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概述了生物技术在竹类植物上的应用,包括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分子标记、竹子试管开花诱导、遗传转化与基因工程等方面,针对竹类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竹类植物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北京植物园竹亚科植物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冬季,北京地区气温降至40年来历史最低,竹亚科植物经历了严峻的低温考验。对北京植物园竹园栽植的10属59种竹子从叶、枝、秆的表现和新枝叶、新笋的生长等方面进行了耐寒性评估,结果表明,金镶玉竹、乌哺鸡竹、黄古竹、灰竹、黄槽竹、黄竿京竹、蓉城竹、早园竹、御江箬竹、善变箬竹、箬叶竹、鹅毛竹等33种耐寒性较强,表现较好;刚竹、红壳雷竹、斑竹、黄皮绿筋竹、绿皮黄筋竹、罗汉竹、油苦竹、秋竹等26种耐寒性稍弱,表现较差。研究发现,小气候环境对竹种的越冬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新栽植竹种的防寒措施对提高越冬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型竹筋-土坯组合结构,由竹材制成筋条与混合土组合而成,进行了3组竹筋-土坯组合结构及一组无竹筋土坯结构的试验,研究竹筋-土坯组合结构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竹筋按照构造分为无竹节、单竹节及双竹节,土坯以粘土及砂土为原料,同时控制其含水量及掺加一定比例固化剂。试验结论表明:含水量为15%、水泥掺量为8%且混合土比例控制在1∶2的砂粘土与无竹节、单竹节及双竹节组成的竹筋-土坯结构的承载力较无竹筋土坯结构有显著的提升,提升幅度分别为1. 579、1. 789 3及1. 881 5倍。  相似文献   

4.
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概述了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竹类植物上的应用,包括其核酸提取的方法、分子标记(RFLP、RAPD、SCAR s、AFLP及微卫星)等在分类上的应用,竹类开花基因等有用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转化研究。针对竹类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物技术育种和系统演化研究,提出了今后竹类植物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倭竹施的属间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倭竹族(Shibataeeae Nakai emend keng f. )中 8属,即倭竹属Shibataea、刚竹属Phyllostachys、业平竹属Semiarundinaria ,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 ,大节竹属Indosasa ,唐竹属Sinobambusa ,方竹属Chimonobambusa ,筇竹属Qiongzhuea 中的16种进行了分析.选用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结果,计算属间遗传相似系统,建立UPGMA聚类图.分析结果表明①大节竹属和唐竹属,方竹属和筇竹属关系密切,这一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②业平竹属和短穗竹属关系较密切;③在倭竹族内基于形态研究结果建立刚竹亚族Phyllostachydinae Keng f.和倭竹亚族Shibataeinae或唐竹亚族Sinobambusinae Z. P. Wang和倭竹亚族Shibataeinae Soderstrom & Ellis的观点没有得到RAPD分析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提取刚竹属中毛金竹、毛竹、龟甲竹、人面竹、紫竹、白哺鸡竹、黄槽竹、芽竹、蓉城竹、红壳雷竹、假毛竹、金竹、黄纹竹等13个竹种的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以及maturase K(mat K)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构建了与其亲缘关系接近的刚竹属6个种、牡竹属3个种共22个竹种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和刚竹属7个种、牡竹属3个种共23个竹种基于mat K的系统发育树,并探讨了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大部分竹种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类似,但黄纹竹、毛竹与其他刚竹属竹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却与牡竹属的竹种聚类,与传统分类相左。通过测序分析认为其为杂种的可能性较高,并由此推测杂种的存在是造成竹子分子分类困难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7.
独龙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山峡谷半封闭的地势,植物区系地理的组成极为复杂和多样化,作为植物界中进化水平较高的单子叶竹类植物也表现出了异常的区系组成和类型结构的多样性。通过对独龙江地区竹类植物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竹类植物10属27种1变种,其中发现贡山竹属新属1个,为高黎贡山特有属,该属仅有贡山竹一个种,为竹类中唯一具有附生习性的竹种;发现毒空竹、独龙江牡竹、巴坡藤竹、高山箭竹、毛环箭竹、阔叶箭竹6个新种。独龙江地区竹类属组成以热带亚洲起源为主,包括箣竹属、空竹属、藤竹属、牡竹属和玉山竹属,共有5属;东亚属4个,为方竹属、箭竹属、新小竹属和刚竹属。种的组成以暖温带至寒温带分布的箭竹属最为丰富,共计13种,占该区竹种数的48%。独龙江地区特有种共12种,占该区竹种数的44%。根据组成竹子群落的优势竹种的不同,将该区范围内的寒温性竹林划分为马亨箭竹林、黑穗箭竹林、高山箭竹林、尖削箭竹林、皱壳箭竹林及独龙江玉山竹林6个类型。独龙江地区汇集了多种区系成分的竹类,并在这里得到分化与扩散。是典型的东南亚成分分布的北限,东亚成分分布的西限,印度—缅北成分的东限,而寒温性高山竹类在本地区得到最大程度的分化与繁衍。  相似文献   

8.
核桃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核桃属植物中的研究应用概况,生物技术在核桃属中的应用主要在器官组织培养和外源基因导入两个方面,而在某些领域,诸如单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文章讨论了生物技术在核桃各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生物技术在核桃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竹质人造板高强度竹质人造板,是由至少一层竹质中间筋以及对称分布于中间筋两边依次由粗到细的三层竹碎料粘合而成整体人造板。中间筋可用竹丝筋或竹席筋,可采用一层或多层中间筋。该人造板由于采用了中间筋结构,既使其强度提高,又使其厚度减薄,以弥补竹比木重...  相似文献   

10.
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经济植物,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以竹类植物为对象的基因序列得到克隆与验证,基于BPG(2012)更新系统,截至2014年底,已经有3913个竹子基因得到确证,这些基因覆盖了竹亚科的3个族,隶属19个属30个种。文章统计分析了已确认的基因描述、基因类型和参考序列情况,展望了竹子基因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北部山区优良纸浆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邵武市引种撑绿竹、硬头黄竹、坭竹、单竹、青皮竹及大眼竹的成活率、出笋率等情况,并就福建省北部山区纸浆竹林苗圃基地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不同地区慈竹和硬头黄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RAPD-PCR手段分别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和硬头黄(Bambusa rigid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SDS法成功地从硅胶干燥的幼嫩竹叶中提取了质量较高的DNA.用随机引物A9、B17、C2、C5、C11、D3、Q12对8个待测样品扩增结果的多态性分析表明:共获得50个扩增位点(DNA扩增片段),4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高达8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1条带,包括6条多态性带.通过Popgen32软件对8个竹样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同一竹种不同地区之间遗传距离约为0.127 8~0.653 9,这表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慈竹和硬头黄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为0.446 3~0.916 3.  相似文献   

13.
瑞安市马蹄笋产业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寿国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45-47,51
在分析了瑞安市绿竹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抓示范区和良种园建设、实用技术的推广、市场开发、保鲜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等措施,全面促进绿竹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To achieve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study genetic variation of important traits of bamboo plants,we used Bambusa multiplex,B.chungii,and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as parent materials for distant and inbred hybridizations.Two hybrid populations and three inbred populations were obtained:two populations consisted of 57 hybrid progenies from B.multiplex 9 B.chungii,26 hybrid progenies from B.multiplex 9 D.latiflorus,and three inbred progenies were from B.multiplex,B.chungii,and D.latiflorus.Traits for growth,morphology,and fiber were examined from the five populations when plants were 3 years old.Two hybrid populations had significant growth advantages in terms of height,diameter at ground level and internodal length.In terms of variability in morphological traits,the two hybrid populations followed the same trend,namely,seven morphological traits showed phenotypes that were intermediate to those of their parents;three morphological traits showed strong maternal effects,and three other morphological traits showed strong paternal effects.Among the five populations,the two hybrid populations had high arithmetic average fiber length,lengthweighted average fiber length and mass-weighted average fiber length,moreover,extensive variations of these three traits were observed within these two hybrid populations.The establishment of distant hybrid populations from these three bamboo species increas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more than in the other species examined.This work provides excellent materials for breeding new varieties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s of important traits by analyzing related functional genes.  相似文献   

15.
青皮竹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具有丰富的青皮竹资源,发展潜力很大。文中概述了青皮竹生物学特性和用途,综述了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材性与加工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青皮竹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竹类解剖学和其它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10种观赏竹秋季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在秋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排序为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斑竹>唐竹>人面竹>泰竹>鼓节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竹,其中银丝大眼竹的滞尘量是黄金间碧竹的4.63倍,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方式和栽植形式相符合;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距离地面150 cm处高于距离地面200 cm处,尤以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和鼓节竹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高度,银丝大眼竹滞尘效应最高,黄金间碧竹效应最低;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与秋季风向、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木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在竹浆造纸和竹板材上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对大木竹存在认识不到位,经营管理粗放,种苗基地建设不足,适生区域有待实验等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要加强对大木竹的科学研究、加速种苗繁殖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做好市场开发、提高大木竹林经营管理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广宁县栽培青皮竹历史悠久,是我国青皮竹中心产区,也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现有竹林面积5.57万hm^2。本文总结了我县种植、抚育、砍伐、害虫防治等青皮竹栽培管理经验。“单株全埋法”种植成活率高;“定向归丛促壮”改造残老竹林产量成倍增长;昆虫病原线虫(格氏线虫中国品系)防治竹象虫,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等)防治黄脊竹蝗等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应用“多因子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竹蝗孵化期,简便、准确。此外,还讨论了青皮竹的加工利用现状,并提出在编织、制胶合板、营造生态公益林等方面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料慈竹纤维形态和造纸性能及其与其他竹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料慈竹纤维形态及其造纸性能的分析,并与其他竹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料慈竹除1%NaOH抽出物较高外,无论其纤维形态或造纸性能均优于许多竹种。因此,可以认为料慈竹是一个优良的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20.
几种丛生竹根际联合固氮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丛生竹种麻竹、吊丝球竹、青皮竹、粉丹竹、马甲竹、绿竹等进行根系固氮能力调查测定 ,用直接法测定 (干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0 .50、2 4 .81、10 .83、7.4 9、2 .4 6nmol(C2 H4 )·g- 1·h- 1,用富集培养法测定 (鲜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平均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75、4 31、169、188、79nmol(C2 H4 )·g- 1·h- 1。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丛生竹根系固氮能力的调查显示 ,充足的水分供应、较高的温度及适当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竹子固氮。对几种丛生竹种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调查测定显示 ,根际固氮菌数最多的竹种是吊丝球竹 ,在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由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表→根内依次急剧递增 ,越往内部根际效应越明显。用 2 #、12 #、14#、7#菌及混合菌液对麻竹组培苗进行接种显示 ,接种固氮菌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株含氮量 ,14#、7#菌和混合菌接种可显著提高麻竹组培苗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