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冯治顺 《中国林业》2008,(10):59-59
刺槐无性系种子园是生产改良种子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对培育刺槐壮苗、实现刺槐造林良种化、提高刺槐造林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自1984年列入部省联营建设基地后,到2000年共完成各类良种繁育基地76.7公顷,其中无性系种子园36.7公顷。如何对种子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其种子产量和质量,成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较为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于2000年~2006年在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对1999年栽植的3.3公顷刺槐无性系种子园内进行了刺槐树体修剪试验。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各省市主要用材造林树种,需种量大。为了提高现有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质量与产量,我们观测了园内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和产量,开展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据此,实现种子园无性系产籽量与子代家系生长量联合再选择,进行去劣疏伐,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的花期分组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省经子代测定入选的42个优良家系的母株进行花期观察的结果,以早、中花期居多,其早、中、晚花期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0.5%、38.0%和21.5%。根据广东省气候条件,在小坑、大水口、乐昌林场第一代杉木种子园中,采用以早花期为主组配无性系,可达到早结果、多结果要求,嫁接3年可获得每公顷种子30.15~40.35kg,嫁接4年每公顷种子59.7kg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子代鉴定,就是指对所造优树后代进行遗传性的测定和比较。具体做法是将优树上自由授粉的种子或种子园各无性系控制授粉的种子,按田间设计技术,进行造林效果对照观察,在达到一定代期或开花结实时,按测定目的,做出评定,从中选出优良无性系,建立高质量的种子园,为造林提供更优良种子。 现在的种子园林都是用经过选择的优树接穗嫁接而建立起来的,亦称无性系种子园。因而种子质量显然较好,但由于优树的选择只能根据树木的外表特征进行,只能是表现型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以选择育种为中心的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已营建了一批无性系初级种子园。据一些地区的子代测定结果,用初级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平均材积增长率可达10—15%。我省建立杉木种子园的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后期,迄今已选优树约60O株,建成和正在营建的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共2000亩左右,但这些种子园的亲本材料大多尚未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木兰林管局龙头山国家级落叶松良种基地1976年始建以来,先后营建华北落叶松1代种子园48hm2,投入家系286个;2代种子园19.5hm2,投入无性系40个;采穗圃6hm2,投入家系96个;子代测定林50hm2,投入家系及无性系530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2hm2,投入无性系133个;良种造林数6万余公顷,自然杂交产生优良无性系数目可观。因造林地块分散,特别是早期子代测定林目前树高18m以上,采穗困难,作业成本高,并且随着周期性抚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过程中,嫁接是关键技术;在种子园品种改良过程中,子代测定是中心环节。通过嫁接和子代测定的方式,建成了西北地区无性系最大的青海云杉种子园。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十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较全面地论述了建立和经营油松种子园的各项技术。其主要技术关键有:用2株或3株优势木对比的选优方法,可选择出质量较好的优树;园址选择注意园内母树能正常生长和大量结实;油松夏季嫩枝嫁接是建园的有效嫁接方法,成活率可稳定于90%以上;园内有初果期花粉密度低和无性系之间花期不一致现象,降低了种子产量和质量,辅助授粉可使种子产量提高14.4%以上;优树子代和无性系测定,评出了4个优良家系和23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台山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改良种子园营建于1988—1997年,为评价该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品质,项目组在种子园内采集无性系的自由授粉种子并营建子代测定林。文章根据1块营建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子代测定林4、13、18 a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改良种子园的现实增益,评价建园无性系的选择效果,选择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结果如下:3个年份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生长量方面,改良种子园子代显著甚至极显著大于湿地松一代种子园子代,18 a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09%、4.70%、15.08%;根据单株材积育种值选择出优良亲本无性系6个,其育种值介于0.050 5~0.186 1 m~3,其中有5个亲本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已得到多次验证,可以作为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甚至是核心育种亲本;新选优树15株,其单株材积育种值介于0.114 9~0.276 9 m~3,可充实到新一轮的育种群体中。  相似文献   

10.
台山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改良种子园营建于1988—1997 年,为评价该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品质,项目组在种子园内采集无性系的自由授粉种子并营建子代测定林。文章根据1 块营建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子代测定林4、13、18 a 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改良种子园的现实增益,评价建园无性系的选择效果,选择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结果如下:3 个年份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生长量方面,改良种子园子代显著甚至极显著大于湿地松一代种子园子代,18 a 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09%、4.70%、15.08%;根据单株材积育种值选择出优良亲本无性系6 个,其育种值介于0.050 5~0.186 1 m3,其中有5 个亲本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已得到多次验证,可以作为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甚至是核心育种亲本;新选优树15 株,其单株材积育种值介于0.114 9~0.276 9 m3,可充实到新一轮的育种群体中。  相似文献   

11.
一、尾叶桉的引种东门林场于1985年引种尾叶桉,系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尾叶桉种源试验。现已引种11个不同地理种源,人工造林面积310.5公顷。一年成林,3.5年生不同施肥水平的平均蓄积量达61.11立方米/公顷,比本地窿缘桉增产108.99%,最高达113.96立方米/公顷,年增长量32.56立方米/公顷;平均经济效益比窿缘桉提高161.5%,大面积生产造林,4年生平均年材积生长量18.36立方米/公顷。建立采种母树林22.1公顷,实生种子园4个,无性系种子园1个,种子园总面积8.8公顷。初选优良表现型个体191株,萌芽率97.5%,优良无性系平均扦插生根率77.24%,最适季节扦插生根率达100%。优良尾叶桉×巨桉人工杂交组合F_1代年生长量5.65米,最高  相似文献   

12.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3.
嫁接无性系种子园是用优树的接穗嫁接形成无性系后营建而成的。无性系种子园有如下几方面优越性: ①能生产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子;②能使种子生产连年稳定丰产;③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立种子园,从而避免了种子远距离调运和利用外地种子时造成的适应性差的缺点;④形成低矮而宽大的树冠,解决了采种技术上的困难;⑤由于种子产量高,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好,从而降低了种苗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杉木种子园的疏伐改造,应以子代测定结果为依据,保留优良种源区及与供种生态区相适应的优良无性系,充分利用种源效益,淘汰劣质的和结实能力低的无性系。疏伐后,种子园的产量将以提高单株结实量和结实率为关键。母树保留密度以300—375株/公顷为宜;种子园将改造成1.5代种子园。  相似文献   

15.
杉木无性系测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优良家系193个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选择34个无性系进入林期测定。根据3年生高生长,结合扦插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一次性合格萌条产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初选出7个生长量高、萌条产量高、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良无性系为建立生产性采穗圃的入圃材料,进一步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7个无性系的3年生高生长平均大于对照ch1(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实生苗)39.40%,大于对照ck2(为黎平东风林场种子园8  相似文献   

16.
采集13个种子园种子进行子代测定,约2/3的种子园子代优于融江流域优良种源区的种子,胸径和树高平均增长6.4%和3.9%,分析种子园的无性系组成,由优良种源区优树建立起的种子园,增产效益显著,而由非优良种源优树建立的种子园,增产效益差或不如优良种源的种子。本文认为,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进行种子园世代改良可获得较高的改良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不同类型种子园、优良家系等良种为材料,进行不同途径良种的造林对比试验.从4年生和18年生试验林的2次生长量调查情况反映出不同途径良种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4年生时生长较快的前10位良种到18年生时的中选率只有60%;18年生时开化种源种子园的那坡小区混系种子、长乐1.5代混系种子、龙泉双系种子园混系种子及湘零陵9、龙泉15、龙泉5优良家系种子造林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0.9%、54.5%、49.1%、42.0%、38.9%、33.5%;按种源类别统计,龙泉双系种子园材积生长量最大,遗传增益达到49.1%,长乐1.5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和本省(浙江)选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也在30%以上,而从外省未经子代测定而收集到的15个优树无性系的遗传增益仅为0.8%.为获得高增长的遗传改良效益,用真正优良的优树无性系2个或多个配置,是营建杉木高级种子园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马尾松种子园132个无性系种子产量性状调查与木材比重测定及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8年生生长性状调查,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入选率为20%。结果表明:对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以营建改良代种子园是可行的。8年生子代材积可获得改良增益10.6%,木材比重可获得4.6%的增益,种子园单株产种量可获得增益37.5%,选择效果明显,达到提高种子园产量、增加改良增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福建华安县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于 1986年嫁接建成。该种子园为初级种子园 ,参建嫁接的无性系共 3 13个。接株 4~ 5年生开始结实 ,8年生时绝大多数无性系结实 ,种子园正式投产开始生产种子。为了对该初级种子园的无性系进行再选择 ,除进行子代测定取得子代家系的表现信息来评价亲本外 ,对各无性系本身的结实能力、种实性状也需掌握 ,才能对各无性系作出全面的评价。这里以一部分无性系的种实为样品进行分析 ,以便为种子园无性系的全面评价提供部分依据。1 材料与方法种子园位于 2 5°10′N ,117°3 0′E。土壤为黄壤。年均气温 2 1℃ ,…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第一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马尾松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群体,在对园内无性系及其子代家系测定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无性系再选择,重建改良代种子园。结果表明,子代生长量与当代无性系产籽量和雌雄球花量,在家系与无性系水平上差异极其显著,且不同程度受遗传控制,具有一定选育潜力。采用综合评定和独立淘汰相结合的方法,能实现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再选择。以一代(CK1)为对照,从160个无性系中再选择30个无性系建立的改良代种子园育种效果显著,其遗传增益估值,8年生子代材积提高10.9%,产籽量和雌、雄球花量分别提高49.1%、18.9%、7.6%;以母树林混合种(CK)为对照,2个选择阶段,8年生子代材积累计遗传增益估值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