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鸡的阉割增重的数字很少有人报道。我们从1985—1986年进行了2次公鸡阉割对比试验,一是阉割4—6月龄的成年公鸡,体重1公斤以上,集中管理的试验;二是阉割2—3月龄的小公鸡,体重0.5公斤以上,深入到户的试验。2次共试验鸡800只,其中  相似文献   

2.
<正>对标准品种的肉鸡,因为生长期短,不适合阉割。但在土鸡和土杂鸡的饲养过程中,许多地区有将公鸡进行阉割后饲养的习惯。其目的是使鸡生长更快,肉质更佳。本试验通过阉割与未阉割公鸡的饲养  相似文献   

3.
公鸡的阉割技术由来已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饲养周期短、料肉比高、增重快的肉用鸡新品种的大量推广普及,使饲养肉鸡的人越来越多,近几年兽医门诊中肉公鸡阉割的比例越来越大。而肉公鸡的睾丸大多生长发育不正常,睾丸系膜短,与脊柱联系紧密,有的粘连面很大,以常用的阉割方法不易将睾丸彻底取出,稍有遗留便形成假阉鸡,而且用睾丸套圈如果用力不当极易造成鸡只手术出血过多死亡。笔者经过多年摸索总结,用双勺法阉割肉公鸡可较好提高肉公鸡的阉割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公鸡阉割术在我国江南一带民间沿用已久。阉鸡性格温顺,增重较快,肉肥味美。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阉鸡育肥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公鸡阉割术的发展,我们在民间土器械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制式公鸡阉割器械。该器械精巧美观,造价低廉,刀钩一体,使用方便,附有聚光灯泡,保证术野照明。阉割鸡3,560只,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杂志》2004,(1):32-32
在鸡的饲养中 ,一般只对公鸡进行阉割 ,俗称“阉鸡”。公鸡经阉割后 ,从外貌和生理上就失去雄性 ,但生长更快 ,肉质更好。其实母鸡也可以阉割 ,即手术摘除母鸡的卵巢 ,这样母鸡就失去雌性 ,不会排卵 (产蛋 ) ,外形上也会发生变化。据报载 ,有人对小母鸡长到 4月龄左右进行阉割 ,而后母鸡从外形上开始“变性” ,头尾长成公鸡的特征 ,但身上的毛则是母鸡特有的短毛 ,体重可达 3~ 4kg。据称 ,这种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食用价值 ,鸡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含量高于普通母鸡 6倍。肉味鲜美。市场销售价也远高于普通母鸡。阉割母鸡可提高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的方法公鸡饲养到一定日龄,可以进行阉割。公鸡问割后,一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公鸡育肥后肉质鲜美。但阉割后的鸡往往因出血过多影响身体的恢复,甚至死亡。笔者介绍如下方法,可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一、在手术前2—3天,给待阉公鸡喂禽...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5~1986年间进行了两批公鸡阉割试验,一批是用性成熟的公鸡,体重1公斤以上,4~6月龄,阉割后集中管理;另一批是用生长期小公鸡,体重0.75公斤以上,2~4月龄。两批试验都是面向群众,在13个乡镇的150个养殖户中进行。两批共用试验鸡800只,其中性成熟公鸡260只,生长期小公鸡540只,成功率达90%。公鸡睾丸位于腹腔内肾脏的前方,其位置相当于最后两肋骨处,两侧睾丸相隔约0.5~1厘米,主动脉和后腔静脉居于其间。6月龄以上的公鸡,这些血管很发达,常因阉  相似文献   

8.
公鸡阉割以后可使公鸡变得温驯,防止打斗,提高饲料报酬,育肥增重快,肉质变得细嫩可口,提高了经济效益。然而,公鸡阉割时常因消毒不当,卫生管理差,很容易造成感染而引起死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事阉割工作多年,对防止阉割时伤口感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提供给同行及养鸡户参考。一、工具消毒阉割工具在使用前用清水洗刷,去掉粘附的污垢,再煮沸20分钟以上,冷却后使用;阉割过程中,工具用无刺激性的消毒水浸泡,防止阉割中受到污染。另外,如阉割有腹膜炎的公鸡时,工具应每只鸡更换或重新煮沸一次,防止传染其他鸡。二、禽舍消毒关放刚阉…  相似文献   

9.
问 我经常阉鸡,但夹生和死亡(含当场死亡)都比较多,请问有何方法可避免夹生和减少死亡?(吴水才  广西贵港市湛江镇)答 关于鸡的睾丸阉不净问题,本刊2000.16(4),已作详细解答,请你参考。至于公鸡经阉割后死亡率高乃因出血过多所致。对此我们建议:①公鸡阉割前12小时不喂料只给饮水,以减少肠道内容物,便于阉割;②公鸡阉割前两周须补喂维生素K,防止阉割时出血过多;③选择天气睛朗的日子,在明亮的地方进行阉鸡,手术完毕须关笼静养3—5天。④鸡龄应适时,一般在开啼前进行,太大、太老的公鸡睾丸较大,血管较粗,容易在阉后出血死亡关于阉鸡的问…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农村,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改变,养禽业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育雏饲养技术,苗禽的成活率往往很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采取了传统的阉鸡技术,用经阉割后的公鸡育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例1 本县周集乡条河村祝玉贵家,今春3月12号从食品炕坊购回2日龄的雏鸡60只,用酒灌醉阉割后的公鸡,让其育雏鸡,到小鸡2、3斤重,只少了一只,成活  相似文献   

11.
公鸡阉割后具有不鸣叫,不打斗,生长快,肉质鲜嫩的特点。是提高公鸡出肉率的好方法。历来公鸡的阉割方法都是采用手术切除睾丸法,实施部位均在鸡的肷部和腹下进行切口手术阉割。这种阉鸡方法需要专制的阉鸡器具,技术难度大,养鸡户自己不易掌握,而且在阉割时易造成公鸡损伤内脏流血过多,轻者影响生长,重者造成死亡。为了解决养禽农户阉鸡技术问题,根据鸡的生理特点应用中医针灸能治病的原理,笔者实践出了两种不用刀阉鸡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是灸烙阉鸡术,二是饲喂中药阉割术。在公鸡的腺脂(尾脂)穴上用药物实…  相似文献   

12.
阉鸡术     
阉鸡术又俗称骟鸡、(登刂)鸡、(?)鸡,或称鸡的去势。就是用外科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或母鸡的卵巢。凡手术完全,被阉割的公鸡叫阉公鸡,被阉割的母鸡叫阉母鸡。当然,广义来说,公火鸡、公鸭、公鹅、公鹌鹑均  相似文献   

13.
100日龄左右适于阉割的本地三黄鸡,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请一名阉鸡师傅负责阉割,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待阉公鸡735只,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组375只,对照组360只,第二次待阉公鸡501只,试验组382只,对照组119只,两次试验组的公鸡都在阉割前12小时分别每只喂服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的盐酸氯丙嗪片二分之一片(12毫克),然后分别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8月初,万安县窑头镇夏江村张姓养鸡户,有鸡不明原因大量死亡,请求会诊。接诊后,笔者及时对该鸡场进行了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6年6月上旬该养鸡户从邻县购回3 200余只鸡苗饲养,期间接种了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以及鸡法氏囊疫苗滴鼻。由于该批鸡近1/2是公鸡,所以在7月22日该养鸡户请人对公鸡进行了阉割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诊治多例公鸡阉割后感染霉菌或腹膜炎,发病鸡多为大龄的阉割公鸡。临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下痢和身体渐进性消瘦,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往往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傅伟文 《中国家禽》2002,24(22):34-34
时下正值阉鸡旺季,农户或多或少饲养阉鸡以备过年.此时鸡只阉割应注意如下事项,以提高阉割成活率: ①农户阉鸡应选在早上空腹时阉割为宜.阉割前要细心观察鸡只的神态,若发现鸡只有异常病态时不阉割,鸡冠呈红色时不阉;拍打鸡只,鸡只惊叫呈沙哑声时不阉;早上遇到下雨不阉;鸡只肌注疫苗1周前后不阉.  相似文献   

17.
公鸡阉割后性情变得温顺,脂肪沉积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提高。阉割后饲养一段时间其肉质变得细嫩,因而两广人有吃阉鸡的习惯。然而,一些原因可造成公鸡阉割后死亡率提高,给养鸡户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公鸡阉割时的注意事项列举一二,供广大同行参考。1鸡群要健康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鸡群患呼吸道疾病时阉割后死亡率很高。在阉割前要先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有病要先治疗好后才能进行手术。2割前要先断食为了防止进行阉割手术时因为鸡肠道充盈而加大手术难度以及流血过多,手术前鸡群要先断料24小时、断水12小时。3器械要消毒手术前…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云南广大地区,肉鸡养殖户习惯把成年公鸡阉割后饲养,阉割后的鸡性情温顺、增重快、肉质好、口感好、卖价高,能提高养殖效益,深受养殖户欢迎。通过对该技术20余年的临床实践,现将成年公鸡阉割实用技术与同行分享。1 常用手术工具一般选择不锈钢全套工具,包括扩张器、双面手术刀、手术剪、鸡勺鸡钎及尼龙线(勺子的另一头为鸡钎、尼龙细线结5、6个疙瘩便于锯取睾丸)、止血钳、缝合针线、酒精、手术保定台等。2 公鸡手术的适时周龄适时周龄: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公鸡需要去势肥育,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新形势,本人在民间传统的公鸡阉割器械的基础上,研制成二套新型公鸡去势器械,经多年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器械第一套器械有鸡保定台(图1)、  相似文献   

20.
1仔鸡公母的鉴别方法仔公鸡声音粗哑、行动快捷,体格较大,外形结实,头大、颈粗、冠厚润而缺刻较深,肉髯及鸡冠呈鲜红色,背部宽阔,羽毛生长缓慢,脚胫粗大,尾部有箭毛为特征。而仔母鸡声音尖锐、行动较慢,体格较小,外形清秀,头颈细小,冠小,呈淡红色,背部较窄,羽毛生长较快,脚胫细短。2阉割的适当时期阉割公鸡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阉割时期,一般以公鸡开始啼叫时较适宜。此时鸡龄约45-90d,体重约0.25-0.50kg。超过90d以上的公鸡阉割操作较困难.180d以上的公鸡阉割时常因出血过多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