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1997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推广恭城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的经验,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了高规格的现场会。这个会议标志着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会后到现在,时间过去已将近一年。为此,我处在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的支持下,派员深入基层,对桂林地区、桂林市、贵港市、贺州地区、梧州市、钦州市、南宁市、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等10个地市的13个县贯彻落实恭城现场会精神的情况作了实地调查,并就全区面上的发展情况向区农村能源办的同志作了一般性了解O恭城会议之后全区农村能源建设和…  相似文献   

2.
1997牟10月24日、25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恭城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会上,成克杰主席在肯定恭城经验时说,“小小的沼气池点燃了山区农民两个文明的希望的亮光。”为什么成主席这样讲?恭城又是如何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到该县的龙虎村大岭头屯、杨柳井、桐竹下洲、蚂蟥田等沼气示范点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恭城县农村能源的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选准突破口坚持不懈抓80年代初期,由于生活用柴而过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1997年在恭城县召开了全区生态农业建设现场会,全面总结推广恭城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经验;199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全区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100个生态村、50个生态乡、20个生态县项目建设;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新建20万座户用沼气池作为重点为民办的12项实事之一;2000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又把大力推广恭城模式,新建农村沼气池20万座列入农业和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党委曹伯纯书记、区人民政府李兆焯主席近年来多次批示…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广西将实施100个生态村建设项目,要求全区95个县(市、区)以农林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先导,以山水田园路、农林牧副渔建设为主体,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行政村为建设单位,在五年时间内,把农村能源建设与种养加工相结合,以农户庭院经济为依托,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初步形成能源、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实现“粮多、钱多、环境好”的目标。生态村建设项目以“恭城模式”为榜样,主要内容有8个方面:1.沼气…  相似文献   

5.
灵川县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政府行为,作为生态农业,造福群众,建设小康文明村的实事来抓,走山区以省柴灶为主,城郊以液化气为主,平原大力发展沼气的能源建设路子,农村能源建设有较大突破。1997年,建成沼气池3100座,完成省柴灶6500户,相当于前3年的8倍,合格率达100%。全县一年可节省木材13万立方米。前几年,灵川农村能源建设进展缓慢,由于群众思想观念没有更新,技术服务跟不上,沼气建设不配套,所建叱D多座沼气池大多报废停用。1997年,在恭城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乡成立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肖超 《广西林业》2002,(3):9-9,11
广西农村能源建设有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广西97个县(市、区),象恭城、北流这样的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先进县只有12个,仅占全区县(市)总数的11%。而这12个县在2000年所完成的农村能源建设任务(以户用沼气为例)占全区总量66%,其余85个县(市、区)只完成34%。可见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农村能源紧缺和浪费惊人的矛盾普通存在,许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待于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还任重道远。一是生态观念亟待转变;二是宏观管理脆弱,许多地市县更没有…  相似文献   

7.
1997年,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经农村能源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忆旧岁,好年头,硕果累累。1.各级党政领导进一步重视能源生态农业建设。自治区党委和政府1997年10月在恭城县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议以来,各地、市、县党政领导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重视能源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桂林地区、南宁地区、贺州地区、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南宁市以及相当部分县市的主要党政领导亲自抓点,在点上召开现场会,贯彻落实恭城会议精神.并结合本…  相似文献   

8.
10月25~2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全区生态农业现场会。自治区领导曹伯纯、成克杰、丁廷模、徐炳松、奉恒高、龙川,自治区党委秘书长邱石元、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周明甫、自治区政府秘书长潘鸿权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林业部原副部长刘广运也亲临大会指导。农业部、国家科委还发来了贺电。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结推广恭城瑶族自冶县把以沼气为主体的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9.
肖超 《广西林业》2001,(6):24-24
“九五”期间,我区大力推广恭城“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建设经验,全区新建沼气78万座,农村沼气入户率上升到12%。特别是近两年,我区每年建沼气池数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出现了以北流市为代表的平原县发展模式,以大新县为代表的山区县发展模式和以武鸣县为代表的城市郊区发展模式。沼气建设在我区之所以能迈出这样大的步伐,除了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等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沼气建设能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第一,办沼气能直接获得可再生能源,减少农户燃料…  相似文献   

10.
刘存荣 《云南林业》2006,27(6):12-12
“十五”以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林业主管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大规模开展沼气建设作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发展生态农业的突破口和纽带。由于措施得力,全州的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带动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2005年,全州共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3599万元,建成沼气池13.2万户,节柴改灶49.6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8万户,计9.6万平方米,年节约薪柴74万吨,相当于每年保护了1.2万公顷森林。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实地看一看吧。被称为“沼气村”的永仁县…  相似文献   

11.
蒋玉祝 《广西林业》2004,(4):6-7,12
桂林市的农村沼气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80年代初,恭城县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县、乡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来抓,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1996年桂林开始总结学习“三位一体”的恭城经验,1997年在广西全面推广。近几年,桂林市的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沼气建设,把以沼气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0月26日,自治区主席成克杰在全区生态农业恭城现场会上说:“小小沼气点燃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之光。这句话既充分肯定了沼气的作用,也揭开了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建设成功之谜。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通过沼气综合利用,促进了养殖业、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新格局,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基本实现了粮丰、钱多、环境美的目标。沼气综合利用是指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浴液、沼渣按食物链关系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我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各级领导增强了农村能源意识,加强了对农村能源的宏观管理,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各级地方财政、计划、经济、科技、物资、银行、林业等部门在经费和物资供应上,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区的农村能源开发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贺州市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大力提倡推行改燃节柴、封山育林,林业生产实行“造、管、封、节、防”并举,并把改燃节柴和降低能源性消耗当作逐步消灭“木老虎”,加速造林绿化的突破口来抓,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预导为指挥长的指挥部,抽调能源、林业、农业、水果等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小组,深入该市莲塘镇美仅村进行兴办生态示范村建设。他们从农村能追入手,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科学技术,建立“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有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战略的重要环节。薪炭林作为农村能源综合性系统工程之一.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及“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国家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在突出做好节能、沼气、太阳能等能源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薪炭林建设势在必行。薪炭林是以提供柴、炭为目的两营造的人工林。1发展薪炭林的重要意义薪炭林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作为一种能源,与煤炭、石油等相比,污染少,不受矿藏有无的制约和藏…  相似文献   

16.
桂林,中国旅游明珠。这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人文荟萃。18年前,生活在都庞岭下的恭城人为了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护生态环境,大力兴办沼气,引得全区农村争相仿效,“恭城模式”一时名扬天下。星转斗移,18年弹指一挥间。桂林的林业人依然保持着优良传统,并以卓有成效的实践,在“恭城模式”之后写下了更新篇章。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80.38万元,建设沼气池12.6万座,占全区农村沼气池总量的337%。仅此一项,全京农村年均增收7560H元病接收入起过2.8亿元。每年节约薪炭染的25万吨,相刍于6400公顷森林…  相似文献   

17.
由于普洱市多数农村地区多年的低效高耗能的传统用能习惯,对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当前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用能需求急剧上升,茶叶、咖啡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用能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更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文章提出普洱市农村能源的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农村能源的规划和布局,加强技术和服务,切实保证农村能源建设经济效益的发挥及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严重情况,减少森林的消耗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县1983年冬开始抓沼气建设,1987年加快了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特别是1988年县委和县政府提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口号后,在加速我县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来抓,到今年6月止,全县共建沼气池6105座,使用率在98%以上,已建、改省柴节煤炉灶1.1万户,县城和部分乡镇已建成7个蜂窝煤厂,推广季节性以电代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我区农村能源建设认真贯彻了国务院制定的“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全区开展了以改燃节柴、改灶节能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把农村的生活节能、生产节能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把多种能源开发与降低资源消耗有机地结合起来。1991年全区农村改灶节柴,以煤、气、电代柴,沼气建设,微型水电的兴建,农村中三窑四坊、烤烟房、炒茶灶等乡镇企业的生产节能都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获得年节约木材558.3万吨的显著成效。去年我区农村能源建  相似文献   

20.
1998年4月6日,区林业厅在南宁主持召开了《广西能源生态“1521程”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有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广西区人民政府及各厅局、科研、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共60余N。100个生态村、50个生态乡和20个生态县建设项目(简称广西能源生态“152工程”)以村、乡、县为基本建设单位,以开发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为对象,以“恭城模式”为技术依托,以农林牧副渔、山水田园路为建设主体,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不同程度上实现能流、物流多层次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