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适时套袋 6月下旬-7月上旬,每天早晨露水干后至傍晚可套袋。二、套袋方法 苹果套袋时必须将纸袋和通气孔撑开,膨起呈灯笼形,然后把纸袋套在果实上。幼果应处在袋中间,不能接触纸袋内壁(特别是套纸袋的向阳面),袋口朝下,扎紧封平,袋口封扎要严。对一棵树来讲,要先套树上部,再套树下部;先套内膛,再套外围。  相似文献   

2.
<正>给果树套袋,若袋口封不严,会成为害虫进袋为害的通道,从而降低果实品质,影响套袋的综合效益,造成严重损失。纸袋一般自带铁丝,套袋收口后直接用铁丝封口即可;不带铁丝的纸袋,多用装订机封口。用铁丝封袋口,并不是把袋  相似文献   

3.
黄粉虫 黄粉虫是主要入袋害虫之一,为害套袋梨果,连续套袋果园危害严重.黄粉虫喜阴暗,如果袋口封得不严、果袋无防虫效果,易从袋口、通气排水口钻入袋内为害.6月上中旬向果实转移,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时为害最重,常致果实带袋脱落.防治关键是降低果园虫口基数,7月中旬、8月中下旬是黄粉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2.5%溴氰菊酯和20%杀灭菊酯乳剂等.受为害严重的套袋梨园,应摘袋喷药防治或待虫口基数降低后再套袋.  相似文献   

4.
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不同果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了不同套袋和开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橙黄色下端封口的木浆纸袋套袋效果最佳,其套袋果实果面清洁,橙黄色,果肉翠绿.花后50~70 d套袋较适宜,套袋过早,果实外观改善,但内在质量及贮藏性降低,果柄易受伤;采收前5 d撕开果袋,将果实暴露,可减轻贮藏中病害的发生.但开袋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果实易受污染.  相似文献   

5.
选好进行套袋的树和果 果实套袋的苹果树,应选树体长势健壮、结构良好、通风透光、树寇透光率达到5%~35%、亩枝量10~20万、根、干无病及枝叶生长正常的树;选择结果部位好、疏果时留单果、果柄长、果型大且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时行套袋.  相似文献   

6.
钱晶 《农家致富》2012,(11):32-33
进行套袋的果园要求综合管理水平高、树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生长季透光率达到25%~35%。宜选留单果(穗),选择结果部位好、果实(穗)下垂、果柄较长、果型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穗)套袋。套袋品种主要  相似文献   

7.
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袋选择应选用耐用性强,具有一定透光性,经过防水和防虫处理的纸袋。2套袋时间套袋的适宜时间为落花后15~45天。过晚则果点大,锈斑大,且果实颜色也较适时套袋的深;由于砀山酥梨幼果果柄较粗硬,套袋过早易造成落果。3套袋方法套袋前将袋口喷少许水使之返潮...  相似文献   

8.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介、玉米象等害虫易从果袋通气孔或袋口等孔隙处钻入袋中为害果实,因为农药喷不到袋内果实上,无法将其杀死,它们的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康氏粉介。康氏粉介属同翅目,粉介科。在沂源县每年发生3代,以二、三代若虫及成虫在果袋内集中危害。随着套袋时间  相似文献   

9.
人工疏果。一般留单果。选留下垂、果形端正、无病虫害、果柄正常的果实。为了方便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实际生产中,果农通常采用定产定果,每个花序留单果,整树果实全部套袋。  相似文献   

10.
钱晶 《当代农业》2010,(10):36-37
一、套袋前的管理进行套袋的果园要求综合管理水平高、树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生长季透光率达到25%~35%。宜选留单果(穗),选择结果部位好、果实(穗)下垂、果柄较长、果型端正  相似文献   

11.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探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1果实特性果实圆形,个大,平均单果重520克,最大果重1500克;果实不套袋呈褐色,套袋后呈黄色;果实光滑,无锈斑,果点小而密,蜡质薄,外观漂亮;果柄粗,中长;果肉白色,石细胞少,肉质细腻,半透明,汁液多,可溶固形物14%~15%;果心小,可食率高,果实极耐储藏,常温下可贮放50天左右,低温条件下可贮藏6个月以上;果实在10月中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13.
钱晶 《农家致富》2010,(10):36-37
一、套袋前的管理进行套袋的果园要求综合管理水平高、树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生长季透光率达到25%~35%。宜选留单果(穗),选择结果部位好、果实(穗)下垂、果柄较长、果型端正、无病  相似文献   

14.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果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摸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果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摸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1 套袋时间 从苹果谢花后5~6周开始,最晚在7月上旬前结束,时间若过早,果皮及果柄细嫩易损伤,也容易造成果实缺素症。为保证苹果果个、着色的均匀一致,具体到每一个园子来说,套袋操作要尽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2 技术规程 2.1 选袋、选树、选果 2.1.1 果袋选择 苹果袋的好坏直接影响套袋的效果。果袋分双层  相似文献   

17.
果实套袋已成为美人酥、满天红、红酥脆等红皮梨品种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近年在呈贡县茶桑果站示范园对套袋纸袋的选择,套袋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的试验研究,现将2年来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1套袋前的管理1.1套袋果园应具备的条件套袋果园要求综合管理水平高,树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树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生长季透光率达到25%~30%,每公顷枝量150~180万条,每公顷留果12~15万个,一律留单果。选择结果部位好,果柄长,果型大且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8.
高朗一号青枣属鼠李科,果实肥大、多汁、核细、肉脆、味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当年种植当年挂果,销路好,价格高,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果树.漳州市于1994年引入栽培,但由于其成熟期在冬春季节,在亚热带地区栽培,冬季温度较低,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高.本试验探讨了不同套袋时期及材料对高朗一号青枣果实的影响,为高朗一号青枣高优生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杨建成果园进行,园地坡度7度,轻粘质红壤,pH值5.8,有机质含量3.5%,高朗一号青枣于1998年种植,长势良好.套袋前人工疏果,每2节留果1个,全园喷1次400倍液75%硫磺悬浮剂和800倍液20%杀螨酯可湿性粉剂.不同套袋时期和材料试验均于2000年9月15日开始.套袋时期试验采用牛皮纸袋套袋,每隔5 d处理1次,共处理5次,以不套袋作对照.套袋材料试验设5种处理:①套牛皮纸袋;②套黄色纸袋;③套白色纸袋;④套绿色纸袋;⑤不套袋作为对照.各处理3次重复. 套袋方法:选长势较一致的植株,于每株东、西、南、北方位各标记一个枝条,每枝留3个果实进行套袋.套袋时,上袋口在枝条上密封,下袋口用订书钉封口后用剪刀剪一小孔,散发水蒸气,以防烂果.套后及时疏除枝条末端再次长出的花穗和幼果. 2000年12月25日采果,测定果实外观性状、风味、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折光测糖仪测定;可滴定酸用0.1 mol/L NaOH滴定.  相似文献   

19.
小经验集萃     
黄瓜套袋直而不弯黄瓜套袋技术主要是在小黄瓜长到5厘米左右时,给它套上1个长30厘米、直径7厘米的聚乙烯长形筒状塑料袋,袋体上端为套入口,套口宜小不宜大,下端留有1个透气孔。套袋时先用嘴轻轻吹开袋口,将瓜条置于袋中,再固定袋口,并将袋体拉平展即可。使黄瓜在这件“外衣”的  相似文献   

20.
果柄分离力的强弱反映果实从果柄上脱落的难易程度。本研究对11个枸杞品种(系)果柄分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1个枸杞品种(系)的果柄分离力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期的果柄分离力变幅在0.24~1.01 N,其中蒙杞的果柄分离力最高为1.01 N,并显著高于其他10个品种(系)的,07-04的果柄分离力最低,为0.24 N。从果柄分离力频率分布图中得出83%的枸杞果柄分离力为0.17~0.77 N。对果柄分离力与果实表面硬度,单果重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果实表面硬度与果柄分离力有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