型脓病或脓病.以前血液型脓病多数为零星发病,危害不重,但近年来趋于多发,甚至达到地区性流行,造成部分蚕户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对云南省蒙自、陆良、大姚3个县原蚕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污染桑叶被蚕食下或由体表创伤进入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亚急性传染病.家蚕血液型脓病在各龄蚕均有发生,一般小蚕感染病毒后3~4 d、大蚕感染病毒后4~6 d发病死亡,感染严重的当龄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5.
家蚕血液型脓病主要是家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属于亚急性传染性蚕病,又常常被称为细胞核型多角体病、脓病等,好发于3龄后,特别是在5龄中后期至熟蚕期前后,一旦发病,会导致家蚕数量和质量下降,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河南省家蚕饲养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病害,各季都有发生,秋季发病更重,一般减产15%左右,重的损失在8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导致蚕农收入大幅下降。为此,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养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几点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一、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原因(一)病蚕、蚕沙和旧簇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7.
一、血液型脓病 血液型脓病是一种病毒病,俗称脓病。在养蚕季节都可能发生,此病从感染到发病只有三五天,以春蚕和中晚秋蚕发生较多,尤以蚁蚕和起蚕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屏边县新现乡养蚕张数出现大幅下滑,经调查,养蚕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蚕农饲养家蚕在上蔟前血液型脓病大量爆发,蚕茧产量较低,平均每张蚕种产茧量只有30kg左右,茧质较差,黄斑茧、柴印茧较多,死笼率较高,造成蚕农收入大幅下降所导致。为弄清血液型脓病的发生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洗马塘村、底咪村的养蚕过程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血液型脓病的爆发是由于小蚕饲养密度过大、小蚕温湿度控制不过关、蚕室蚕具消毒不过关、大蚕蚕座消毒、蚕室通风不良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抗家蚕NPV免疫卵黄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用离心法进行分离和提纯,用纯化的NPV病毒粒子与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作为抗原注射免疫用母鸡,获得免疫卵黄抗体,用玻片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其效价最高为1:320.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养蚕安全性及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卵黄抗体在家蚕上使用安全,并且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桂辉  黎明  李尧方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66-267,274
在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病毒病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介绍了家蚕病毒病(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的发病规律、病征、病程,并提出了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蚕血液型脓病又叫细胞核型多角体病、核型多角体病、体腔型脓病、血液型脓病,生产上俗称脓蚕、水白肚、拖白水、爬边蚕、高节蚕等,该病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宋代陈鼻编著的<农书> (公元1149年)已有记载.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已经成为隆阳区多数蚕区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1,(3)
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家蚕常见病害(主要有中肠型脓病、血液型脓病、白僵病等)又有加重趋势,蚕茧产量下降,效益差,必须引起重视。1.发病原因①环境污染。养蚕重点村组几乎户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夏秋季易受高温冲击,干热天气引起桑叶品质下降,造成家蚕体质下降,导致蚕病大面积发生.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发的血液型脓病是目前蚕桑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主要蚕病之一,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蚕农的经济收益,生产上迫切需要培育适应河南气象条件的家蚕抗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通过了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新蚕品种认证。"华康2号"是蚕业研究所以徐安英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十二五"期间针对养蚕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毒病——血液型脓病,育成的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参加了全国蚕品种审定。近两年来,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又在河南省鲁山县、伊川县等蚕区进行试养,在河南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区,该品种表现出对氟化物高度耐受性和血液型脓病高度抵抗性的双重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目前在楚雄市东瓜镇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蚕病,往往造成养蚕生产大幅度的减产,蚕茧品质差。该病传染力强,严重的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对广大蚕农增加经济收入,增强对管桑及养蚕的积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楚雄市东瓜镇蚕桑生产的实际和多年从事蚕桑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家蚕脓病是影响禄劝县夏秋蚕饲养的重要病害,在高发病年份,导致病发地区蚕农绝收。目前养蚕消毒药品种类繁多,且部分药品使用技术难于掌握。漂白粉取材容易,使用简单,笔者通过在禄劝县撒营盘镇多年观察实践,发现利用漂白粉液可有效预防和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为此就漂白粉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方法和剂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景谷县栽桑养蚕已有6年的历史,在这6年中,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对蚕桑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景谷县农业局、云南景谷佳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在景谷县政府的支持下,把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作为课题列项攻关,通过3年的研究,该病的防治技术已基本成熟,并被广大蚕农所接受,发病率逐步降低,养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1,(7)
1.病症诊断家蚕病毒病根据病原及病症表现可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三种。其中血液型脓病的症状较易识别,病蚕的体躯或节间膜处明显肿胀,体色乳白,常爬伏在蚕匾边缘,体皮易破常流出乳白色混浊血液。中肠型脓病发病后群体发育不齐,病蚕个体小,胸部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邮码:430070,电话:027-87389539研制的家蚕病毒防治药剂“脓病清”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验收。该药剂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是一种对人畜安全、无副作用的高效广谱蚕药。家蚕病毒防治有新药!湖北@董梁  相似文献   

20.
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发展蚕桑产业是农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栽桑养蚕已成为各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但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由于农户对蚕病的防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蚕病暴发流行,特别是家蚕血液型脓病,导致生产受损、农民收入减少,严重挫伤养蚕户的积极性。本文阐述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蚕病诊断方法,并从严格消毒、提高饲养技术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蚕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