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肉种鸡三段制笼养与平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肉种鸡通过三段制笼养与地面平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0~6周龄成活率笼养比平养高3.12%(P<0.01),7~23周龄成活率笼养比平养高5.9(P<0.01),23周龄体重整齐度笼养比平养高17.2%(P<0.01),24~68周龄存活率笼养比平养高2.45%(P<0.05),0~68周龄耗料量笼养比平养少消耗5.0kg,68周龄产蛋量笼养比平养平均多产2.7枚/只(P<0.05),种蛋合格率笼养比平养高0.1%(P>0.05),种蛋受精率笼养比平养高8%。  相似文献   

2.
菌渣还田对梨园土壤性状及梨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7年生梨树行间进行10、12.5和15kg/m23种投料量的覆土栽培平菇试验,将出菇后的菌渣还田,以探明菌渣还田对梨园土壤性状及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菌渣还田使0~4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7.3%~14.9%(P<0.05),土壤空隙度增加4.2%~11.5%(P<0.05),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32.7%~56.0%(P<0.01),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9.2%~92.5%(P<0.01),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比例;(2)与对照相比,0~40cm土层细菌数量提高12.1%~47.0%,放线菌数量提高19.5%~82.8%;真菌数量68.7%~163.6%(P<0.0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13.4%~32.2%(P<0.01)和9.3%~37.1%;(3)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3.2%~47.6%(P<0.05),蔗糖酶活性提高25.7%~58.6%(P<0.01),磷酸酶活性提高14.8%~33.6%(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8%~20.2%,且随菌渣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4)菌渣还田使梨单果重提高9.2%~15.0%(P<0.05),硬度增加3.9%~5.3%(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1.7%~19.5%(P<0.05),可溶性糖含量提高4.2%~6.3%(P<0.0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3.1%~7.7%。在梨树行间按15kg/m2投料量覆土栽培平菇,还田后的菌渣可显著提高梨园0~40cm土层土壤肥力,并改善梨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4,他引:11  
为了探索免耕与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性能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入渗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连年翻耕相比,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使0~60cm各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平均降低3.5%、6.2%(P<0.05);使0~20cm土层>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平均分别增加10.3%(P<0.05)和20.3%(P<0.01),>20~40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17.2%(P<0.05)和23.6%(P<0.01)。免耕/深松/免耕处理0~10cm和>30~4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比连年翻耕提高35.1%和45.8%(P<0.05),深松/免耕/深松处理>10~20cm和>20~3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提高101.7%和61.7%(P<0.01)。不同轮耕模式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性能,提高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降水利用率,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降雨入渗率较连年翻耕分别提高35.2%和15.3%(P<0.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7.2%和7.7%(P<0.05),降水生产效率平均提高9.6%和10.7%(P<0.05)。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建鸡场时,由于整体布局不合理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防疫困难等问题,在新建鸡场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卫生防疫要求进行了合理的整体布局,做到“工程防疫”;又针对肉种鸡传统的地面平养和两高一低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困难、效果不理想、不适应大规模、高密度饲养等问题,在饲养工艺上采用了全程笼养和整场全进全出制。经过两年饲养6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其效果达到成活率:育雏期98.8%~99.89%,育成期98%~99.6%,产蛋期(67周)92%;育成期整齐度84%~90%;入舍母鸡产蛋数194枚,合格种蛋180枚;种蛋平均受精率95%;节约饲料10.5%。提高了饲养密度,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降低了每只鸡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往建鸡场时,由于整体布局不合理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防疫困难等问题,在新建鸡场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卫生防疫要求进行了合理的整体布局,做到“工程防疫”;又针对肉种鸡传统的地面平养和两高一低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困难、效果不理想、不适应大规模、高密度饲养等问题,在饲养工艺上采用了全程笼养和整场全进全出制。经过两年饲养6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其效果达到成活率:育雏期98.8%~99.89%,育成期98%~99.6%,产蛋期(67周)92%;育成期整齐度84%~90%;入舍母鸡产蛋数194枚,合格种蛋180枚;种蛋平均受精率95%;节约饲料10.5%。提高了饲养密度,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降低了每只鸡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用0%、0.25%、1%、2%代血清ultroser G和0.5%、1%、2%的代血清ultroser HY(以下称G和HY)。在体外成熟培养(IVM)、体外受精(IVF)、体外培养(IVC)和胚胎冷冻的各阶段中,分别代替10%的发情牛血清(OCS)、牛血清白蛋白(BSA)和15%的胎犊血清(FCS)。结果表明:(1)各组平均成熟率为98.9%±1.35,与对照组(10%OCS)无差异(P>0.05)。(2)体外受精时用修正的泰洛氏(Tyrod’s)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G和HY,各组的分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3)受精后的2~8分裂球发育成囊胚,除0%和2%G组与10%OCS组有差异外(P<0.05),其余组无差异。(4)用含代血清培养液培养出7~8日龄的1~2级囊胚分别置于含3%HY、3%G和对照组(15%FCS)的冷冻液中(PBS),冷冻72h时后解冻培养的孵化率为76.6%、62%、77.3%和76.7%,除3%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择45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本地鸡441只,随机分为7组,在山西省太谷县生态养鸡场进行2(补饲量)×3(密度)两因子放养试验,研究林下种植苜蓿不同放养密度与补饲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补饲量设自由采食量50%、70%两个处理,密度为每667m2 100只、250只、400只3个处理,以笼养全程自由采食为对照,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个小区用于轮牧,小区面积为62 m2;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补饲量和放养密度互作对平均产蛋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蛋重和料蛋比影响不显著(P0.05)。笼养+自由采食组(CK)与补饲量70%、100只·667m-2组蛋重、平均产蛋率及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重显著高于补饲量50%、100只·667m-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补饲量50%组(P0.05)。补饲量和放养密度互作对蛋黄重、蛋黄胆固醇含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密度对全蛋胆固醇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笼养+自由采食组蛋黄重极显著高于补饲量50%、100只·667m-2组(P0.01),蛋黄胆固醇含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00只·667m-2组(P0.05)。补饲量70%下,100只·667m-2放养密度对牧草的破坏性小于其他放养密度。结合产蛋性能、蛋黄胆固醇含量以及草地保护,以70%补饲量+100只·667m-2组养殖模式较好,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肥水优化管理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在25和30穴/m2的种植密度下,研究肥水管理对寒地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种植密度下,与农民习惯肥水管理相比(FFP-25,FFP-30),肥水优化管理(OPT-25,OPT-30)使水稻产量增加8.5%~9.8%(P<0.05),抽穗后40d,茎粗增加了9.4%~17.5%(P<0.05),茎壁厚度增加了12.7%~21.2%(P<0.05);单位节间干重和糖氮比增加,大小维管束截面呈近圆形,明显提高了大小维管束数量、面积和机械组织厚度,茎秆抗折力增加了30.8%~31.9%(P<0.05),倒伏指数降低15.4%~21.1%(P<0.05)。相同肥水管理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水稻倒伏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增加密度的同时优化肥水管理(OPT-30),产量比FFP-25增加了15.5%(P<0.01),倒伏指数降低了16.8%(P<0.05)。肥水优化管理改善了水稻基部第二节间的显微结构,促进了节间充实,增加了水稻抗倒伏性能。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农业土壤环境长期承受“大水大肥”生产方式的胁迫,开展高温、干旱农田环境中氮肥施用与土壤有机碳固持间关系研究是维持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以干热河谷优势作物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0、125、225、325 kg/hm2)开展田间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氮量对番茄农田0~50 cm不同土层总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OC)、非活性有机碳(NOC)、微生物量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量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低氮施肥处理10~50 cm土层的SOC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氮施肥处理耕作层0~30 cm的SOC含量显著增加(P<0.05),高氮施肥处理在各个土层SOC含量均有小幅增加;(2)高氮施肥处理0~30 cm土层的AOC含量显著增加(P<0.05),0~50 cm土层的MB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也显著增加(P<0.05);中氮施肥处理0~30 cm土层的DOC含量显著增加(P<0.05);低氮施肥处理10~50 cm土层N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显著增加(P<0.05);(3)不同氮肥处理的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呈现逐层减少的趋势;(4)中高氮施肥处理下土壤AOC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无氮处理的NOC与S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MBC和DOC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SOC含量(P<0.05);(5)番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耕层0~30 cm的MBC含量与番茄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干热河谷冬春季番茄生产中,建议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至225 kg/hm2,不仅有利于作物对有机碳的吸收利用,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而且能提高番茄产量,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选用56周龄新扬州鸡产蛋鸡600只,按2×2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高钙低磷、高钙高磷、低钙低磷、低钙高磷)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每组5个重复。用放免技术测定鸡蛋鸡内分泌变化,双能X射线测定鸡骨密度差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鸡骨超微结构的区别,以对不同钙磷水平日粮下笼养蛋鸡骨代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高钙高磷组产蛋率显著高于两低钙组(P<0.05);高钙高磷组雌二醇(E2)、胰岛素促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高于低钙低磷组(P<0.05);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高钙高磷组胫骨指数极显著高于低钙低磷组(P<0.01);骨超微结构也明显优于低钙低磷组。研究表明,钙磷互作对笼养蛋鸡骨代谢有明显影响。日粮钙磷水平分别为3.5%和0.32%,两者比例约11∶1时,笼养蛋鸡生产性能、内分泌水平及骨密度最佳,骨超微结构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罗佳  刘丽珠  王同  刘海琴  严少华  卢信  范如芹  张振华 《土壤》2015,47(6):1101-1106
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加和农户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发酵床养猪技术逐渐被农户接受,但是发酵床熟化垫料再利用相对较难,限制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本研究将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分别进行高温堆肥处理,熟化垫料总养分(氮、磷、钾)含量均超过50 g/kg,重金属和粪大肠杆菌含量均未超标,蛔虫卵死亡率95%以上,符合商品有机肥标准。作物试验表明,在等氮量施用条件下,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施用后辣椒产量与化肥和常规有机肥处理相当,并能提高辣椒品质,改善土壤肥力。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对照(CK)和化肥(CF)处理群落结构相似,为第一类;常规猪粪有机肥(POF)为第二类;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FOF和ROF)群落结构相似,为第三类。施肥处理能明显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施用有机肥(POF、FOF、ROF)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的效果比化肥(CF)大;不同来源的有机肥(POF和FOF、ROF)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不一样,来源接近的有机肥(FOF和ROF)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接近。  相似文献   

12.
罗佳  刘丽珠  王同  刘海琴  严少华  卢信  范如芹  张振华 《土壤》2015,47(5):1101-1106
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加和农户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发酵床养猪技术逐渐被农户接受,但是发酵床熟化垫料再利用难,而限制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本研究将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分别进行高温堆肥形成有机肥,总养分(氮、磷、钾)含量均超过50g/kg,重金属和粪大肠杆菌含量均未超标,蛔虫卵死亡率95%以上,完全可以作为成熟的有机肥产品。试验表明,在等氮量施用条件下,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施用后青椒产量也能达到化肥和常规有机肥的产量,并能提高青椒品质,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中矿质态氮的效果。PCR-DGGE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分为三大类,对照(CK)和化肥(CF)处理群落结构相似,常规猪粪有机肥(POF)单独一类,两种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FOF和ROF)群落结构相似,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施用有机肥(POF、FOF、ROF)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的效果比化肥(CF)大;不同来源的有机肥(POF和FOF、ROF)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不一样,来源接近的有机肥(FOF和ROF)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方向接近。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试验塘养殖方法研究了单养模式下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本培育塘的沉积物污染物含量及沉积物产污系数。结果表明,单养模式下罗非鱼亲本培育塘的沉积物含水率、总有机质、TN、TP和有效磷的含量以及表层沉积物的氮磷比分别在61.07%~68.87%、5.42%~6.82%、2.12~3.18 mg.g^-1、0.34~0.45 mg.g^-1、15.39~24.92μg.g-1和5.74~7.85之间,上述指标在池塘水平分布上没有表现出变化的规律性。面积法和产量法计算得到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分别变化在5.60~15.13 kg.m-2、1.81~5.08 kg.m-2、7.24~23.86 g.m^-2、1.13~3.08 g.m^-2、0.06~0.18 g.m^-2、161.76~526.85 g.m-2和7.89~30.35 kg.kg^-1、2.55~10.19 kg.kg-1、10.43~47.86 g.kg^-1、1.59~6.18 g.kg^-1、0.08~0.36 g.kg^-1、256.37~1 004.69 g.kg^-1。同时,面积法计算显示,两试验塘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产量法计算显示,除底泥有效磷的产污系数差异不显著外(P〉0.05),两试验塘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当养殖模式、养殖技术、放养密度、投喂饲料等要素基本一致时,用面积法测定的沉积物产污系数比用产量法测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肉仔鸡不同饲养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笼养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有如下优势:1)提高了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高1倍左右,大大减少建场面积。2)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明显高于地面平养和棚架饲养,每生产1kg活鸡,可减少160克饲料。3)腿病发生率低于棚架饲养,但与地面平养相近。4)出栏率明显高于地面平养和棚架饲养。5)每只鸡盈利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分别高0.8元和0.56元。  相似文献   

15.
肉仔鸡不同饲养工艺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肉仔鸡不同饲养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笼养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有如下优势:1)提高了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高1倍左右,大大减少建场面积。2)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明显高于地面平养和棚架饲养,每生产1kg活鸡,可减少160克饲料。3)腿病发生率低于棚架饲养,但与地面平养相近。4)出栏率明显高于地面平养和棚架饲养。5)每只鸡盈利比地面平养、棚架饲养分别高0.8元和0.56元。  相似文献   

16.
蛋鸡笼养福利问题以及蛋鸡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关注蛋鸡笼养发展、笼养引起的蛋鸡福利与健康问题,进一步比较了几种蛋鸡养殖模式下蛋鸡福利、生产成本、死亡率以及生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鸡的福利状况各有优缺点;采用欧盟所推荐的大笼饲养和自由散养蛋鸡时,蛋鸡生产成本分别会增加13%和21%;相比地面平养和自由散养,笼养蛋鸡模式下的蛋鸡死亡率相对较低,生产性能一般较高。从而提出今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仍将会以笼养为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笼养蛋鸡福利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笼养方式的选择、合理的鸡笼设计与安装、笼养密度的调整、饲养管理的改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17.
取食甘薯叶的幼虫重量(约为7.53g)比取食空心菜叶的幼虫(约7.77g)稍轻,但其死亡率较低;成虫产卵以顶叶下第4叶上最多,占30.13%,第3、5叶次之,分别占27.78%和20.71%;甘薯天蛾幼虫头壳指数为0.6240,可作为分龄依据;幼虫饲养密度(x)与幼虫重量(y1)呈显著负相关,与死亡率(y2)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A chamber for rearing proturans is described. The chamber is double-walled, and was used successfully to rear proturans for one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关注蛋鸡笼养发展、笼养引起的蛋鸡福利与健康问题,进一步比较了几种蛋鸡养殖模式下蛋鸡福利、生产成本、死亡率以及生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鸡的福利状况各有优缺点;采用欧盟所推荐的大笼饲养和自由散养蛋鸡时,蛋鸡生产成本分别会增加13%和21%;相比地面平养和自由散养,笼养蛋鸡模式下的蛋鸡死亡率相对较低,生产性能一般较高。从而提出今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仍将会以笼养为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笼养蛋鸡福利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笼养方式的选择、合理的鸡笼设计与安装、笼养密度的调整、饲养管理的改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