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起兰科植物,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观赏用途,香荚兰是兰科香荚兰属的一种植物,但人们种植香荚兰,主要目的却是收获香荚兰豆。海南布莱特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香荚兰种植与加工开发的企业,世界著名的“香荚兰先生”——美国McCormick公司香荚兰项目总管汉克曾这样写道:参观布莱特公司,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好的香荚兰种植园。不久前,记者见到了布莱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德新。初次见面,陈德新一袭红色外套,热情而精力充沛,让人很难与年近花甲的老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文心兰规模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兰属是兰科中最大的属之一,约有原生种350个和大量的种间杂交品种。文心兰又名跳舞兰、金蝶兰、瘤瓣兰,多分布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也是世界上高档的切花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香果兰又称香子兰、香荚兰,为世界驰名的香料植物,属于兰科香果兰属(Vanilla)。该属的几个种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其果实含香草素,是重要的食品香料来源。香果兰属植物原产于热带森林中,耐阴力强,而且是兰科中极少见的攀援藤本植物。茎长可达10米以上,茎、叶肉质,靠节上生出的气生根攀附在树干上。叶长椭圆形,长可达20厘米,翠绿色。花淡黄绿色,直径5~10厘米,唇瓣喇叭形,花瓣及萼片向周围伸展,十分典雅。蒴果长若豆荚。  相似文献   

4.
徐文 《中国种业》2004,(5):37-38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主要依靠消化侵入体内的蜜环菌等真菌获得营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甙类、维生素A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和微量生物碱以及粘液质等,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和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正蜗牛兰是兰科文心兰亚族蜗牛兰属植物,为热带树上附生的中小型兰花植物之一。全属仅8个原生种和3个变种,与文心兰属、齿舌兰和堇花兰属(密尔顿兰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玻利维亚高海拔地区,19世纪初引入英国栽培,早期被称为齿舌兰属,后于1881年重新命名,将属名改为蜗牛兰属,因唇基胼胝体形似蜗牛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卡特兰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特兰(Cattleya)又名嘉德丽亚兰、卡德丽亚兰,属兰科附生兰类,约65个原生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以哥伦比亚和巴西野生最多,经过人们近200年的栽培育种,现在的园艺品种十分繁多。卡特兰不只本属内各种间容易杂交成功,产生了大量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正瓢唇兰是兰科瓢唇兰亚族瓢唇兰属大型落叶植物,是为数不多受欢迎的热带兰花植物之一。全属约有176个原生种和21个自然种,与妖精兰属、天鹅兰属和旋柱兰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其中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为野生分布中心。瓢唇兰为附生或地生兰,假鳞茎有节、粗壮、肉质,呈卵形、纺锤形或圆锥形,幼时完全被二列干膜质鞘包裹。叶数枚,二列,具折扇状的叶。叶椭圆  相似文献   

8.
<正>美冠兰是兰科植物中的大属,又称芋兰、沙漠兰花、灯芯绒兰花,全属约有250多个原生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南部非洲数量最多,是稀有草原兰花的主角。我国有14种,产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一些大花种类可供观赏。除用于药材栽培外,也可作花坛、家园、地被植物栽培或作盆栽观赏。美冠兰除少数几种为附生兰,其余为地生兰。植株具有球状的地下假鳞茎,叶通常2~3枚,长卵形或矩圆状  相似文献   

9.
<正>彗星兰为兰科彗星兰亚族彗星兰属植物,与蝴蝶兰同属于万代兰族单茎类的附生兰,是马达加斯加原产的特有兰花。其原生种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及斯里兰卡,植株外形差别极大,大的高度可达2m,有多分枝,花径可达20cm以上。小的高度在10~12cm,花径最小的仅6mm。常绿附生,也有石生及地生。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树兰是卡特兰近缘属,又称柱瓣兰、攀缘兰,是兰科树兰属植物。全世界现有原生种达1000多个,主要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向南经墨西哥、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阿根廷北部的热带美洲地区,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热带兰花之一。树兰种类繁多,花色鲜丽,优雅动人,植株强健,较耐寒,深受兰花爱好者的青睐。树兰为附生、地生及石生,植株形态与花朵大小差异很大。具竹节状的茎,少数具假鳞茎。具高大竹节状茎  相似文献   

11.
正齿舌兰又称齿瓣兰,因花的唇瓣形似齿状凸起而得名。花型独特,具特长的圆锥花序上的花朵,大而色彩鲜艳,在洋兰中是较易开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齿舌兰为兰科齿舌兰属植物,全属约有原生种100多个,全部来自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自墨西哥、西印度群岛经中美洲至南美洲安第斯山,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委内瑞拉境内,海拔1500~3500m的气温凉爽、湿度较高的雨林地区,生长在林下或附生于树干上,也有少数分布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穗花兰又名黄穗兰、穗花一叶兰、长穗兰,因其小花排列如禾穗而得名,为兰科足柱兰属多年生气生兰。其假鳞茎密集,近丛生,有光泽。叶单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常略左右曲折,花二列,萼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花期10~11月。穗花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的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全属约有100种,我国台湾省南部有野生分布。黄穗花兰花淡黄至鲜黄色,小型,有淡香。红穗花兰花淡红色,花较垂直,花小、密生。橙色穗花兰花橙色,有淡香。长穗花兰花黄色,着花量多。  相似文献   

13.
以香荚兰豆荚为试材,采用传统溶剂浸提后浓缩制得香荚兰浸膏,分析香荚兰浸膏物性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浸提40 d时,香荚兰浸提液中香草醛含量最高(1.732%),浸膏得率为5.48%。测定香荚兰浸膏物性指标显示:浸膏为深褐色膏状物,相对密度、折光指数、不挥发物含量、酸值和酯值依次为1.24、1.51、80.88%、46.49、235.02。通过3种不同萃取头对香荚兰浸膏萃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CAR/PDMS萃取头萃取挥发性香气成分最多共检测出44种化合物,其中芳香族4种、醛类6种、酸类5种、醇类3种、杂环类2种、烷烃类3种、酯类21种。CAR/PDMS萃取头萃取得到对香气贡献较大的10种物质分别为:香草醛、邻甲氧基苯酚、丁二酸二乙酯、2-乙酰基吡咯、乙酰丙酸乙酯、苯乙醇、大茴香醛、壬醛、香草酸、苄醇,这10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81.76%。  相似文献   

14.
卡特兰(Cameya)又名嘉德丽亚兰、卡德丽亚兰,属兰科附生兰类,约65个原生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以哥伦比亚和巴西野生最多,经过人们近200年的栽培育种,现在的园艺品种十分繁多.卡特兰不只本属内各种间容易杂交成功,产生了大量的杂交种,而且与近缘属白拉索兰属(BraSsavola)、蕾丽兰属(Laelia)、丑角兰属(Sophronitis)、布鲁通兰属(BroughtonLia)和树兰属(Epidendrum)等已成功地进行了2属间、3属间和4属间的杂交,形成了庞大的卡特兰家族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在奇异多彩的多肉植物家族中,龙舌兰科的许多种类作为观叶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广泛。因其种类形态不一,既有刚强健壮、粗犷挺拔之势以及浓郁的热带韵味,也有小巧玲珑令人喜爱的盆栽。由于广西南宁地理位置优越,其中龙舌兰属的剑麻更是广西的重要的资源产业之一。南宁市人民公园龙舌兰科植物资源龙舌兰科是单子叶植物,品种繁多约20属670种,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属于多肉植物的有8~10个属。目前南宁市人民公园引种有5个属  相似文献   

16.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科,拥有750多个属,25000个原生种。其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原生于热带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见表1)。但资源多的国家或地区,其兰花产业却不一定发达。如非洲和南美洲,兰花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业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7.
<正>贝母兰又名慈姑兰,以其假鳞茎外形似慈姑而得名。为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植物,全属约有2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南缘至大洋洲。我国也是贝母兰属的分布区域之一,有野生原种约26个,主产西南、华南和西藏等地。大多数种类生于海平面至海拔3100m的高山上,附生潮湿的树干上和岩石上,常成片生长,铺满整条树干或整片石壁。近年来,贝母兰属有许多新发现的种类以及园艺栽培种,花量极大,花色美丽,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品种能够在较冷凉的地区种  相似文献   

18.
<正>巨兰又称斑被兰、甘蔗兰、皇后兰,是目前人们已知兰花中植株最大的,为兰科最高大的一类热带珍稀兰花。巨兰属多为附生兰,少数种类地生兰。植株体量差异较大,有的种具有明显假鳞茎。另有几个种像甘蔗,茎很长,高度可达7m。花色具深浅不同的绿色、褐色或黄色,多数花聚生成大而健壮的总状花序,花朵有香气,花期5~8月,一般长势健壮的植株2~5年开1次花,花期40天以上。目前国内外的兰花育  相似文献   

19.
<正>石豆兰,在台湾又称豆兰。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全属约1000种(有文献记载的为4000种)。大多数为附生兰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被认为是石豆兰的分布中心。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产石豆兰属植物共有98种和3个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至海南和台湾等各省区。石豆兰因为大部分种类具有短而圆的假鳞茎,形似乱石或豆粒,故名。石豆兰的学名Bulbophyllum是由bulbos和phyllom两  相似文献   

20.
正美洲兜兰又名南美兜兰、南美拖鞋兰、芦唇兰、马褂兰、女士拖鞋兰,因产于南美洲而花的子房为3室,且唇呈拖鞋状而得名。花型独特,具袋状的唇瓣和艳丽巨大的花瓣,颇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是欧美市场上的热销盆花之一。美洲兜兰为兰科美洲兜兰属植物,全属约有27个原生种,包括几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