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低堰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界限水深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计算掺水窄缝消力戽下游界限水深的经验公式。与单圆弧消力戽相比可降低下游界限水深,扩展了戽流消能的应用范围。通过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软基冲刷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计算下游冲刷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冲刷大大减小,下游的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坦可改为一定粒径的砂石护坦,使护坦投资节省2/3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冻害,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沙沱水电站宽尾墩联合消能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沙沱水电站泄洪量大、堰上水头高、单宽流量大的特点,分析了“宽尾墩+台阶坝面+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通过模型试验对其消能效果进行了观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消能方案在典型工况下消能充分,出池水流衔接平稳,下游河床无明显冲坑,满足通航要求,它既保持了大流量时宽尾墩的泄洪消能特点,又兼顾了台阶坝面小流量时的消能优势,并且采用台阶坝面使碾压混凝土一次成型,减少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坝上水电站大坝溢洪道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质限制,以及大流量、弱水跃、坝后式电站枢纽布置紧凑等问题,使大坝泄洪消能设计复杂。经分析计算及水工模型试验,设置了T型墩+消力戽联合消能工。经五年多的运行泄洪消能验证,戽内消能充分,下游河床及两岸均未发现明显冲刷,证明了T型墩+消力戽联合消能工对低弗氏数的中低坝的消能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老炉下水库工程泄洪消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老炉下水库工程的水流条件、地形地质条件,阐述了该工程的泄洪消能设计方法,具体分析比较了挑流消能和底流消能两种方式。结论认为,采用收缩式窄缝挑坎消能方式与工程的水力及地形地质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沙沱水电站泄洪量大﹑堰上水头高﹑单宽流量大的特点,分析了“宽尾墩+台阶坝面+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通过模型试验对其消能效果进行了观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消能方案在典型工况下消能充分,出池水流衔接平稳,下游河床无明显冲坑,满足通航要求,它既保持了大流量时宽尾墩的泄洪消能特点,又兼顾了台阶坝面小流量时的消能优势,并且采用台阶坝面使碾压混凝土一次成型,减少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6.
消力池与消力戽是两种不同的消能工,过去大多单独运用。1984年我市黄棠电站扩建时,我们采用了消力池与消力戽结合(以下称“池、戽结合型消能工”)的消能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跨流域长隧洞引水工程的发展,洞内消能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的阿安引水隧洞采用洞内消能工程。对阿安引水隧洞洞内消能工程的基本结构和尺寸的理论设计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模型试验将原设计与修改方案的水流流态、流速和压强及消能效果进行对比,确定能使引水隧洞在各级引水流量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的洞内消能工的体形和尺寸。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水电站消能区狭窄、左岸水电站尾水渠易受到影响的问题,为了将水舌导向消力池中央,进行了挑流导向方案和面流扩散方案体型优选,最终推荐体型为面流扩散式消能工,并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原设计体型和推荐体型的流态、底板时均压强、脉动压强、流速分布、冲刷特性和消能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窄缝方案消能效果良好,但水舌主流集中在左右岸两侧,造成了两岸局部冲刷;而面流扩散式方案使下泄水流形成自由面流流态,并快速扩散至整个河道,消能区扩大,有效地降低了底板时均压强、脉动压强、临底流速,且流速和压强分布更加均匀,使得下游河道的冲刷坑深度减小了34%,冲刷范围减小了35%,保障了左岸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推荐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双层散流工消能工的工作原理,水流特性和水力计算方法,该新型消能工吸收了国内外对撞消能、倒悬、扩散等异形鼻坎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狭窄河谷、水舌落水点难以控制及河道转弯等不利地形的下游消能防冲设计工程,该消能工与等宽挑流相比,冲刷深度可降低一个数量级,与斜切扩散坎等新型挑流消能工相比,仍可减少冲刷50%,甚至可以做到不冲刷,关于双层散流式消能工的报导,国内外未见有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旁侧溢洪道消能新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双层散流式消能工的工作原理、水流特性和水力计算方法。该新型消能工吸收了国内外对撞消能、倒悬、扩散等异形鼻坎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狭窄河谷、水舌落水点难以控制及河道转弯等不利地形的下游消能防冲设计工程,该消能工与等宽挑流相比,冲刷深度可降低一个数量级,与斜切扩散坎等新型挑流消能工相比,仍可减少冲刷50%,甚至可以做到不冲刷,关于双层散流式消能工的报导,国内外未见有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三门滩水电站枢纽布置及水工建筑物设计的若干特点进行了介绍;即:电站布置形式;坝轴线定位;引水渠布置;前池设计;厂房布置;闸坝设计。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各方面设计新颖独特。尤其是闸坝设计,采用了空腹填渣重力坝、框格填渣坝、升卧式闸门、双坎短池式戽消能工,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以某水库多闸孔溢流坝为例,利用Flow-3D软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小流量下闸孔优化调度运行。通过分析正常运行水位小流量(Q=300 m~3/s)下多闸孔闸门不同的组合开启方式下的堰面流态、挑流特性、坝下河道流速、河底压强、消能率水力要素,总结了多闸孔溢流坝调度运行的水力学规律,给出了小流量下该工程的优化调度方式。结果表明:在6种开启方式下,连续开2~3号闸孔相比其他开启方式进行泄洪消能较优,水力条件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内水流流态较差、消能效果不理想和对下游岸坡冲刷严重等问题,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消力池集中消能和阶梯分级消能两种消能方式,并观测了消力池水流流态、底板压强、下游河道水面线等水力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消力池集中消能方式更适合本工程地形特点、地质要求,消能效果明显,出池水流流态较好,与下游河道水面衔接平顺,并且水面波动较小,满足泄洪消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三门滩水电站枢纽布置及水工建筑物设计的若干特点进行了介绍,即:电站布置形式;坝轴线定位;引水渠布置;前池设计;厂房布置;闸坝设计。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各方面设计新颖独特。尤其是闸坝设计,采用了空腹填渣重力坝、框格填渣坝、升卧式闸门、双坎短池式戽消能工,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王庄灌区为地方已建工程,由于胸墙底缘水平,在孔流状态下,水流流线不适应胸墙底缘体型,这种流态的改变对泄量造成很大影响,不同的流态会得到不同的水位泄量关系。选择合理的消能方式很重要,经水工模型试验由挖深式消力池转换成消力坎,较好解决了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水头倒虹吸管是山区常见的输水建筑物,其管径大小通常由设计流量确定。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小于设计流量的工况,为避免倒虹吸管进口出现非淹没流态,应在管路合适位置设置闸门进行流量控制。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将突扩式消能运用于勐糯倒虹吸管,成功解决了小流量情况下的闸后消能,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底流消能工常布置在顺直河段,针对受实际条件限制必须在弯曲河道上布置底流消能工的技术难题,基于某水库工程的物理模型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辅两级消力池与导流消力墩这一消导结合的消能工结构在弯道段水流流态、消力池回流强度、弯道段坡脚冲刷强度等水力指标方面均优于传统直线型消力池布置方案和曲线型跌坎消力池布置方案,解决了弯曲河道段布置底流消能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斯木塔斯水电站原设计方案泄水建筑物中溢洪道采用了台阶式消能方式,为了论证在高水头,小单宽流量下台阶式溢洪道应用的合理性,有必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模型试验的研究.借助大比尺的模型试验,对该溢洪道段的流态,压强,掺气,消能率等进行了现测.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水力特性良好,消能效果显著,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为工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弥沙河二级水电站溢流冲沙道的消能设计,说明了在有限于工程所处地形、地质条件而无法采用常规消能形式的水利水电工程中,井式消能也是一种可行的、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压输水管道内部消能对于输水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辽宁省供水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锥形阀内部消能工在高压输水管道中的消能效果。试验研究主要从锥形阀过流断面的流态、流速、压力等水力学参数进行成果分析,由试验数据计算锥形阀最终的消能率。试验成果研究表明,锥形阀消能工在输水隧洞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水流的能量,从而保证了输水隧洞运行的安全。试验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