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磷素Langmuir等温吸附特性与磷肥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angmuir等温式解释土壤磷吸收附等温线,具有良好的适合性。在24个供试土壤中,有21个土壤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准,3个达显著水准。通过Langmuir等温式可获得土壤吸磷参数——最大吸磷量(Xm)和吸附平衡常数(K)。Xm值可以衡量土壤磷库的大小,K值反映了土壤吸磷反应自由能下降的程度。Xm和K与磷肥利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6、~0.6233。不同性质的土壤,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平衡溶液磷浓度差异不大。当土壤平衡溶液磷浓度为0.1ppm P时,水稻产量可达最高产量的95%以上。因此,可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出满足水稻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磷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水稻平衡施肥效果及参数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水稻生物学性状 ,增粒增重 ,增产增收。试验获取了水稻相对产量、土壤养分利用系数、供应量及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冷浸单季稻增施磷肥钾肥试验表明:增施磷肥对冷浸田水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增施肥钾肥对冷浸田水稻增产效果极显著,与对照相比每667m2增加稻谷产量63.2kg,增幅12.9%;平衡施肥对冷浸田水稻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
灰棕紫泥水稻土是四川盆地的主要水稻土,在川东地区占有较大面积。目前,针对该土壤的研究资料较少,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土壤的平衡配方施肥工作,本文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对该种水稻土的不同施肥水平与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土壤油菜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灰棕紫泥水稻土种植油菜,N、P一次项和NP的交互项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K的一次项达到了显著水平。根据本试验,提出类似地区油菜高产高效配方施肥建议方案为:每公顷施用有机肥15000kg,纯N 290.25~323.25kg,P2O5 110.64~146.28k,K2O 66.90kg。  相似文献   

5.
全程深施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表层施肥及无肥区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耕层中氮的存在部位及其速效氮含量、氮素利用率、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将肥料施到预期的部位,达到水稻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的目的。不同处理间的氮素利用率差异达极显著(P<0.01),其中,全程深施肥最高达60.63%;全层施肥居中达44.078%;表层施肥最低为38.28%。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呈如下趋势: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表施>无肥区。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0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科学配比为N:P2O5:K2O=1:0.4:0.6。每公斤纯N、P2O5、K20可增产稻谷分别为4.71k、9.43kg和11.52妇,均达极显著水平;肥料的肥效排序为:K>P>N;采用“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的施肥策略,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91.0kg/hm^2,增幅7.4%,达极显著水平。生产上为了降低推广难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简化为科学施用专用肥。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两个水稻品种,在肥力不同的两块稻田,通过设计化肥配施不同土壤调理剂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坝头村,与常规施肥、不施土壤调理剂对照相比,增施土壤调理剂会降低水稻籽粒产量、糙米产量和秸秆产量以及有效穗数、糙米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其中增施土沃宝牌土壤调理剂上述指标分别显著降低了11.6%、11.5%、11.8%、9.6%、12.1%和15.5%,增施丰收延I型土壤调理剂水稻秸秆产量较不施土壤调理剂对照降低了10.0%;而在花桥村,增施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在坝头村,不施土壤调理剂对照土壤氮盈余率为51.6%,增施土壤调理剂土壤氮盈余量明显增加,盈余率在53.2%~63.1%之间;而在花桥村,尽管施肥量与坝头村相同,但由于水稻产量高,增施土壤调理剂氮盈余率在13.7%~25.6%之间。无论在坝头村还是在花桥村,增施土壤调理剂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不施土壤调理剂对照相比,坝头村和花桥村增施土沃宝牌土壤调理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5%和10.0%。此外,与不施土壤调理剂对照相比,增施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常规施钾和平衡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穗长、千粒重、产量和秸秆全钾含量,并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平衡施钾能增加水稻产量,有效增加水稻籽粒全氮、秸秆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由此可见,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以平衡施肥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早稻旱育稀植平衡施肥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旱育稀植平衡施肥较一般施肥发根力明显增强,秧苗生长明显加快,植株明显增高,茎蘖数、有效穗和穗粒数也相应增多,产量8175.0kg/ha,产量差异极显著,产投比达4.8以上,且省工;增施硫肥效果更好,产量高达8487.8kg/ha,产量差异也极显著,产投比达11.33。  相似文献   

10.
基于Meta分析中国水稻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定量分析近30年施肥对中国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稻种植区域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点为平台,将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照种植区域、试验时间、种植制度、作物类型、施肥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进行分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利用Meta-analysis方法探究施肥对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近10年(2008—2017)以来,无论施肥与否,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1988—1997和1998—2007年对应的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提高幅度平均为80.8%。在西南地区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最高(98.5%),显著高于华北地区(70.3%)。不同试验时间下,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在1988—1997年对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99.1%)高于1998—2007年(84.2%)和 2008-2017年(78.1%)。不同种植制度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一年三熟水稻产量(92.0%),且提高幅度均高于一年一熟(76.2%)和一年两熟(81.9%)。与不施肥相比,双季稻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85.9%)高于单季稻区(75.9%)和水稻-其他作物(79.5%)。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88.3%)高于化肥单施处理(76.6%)。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黏质土壤水稻产量(92.0%),提高幅度显著高于砂质土壤(58.0%)和壤质土壤(77.5%)。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较高的土壤pH(>7.5)、较低土壤全氮(<1.5 g·kg -1)和缓效钾(<150 mg·kg -1)情况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较高。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主要受水稻种植区域、土壤全氮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此外,肥料的农学效率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虽然当前施肥对水稻产量增加的趋势在降低,但是适量的肥料投入(尤其是西南地区)是提高和维持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在种植制度的基础上,各水稻种植区域应结合土壤质地、土壤氮素和钾素等方面作为肥料投入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4个早稻和230个晚稻氮、磷、钾肥用量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水稻基础产量(不施肥处理的产量)和最高产量(不同施肥量处理中获得的最高产量)的频次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若将基础产量的分布按概率25%、50%和25%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区域,则相应的变幅可作为划分低、中、高产田的参考指标。经回归与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基础产量与最高产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肥得到的最大增产量与基础产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基础产量对最高产量和最大增产量变异性的影响程度分别达25%和30%.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对缺钾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缺钾水稻土的生态效应。【方法】采取盆栽方式对长期缺施钾肥水稻土进行了三年半施肥试验。施肥处理为氮、磷、钾平衡施肥同时结合施用适量的与水稻营养密切相关的硅、钾、有机肥。【结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能使水稻健康生长,显著提高了养分利用率和水稻产量,水稻增产幅度达27.7%(NPK处理)至51.5%(NPKSi处理)。水稻健康生长又促使其根系分泌物量增大,泌氧增多,稻田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活度、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及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其中MBC增幅达33.9%(NPK处理)至47.3%(NPKSi处理),从而强化了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供肥能力,增强了稻田生态系统功能。而长期过量施用钾肥(NPhK)虽提高了土壤钾含量,但相对不施钾肥处理(NP)水稻增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非正常生长,稻田生态系统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各处理比较,NPKSi处理生态效应最佳,以下依次是NPKM、NPhKM和NPK。NPhK对稻田生态系统产生负效应。【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是改善缺钾水稻土质量的有效措施,其中在平衡施用无机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硅肥或有机肥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对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晚季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在两种施肥方式下的试验,对广东省常规优质稻主栽品种丰华占和粤香占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表明,早季,水分管理和施肥方式对两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晚季,两品种覆草旱作时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水作,粤香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受施肥方式的影响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粤香占产量、丰华占单科穗数受水分管理与施肥方式互作效应的影响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因此,广东早季实行水稻覆草旱作是完全可行的,建议晚季采用常规水作以获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柳州市柳江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水稻田增施硅肥、锌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在柳州市柳江区潴育型水稻田开展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潴育型水稻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基础上增施中微量元素硅肥、锌肥处理水稻产量较当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处理分别增产625.00 kg/hm2和695.83 kg/hm2,增幅分别为10.03%和11.17%,净增经济效益分别为1 270.00元/hm2和1 738.32元/hm2,产投比分别达2.65和8.28。由此说明,在潴育型水稻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基础上增施中微量元素硅肥、锌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水稻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水稻田增施硅肥、锌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潴育型水稻田开展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潴育型水稻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上,增施中微量元素硅肥、锌肥的水稻产量比当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分别增产625.5 kg/h㎡和696.0kg/h㎡,增幅分别为10.04%和11.17%,其比当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净增经济效益分别为1271.0元/h㎡和1739.0元/h㎡,投产比分别达1:2.65和1:8.28 。在潴育型水稻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基础上增施中微量元素硅肥、锌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能显著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合阳县百良镇水稻为例,测定分析当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建立水稻目标产量下科学的配方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根据测土配肥施肥技术规范,采用土壤养分平衡施肥法,测定出项目区土壤耕层的基础养分数据,依照陕西地方标准对项目区土样养分含量进行分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水稻目标产量下的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配比与肥料利用率间的相关关系,计算得出水稻目标产量下的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项目区耕层土样养分含量整体偏低,需要根据目标产量控制氮肥、增施磷肥、补施钾肥、适量施用中微量养分元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到平衡施肥,为当地建立快捷、科学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海岛地区单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配施4 500 kg·hm-2有机肥(M1)和常规施肥配施9 000 kg·hm-2有机肥(M2),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累积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M1和M2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4.0%和19.7%;而M2的水稻产量又显著高于M1处理。施用有机肥(M1和M2)相较于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与CF相比,施用有机肥(M1和M2)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M2处理的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是水稻生产上一种较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进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干谷产量达584.0 kg,较对照增产18.4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肥料投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全州县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早稻上进行了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氮量以施N 10~12 kg较为适宜,每亩比施N 8 kg分别增产65.76 kg和120.35 kg,与常规施肥处理b和处理c对比增产率分别达19.8%和17.6%;精确定量施肥各处理同比常规施肥各处理产量增产均在10%以上,达极显著水平,每亩以施氮N12 kg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产量对川西平原基础肥力和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川西平原水田两熟区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肥力和施肥的响应,进一步指导水稻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2016—2017年通过在四川省绵竹市高、中、低产田水稻施肥和不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基础肥力和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点基础肥力贡献率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2016年平均基础肥力贡献率分别为84.5%、75.7%和72.5%,2017年分别为85.0%、80.7%和70.6%。水稻常规施肥产量与基础肥力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同施肥水平下,各田块水稻增产幅度均表现为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常规施肥下,2016年高、中和低产田平均增产19.3%、34.1%和40.0%;2017年平均增产为17.9%、24.6%和43.3%。连续不施肥处理下,各试验点基础肥力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达14.4%。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川西平原水稻基础肥力贡献率随基础肥力升高而升高,肥料贡献率则随基础肥力升高而降低。针对不同基础肥力合理施肥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川西平原水田两熟区不同基础肥力下水稻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