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亦云  虞国跃 《蔬菜》2022,(2):80-8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 1801),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Alticinae)菜跳甲属Phyllotreta,又名黄跳蚤、菜蚤子、狗虱虫等,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在南方的蔬菜产区危害尤其严重[1-2].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喜...  相似文献   

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 1801),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 亚科(Alticinae)菜跳甲属Phyllotreta,又名黄跳 蚤、菜蚤子、狗虱虫等,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 分布,在南方的蔬菜产区危害尤其严重[1-2]。黄曲 条跳甲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 包括油菜、芥菜、萝卜、白菜、菜心等[1-4]。黄曲条跳甲成虫生活在地面以上,取食寄主 植物的生长点及叶片,造成苗床的大面积毁坏及 叶片孔洞(封三图1);幼虫生活在根际周围, 为害根部表皮,形成条状疤痕,也可咬断须根, 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同时传播十字花科的 软腐病,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2-4]。  相似文献   

3.
正黄条跳甲,俗称跳蚤、菜蚤子等,幼虫俗称白蛆,属于寡食性害虫,仅危害鸡毛菜、萝卜、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近年来,上海地区茄果瓜类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逐步以种植十字花科绿叶菜为主,导致黄条跳甲发生量逐渐增大,同时冬季设施内叶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黄条跳甲顺利越冬提供了条件,黄条跳虫现已成为影响上海地区叶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9年以来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跳甲防治上的不科学使用,致使上海近郊各区在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中,啶虫脒超标现象时常出现,给蔬菜安全生产带来较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的预测预报工作,我们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开展了绿、黄、白、蓝4种色板诱集黄曲条跳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板和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集力较强,有针对性地选择绿色色板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监测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甘蓝上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冲  石浩  薛静 《现代园艺》2009,(7):55-56
通过室内饲养,得出了甘蓝上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技术,结果表明黄盆诱测和淘土法可以有效的预测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害蔬菜叶菜类的黄条跳甲有四种:曲条跳甲、直条跳甲、狭条跳甲、宽条跳甲,均属鞘翅目、叶甲科,在南宁地区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为曲条跳甲  相似文献   

7.
蔬菜跳甲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甲属于鞘翅目叶甲跳甲亚科,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约有1400种。成虫体长2-4mm,为黑色小甲虫,鞘翅中央有一条黄色曲线,中部窄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为跳跃足,故又称黄曲条跳甲、黄条跳甲。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防治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方法,本试验比较了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线虫混用化学农药及单用化学农药3种方式对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的田间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采用昆虫病原线虫3亿尾防治效果好,可有效避免化学药剂安全间隔要求,确保叶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韩晓荣 《蔬菜》2010,(3):21-21
<正>蓝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菜蚤等,是油菜和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从2007年-2009年,天水植保站在天水地区的麦积区,秦州区、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等地调查研究表明,蓝跳甲在天水地区,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油菜根际土壤越冬的成虫耐寒力强,早春(3月份)活动危害叶片,形成细小密集的虫孔,同时交尾产卵于土表及近地面的叶柄内,不久相继死亡,卵期约15d左右,4月上旬幼虫孵化后潜入油菜叶柄、茎秆及根内为害,形成短而粗的潜道。  相似文献   

10.
田坤发 《蔬菜》1999,(11):20-21
黄条跳甲[Phyllotretavittata(Fabr.)]即黄曲条跳甲,又称菜蚤子、土跳蚤、黄跳蚤等,属鞘翅目叶甲科害虫,主要为害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也能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并能传播软腐病。该虫在我国分布极广,为害损失大。据笔者调查,该虫对白菜、萝卜的为害株率达100%,为害盛期百株成虫量高达2454~5375头,不仅直接造成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叶菜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因此,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并做好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mm左右,黑色有光泽。前胸…  相似文献   

11.
柑橘恶性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恶性橘啮跳甲、恶性叶虫、黑叶跳虫、黑蚤虫、黄滑牛、黄滑虫、黄花懒虫等。仅危害柑橘类,春梢受害最重。1危害特点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新芽(图1)、嫩叶(图2)、花蕾(图3)。成虫常聚集于嫩梢取食叶片,并分泌黏液,排泄粪便污染嫩叶,使叶变得焦枯而萎缩脱落。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黄曲条跳甲的为害特点及防治现状,提出了对黄曲条跳甲实施无公害控制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并重点介绍了利用植物次生物质对黄曲条跳甲持续控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黄曲条跳甲(简称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近年来,发生危害日趋猖獗,受害的蔬菜面积日益增加,造成蔬菜减产,品质下降。开展防治跳甲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对控制跳甲为害,提高蔬菜产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是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跳甲善于跳跃且危害时间长,防治难度较大,一般常使用黄板诱杀,但效果不理想,为此作者开展了跳甲聚集信息素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厦门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跳甲聚集信息素诱芯可增加黄曲条跳甲的诱捕数量且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蔬菜生产中建议播种后10 d左右悬挂黏有跳甲聚集信息素诱芯的黄板,每667 m^2悬挂16~20张为宜。  相似文献   

15.
女贞瓢跳甲(Argopistes tsekooni Chen)是木犀科园艺植物一种爆发性潜叶害虫。该试验以女贞瓢跳甲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赣州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提取了女贞瓢跳甲总DNA,扩增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利用Mega 7.0软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女贞瓢跳甲在赣州地区一年发生5代,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女贞瓢跳甲的寄主更多样、发生代数也更多。邻接树(NJ树)和最大似然树(ML树)结果均表明女贞瓢跳甲隶属于叶甲科跳甲亚科。  相似文献   

16.
黄曲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取食为害萝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其幼虫生活在地下,取食为害蔬菜的根部,黄曲跳甲在蔬菜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为害,以苗期发生最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菜农经济效益低下;常用药剂敌敌畏、辛硫磷、菊酯类农药等防效欠佳,持效期短.为了筛选出防治黄曲跳甲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防治黄曲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曲条跳甲(以下简称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危害日趋猖獗,防治措施不合理易导致蔬菜农残超标。研究和应用以农业、物理防治为基础,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能有效控制跳甲为害,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8.
蔬菜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斌 《现代园艺》2008,(6):30-31
<正>我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0.93万hm2以上,是重要的果蔬生产基地。近年来,黄曲条跳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日益严重,2005年累计发生面积达0.43万hm2。针对严峻形势,2006~2007年我们实施了蔬菜黄曲条跳甲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的软腐病、病毒病和霜霉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其发生蔓延与害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抓好虫害防治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 病毒病由病毒侵染发生,蚜虫是传播这种病毒的主要媒介。预防病毒病,必须先防止蚜虫为害。发生蚜虫,用40%乐果乳油、食用醋加水,按1:2:2000的比例配液喷杀,不仅可以提高对蚜虫的灭杀效果,还能预防和抑制病毒病的发生。 软腐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从菜帮伤口、裂口及根部侵入发病。害虫为害造成伤口后就有利于病菌侵入致病。防治好菜青虫、黄跳甲及地下害虫,减少虫害伤口,能有…  相似文献   

20.
赵燕明 《广西园艺》2007,18(1):39-40
为了探明银杏外种皮粗提取物-酚酸对蔬菜害虫的防治效果,为其在农药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6-8月间做了其防治蔬菜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菜蚜、茶黄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