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高产奶牛产后的常发病 ,挤出的鲜乳中含有血液 ,影响鲜奶品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极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1 病因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奶牛乳房水肿严重 ,造成产后乳房毛细血管充血或血管破裂 ,血细胞或血红蛋白进入乳汁中造成血乳。2 临床症状病症多发生于母牛产后 1~ 3天 ,挤奶时奶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无血凝块 ,严重者有少量凝血现象 ;根据病情不同 ,出血乳区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出现于两后侧乳区 ,也可能出现于同一侧乳区 ;乳房皮肤红肿、充血 ,但一般无炎症变化。3 治疗一般产后牛乳房出现轻…  相似文献   

2.
<正>母牛产后缺乳是母牛在产后不因乳房炎而引起乳量逐渐减少或完全无乳。笔者在临床上对本病采取中兽医辨证施治,疗效满意。1病因病理1.1气血虚弱脾胃素虚,饲料不足,劳役过度及全身性疾病,化源不足,又因产时失血过多,气虚血少,乳汁来源少致缺乳。1.2肝郁气滞生产时疼痛、受到惊吓,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而缺乳。  相似文献   

3.
缺乳症是指奶牛在产后泌乳很少或完全无乳。本病常见于初产或产后体质虚弱的奶牛。 病因病理:妊娠期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气血亏虚,因乳是由血所化生,血少则不能生乳;或配种过早、生长发育不良、乳腺功能不全,产后不能化乳;或产后外感风寒,血凝气滞,乳房肿胀,可引起缺乳。  相似文献   

4.
<正>母牛产后缺乳是母牛在产后不因乳房炎而引起乳量逐渐减少或完全无乳。笔者在临床上对本病采取中西药结合进行诊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正>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是以母猪产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的呈现隐性乳房炎,脱衣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6.
母兔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主要发生于泌乳母兔,多见于产后5~20天. 1病因 引起母兔乳房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分娩前后饲喂精料过多,使母兔产后奶水足、浓稠堵塞乳腺管而发炎;二是由于饲喂精料不足,乳汁分泌少,而新生仔兔多,常因缺乳而咬伤母兔乳房引起乳房炎;三是因兔笼、产仔箱内的锐利物,如铁丝、铁钉等刺伤乳房皮肤或乳头引起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乳房炎,多因仔猪吮乳时锐齿损伤乳头而感染;或产后子宫内膜炎继发引起。临床上以数个乳区或全部乳房出现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变质,拒绝哺乳,哺后则仔猪多下痢,渐进性消瘦乃至死亡。近年来,笔者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86例,其中热毒壅盛型55例,气血瘀滞型13例,  相似文献   

8.
<正>在兽医临床上母猪缺乳症是产后的常见病,该病以泌乳期乳房皱缩,乳房胀大而乳汁不通,排乳不畅,乳汁甚少或无乳为主要特征。笔者辨证治疗15例,全部治愈,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兽医称为“乳痈”、“奶肿”。它是使得奶牛在哺乳期间乳房呈现硬、肿、热、痛,重则化脓的一种疾病。1病因病理本病多发生于产后乳孔闭塞,乳汁蓄积;或产后幼畜死亡,乳汁瘀积不能消散;或产前产后三焦壅热,热毒流注乳房,瘀结而生肿胀;或乳房受外伤时,毒邪乘机侵入,阻塞脉络,发生肿胀热痛。热盛肉腐,也可化脓成疮。2辨证施治本病发病较急,奶牛病后拒绝哺乳幼牛,少卧懒动,后肢开张,乳房初期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如已成脓,触之有波动感,但脓肿深在的则波动感不明显,严重时有恶寒、发热、精神不振,水草迟细等全身…  相似文献   

10.
从1981年至1983年我们诊治32例奶牛乳房炎和11例血乳。根据临床症状,将乳房炎分为重的、轻的和慢性的三种类型和血乳。并按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效果满意。重症:11例。主要症状:患区充血水肿,发红发热,疼痛剧烈。产奶量急骤下降。乳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以及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规模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ostpar tum dysgalactiae syndrome,PPDS),指母猪在分娩后2~3d以内,以乳汁的生成和排出部分或全部停止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常伴发乳房炎、子宫炎,故又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astitis-metritis-agalactia syndrome,MMAS)。该综合征除了引起母猪产后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乳房水肿,无乳或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等症状外;  相似文献   

13.
<正>乳房炎,中医称乳痈,多因饲养管理失调,外感风寒热邪,胃火雍滞,湿热浊气下陷,气血凝滞而成,亦有乳房损伤,毒火趁隙内侵,或因乳络不畅,乳头闭塞,或因乳汁分泌太多,排挤不尽,乳汁停滞不通所致。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可分为:产后乳房炎,怀孕期乳房炎,乳房部蜂窝组织炎,乳房结核等。自1988年至今26年来,为了避免有些药物使用后会在乳肉中残留,或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影响乳品质量或疗效,作者应用甘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8—2022年23个省份381个规模奶牛场成母牛乳房炎发病事件,主要影响乳房炎的可能因素:发病月份、发病乳区位置和个数、发病次数、产后天数、胎次、严重程度等。[方法]每头牛同一胎次内不同产后天数多次发病记为多次。发病次数统计根据所有牛只乳房炎事件进行计数求和,不同因素下各水平占比根据各水平乳房炎计数小计占该因素下所有水平乳房炎计数总和。[结果](1)7—9月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较高。(2)单一乳区感染乳房炎的可能性最大,左前乳区累计发病最多,占比27.7%;其次是右前乳区,占比25.3%。(3)产后14天内乳房炎发病次数最多,占比10.6%;产后0~105天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43.2%。(4)奶牛第1次发病后,26.6%牛只会再次发生乳房炎(即复发率超过25%),而第3次发病占第2次的37.1%。乳房炎发病次数超过5次及以上时,奶牛乳房炎复发率超过50%。(5)乳房炎治愈天数多集中在0~6天(占比48.9%)和7~13天(占比31.5%)。[结论]为减少奶牛乳房炎频发,需做好7—9月防控,加强产后2周内乳房护理和产后105天内乳房炎揭发工作,挤奶期间给予前乳区更多观察和...  相似文献   

15.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原因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伟业 《养猪》2007,(4):44-46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指母猪产后泌乳障碍,表现为产后泌乳不足或无乳,发病母猪常伴随乳房肿胀(乳房炎)或外阴流出炎性分泌物(子宫炎),而仔猪因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笔者应用丰强先锋注射液治疗本病,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产后经常会出现血乳,血乳是挤出的牛奶呈染血或血样的症状,是由于多种不良因素作用于乳房,引起输乳管、腺泡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发生出血,血液进入乳汁而致。一般来说,奶牛产后血乳在挤奶5~8次后便会消失,其经过为2~4 d,一般可自行恢复,但也有的经过20~30 d或更久的奶牛,需要诊治。本文介绍一个典型病例,供读者参考。1发病情况2014年12月5日,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一奶牛养殖户的1头5岁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二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9月份。  相似文献   

19.
1治疗产后缺乳症由于母猪产前营养不良,体质瘦弱,母猪产后气血不足,乳汁全无或很少。母猪产前营养过剩,运动不足,以致气血壅滞不畅,也可能导致母猪产后缺乳。另外,初产母猪乳房发育不良,也可能引起母猪产后发生缺乳。中兽医认为母猪的乳汁乃血汁所化,血少则不能生乳,同时母猪产后缺乳与经络不通也有关系,治疗母猪产后缺乳临床上以通补兼施疗法为原则。  相似文献   

20.
韩保清 《中国乳业》2007,(11):62-63
乳房炎中兽医称为"乳疽或乳癀",是各种母畜产后多发的常见病。特别是奶牛,一旦患病,奶牛乳房肿痛,就会拒绝挤奶或哺乳,使产奶量减少,仔畜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果贻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