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接第8期第12页)问:雏鹅需要什么样温、湿度? 答:一般温度要求是,1~5日龄为27~28℃,6~10日龄为25~26℃,11~15日龄为22~24℃,16~21日龄为20~22℃.早春育雏温度可高些,晚上温度比白天高1~2℃,温度高低可灵活掌握.适宜的湿度,鹅虽然是水禽,但怕圈舍潮湿,雏鹅更怕潮湿.特别随雏鹅日龄增大,采食和排便量加大,湿度将更大,为此,日常管理中一定防止饮水外溢,保地面干燥,垫草勤换勤晒.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3.
<正>1雏鹅管理1.1保温1~5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6~10日龄24~25℃(相对湿度60%~65%)、11~15日龄23~21℃(相对湿度65%~70%)。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看鹅群是否打堆,分布是否均匀。1.2密度1~5日龄,20~25只/m~2;6~10日龄15~20只/m~2;11~15日龄,12~15只/m~2;16~20日龄,8~12只/m~2;20日龄后密度渐降。1.3光照管理第1周24h光照;第2周18h光照;第3周  相似文献   

4.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将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10日龄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11~20日龄可增加一些放牧时间,饲养次可…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平均海拔2980m,年平均气温3.7℃,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86mm。当地群众养鸡比较普遍但由于缺乏经验,雏鸡育成率较低。而我们海西州牧科所从199年至2003年共饲养雏鸡5万多羽,育雏成活率达到97%以上,在高寒地区取得了雏鸡育成率高的好成绩,起到了示范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1密度雏鸡10日龄前,20~40只/m215~30日龄,20~30只/m2;30~50日龄,15~25只/m2,以后转入后备鸡舍。2温湿度第1周龄,33~36℃,以后每周下降1~2℃,至30日龄逐渐降温到自然温度,但最低不低于25℃湿度以60%~65%为宜。3光照育雏舍为开…  相似文献   

6.
正笼养可减少禽舍和设备的投资,减少清理工作,还可以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雏鸭出壳后24 h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即可训练采食。温度:1~3日龄35℃,4~7日龄32℃,8~14日龄30℃,15~21日龄28℃,22~28日龄25℃。湿度:1~7日龄相对湿度70%,8~14日龄65%,15~28日龄60%。光照:1~10日龄24 h全光照,11日龄后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可不开灯。防疫措施:雏鸭1~5日龄和9~13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液饮水;6~8日龄和14~16日龄用0.02%的痢特灵液饮水。  相似文献   

7.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八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做好育雏前消毒预温工作 进雏前先将雏鸡舍内所有用具清洗干净,用0.1%的高锰酸钾漂洗消毒后放入室内,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15%高锰酸钾加入40%的福尔马林30 mL熏蒸,消毒熏蒸前关好门窗,熏蒸24 h后打开,将剩余的甲醛气体排除干净即可,同时对舍外场地也要消毒,一般先用3%~5%烧碱喷洒消毒,然后用8%石灰乳消毒;并进行舍内预温,使温度达到25~27℃,饮水温度达18℃以上.  相似文献   

8.
将60头八眉猪二元待产母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实验组在预产期前30d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基础喂量为每天每头2kg,每产一头仔猪增加0.25kg,仔猪生出后1~3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30~32℃,4~7日龄为28~30℃,8~28日龄圈舍温度控制在22 ~25℃.对照组产前30d在饲料中不添加含蛋白质饲料,每天每头饲喂3.5kg.仔猪出生1~7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28~30℃,8~28日龄分娩舍温度控制在20 ~25℃.结果表明,实验组28日龄成活率和断奶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将60头八眉猪二元待产母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实验组在预产期前30d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基础喂量为每天每头2kg,每产一头仔猪增加0.25kg,仔猪生出后1~3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30~32℃,4~7日龄为28~30℃,8~28日龄圈舍温度控制在22 ~ 25℃.对照组产前30d在饲料中不添加含蛋白质饲料,每天每头饲喂3.5kg.仔猪出生1~7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28 ~30℃,8~28日龄分娩舍温度控制在20~25℃.结果表明,实验组28日龄成活率和断奶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一、幼雏期: 1.1~10日龄雏雉应养在装有控温仪、规格为100×50×50厘米的育雏箱内。密度每平方米60~70只,一箱30只左右。一日龄温度为35℃,以后每两天降1℃,至第10天降到28~30℃。雏出壳24小时后开食、供温水,每天饲喂8次。7日龄后适当  相似文献   

11.
将60头长大二元待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组在预产期前15天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适量油脂和3%色粉,基础喂量为每天每头2kg,每产1头仔猪增加0.25kg,仔猪生后1~3日龄温度控制为30℃-32℃,4-7日龄为28℃~30℃,8~21日龄为22℃~25℃。对照组产前15天不添加油脂和色粉,每天每头饲料投量3.5kg。仔猪生后1~7日龄温度控制为28℃-30℃,8~21日龄20℃~25℃。结果表明,试验组猪21日龄成活率和断奶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舍一般按每平方米饲养20日龄的雏鹅8~10只计算。房舍准备好之后,应在进雏之前进行彻底的清扫,然后根据房舍污染的程度不同,用1%~2%的火碱水对房舍的四面、天棚、地面等不留死角进行喷洒消毒,在进雏前的3-5天,将房舍密封,用高锰  相似文献   

13.
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日龄以后可逐渐脱温.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育雏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雏禽的成活率以及养禽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许多养禽专业户由于育雏温度控制不恰当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育雏的适宜温度 雏禽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人工供温,适宜的温度对雏禽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饲料消化和增强抗病能力都极为重要。雏鸡的适宜温度:0~7日龄30~34℃;8~14日龄27~30℃;15~21日龄25~27℃;22~28日龄22~25℃;29~35日龄20~22℃;36~40日龄18~20℃。 二、人工供温的方法 1.电热伞育雏法:育雏伞一般用铁皮和纤维板制成伞形或斗  相似文献   

16.
(一)适密饲养 一是考虑日龄,一般是日龄小可密一些,日龄大则宜疏一些,二是要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适当加以调整,如冬季可密些,夏季可疏些.通常情况下,1~10日龄的鹧鸪,每平方米可容纳8只;10日龄至4周龄,每平方米为50只;4~13周龄,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5只.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18.
当鸡的体温降至某一温度时,鸡群中有50%的鸡发生死亡,这时的温度称低限致死体温。1日龄雏鸡的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4日龄为16.2~16.6℃.8日龄为16.6~16.8℃,2周龄为19.0~20.4℃,而成年母鸡为22.7~23.5℃。由此可见,鸡的日龄越小,对低温的耐受力越大,但御寒力则正好相反,如成年鸡能在零下50℃的环境下耐受1小时,而1日龄雏鸡对10℃环境的暴露无耐受力,尤其在食物不充分时,15℃便是1日龄雏鸡的致死温度。如果温度县诼渐下降.即使25℃环境.也能使雏鸡致死。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密,即密度适宜。乌骨鸡生长比其他鸡种慢,30日龄平均体重为180克。其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10日龄每平方米60只,11~20日龄40只,20~40日龄30只,40~60日龄18只,此后每平方米12只。  相似文献   

20.
1加强饲养管理 1.1少引种、慎引种,坚持自繁自养. 1.2树立消毒胜于投药、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严格执行高水平卫生消毒制度,确保母猪舍、仔猪舍定期消毒,切断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1.3严格控制产房温度,产房温度应控制在18~24℃,产床仔猪睡眠区可在24~34℃之间调控:1~2日龄为34℃以上;3~5日龄为34~32℃;5~7日龄为32~30℃;7~15日龄为30~28℃;15~21日龄为28~26℃;21~28日龄为在28~24℃;28~35日龄,过渡到常温. 1.4仔猪饲料应营养均衡,易消化、适口性好,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例合理搭配,抓好早诱食、早补饲,推行原圈培育发并窝、断奶、保育,饲料更换等过度.调群本着弱弱相组、强强结合的原则,减少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