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骏 《花木盆景》2005,(8):37-37
山水盆景是门讲究意境的造型艺术。要使山水盆景作品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向大自然学习,师法门然,灵活运用艺术辨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的各种关系,达到统一而多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节白蜡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但由于其叶对生,生长快,造型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小肚枝和死曲枝两种不良枝,有碍观赏,影响了盆景的艺术效果,应尽量避免。本人在实践中有些作法,供盆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松树木,高瘦挺拔,刚直不阿,满山遍野,到处可见,为建筑佳材。盆景爱好者打破常规造型,寻找奇、特、怪的素材,以求创新。岭南盆景艺术的“高瘦”流派(以素仁为代表),在山松盆景艺术创作中,有它不可磨灭的地位。任何流派的艺术造型,其精华不在形式而在内涵,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5.
山松盆景造型讲究“力度”,“力度”含义有二:一为道行、功力、表现力、深度。二为力量、能量、爆发力。概括说,就是一内一外。内在的表现为道行、功力,是盆景制作的共性,是艺术修养的基本要求。现所述的,是在山松盆景制作上,如何体现出它的力量、能量、爆发力等有关方面“力度”的问题。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重点大多集中在表现山松的“气质”和“力度”上,其手法也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6.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7,(12):64-67
养护管理是树木盆景造型的继续,它在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使得作品逐渐完善。树木总是要持续生长,原已完成的造型,总还是要随它的生长而变形。短者当年,长者一二年,又要对其进行整形、改作。这就是树木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是永远也完成不好的艺术创作的道理所在。盆景创作的艺术魅力和趣味性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8.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近两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马文其 《花木盆景》2000,(11):39-39
1997年我从工作近40年的医疗战线退休了,退休后并没感到寂寞,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盆景创作与写作中,还兼作些盆景组织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生活很充实。经过近3年的奋斗,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与他人合作编写的《中国水仙造型及欣赏》《当代中国盆景艺术》《树木盆景造型养护与欣赏》等5本盆景书先后问世。近3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趣怡园     
《花木盆景》2007,(3):21-21
吴成发先生是香港盆景雅石学会名誉会长及香港尊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48年出生,祖籍广东中山。在一个非常偶然机会,他接触到盆景,从此迷上了这富有生命力的国粹艺术。多年来他四处寻找各类优美盆景,并加以改造及再创作,将其个人风格融入作品之中,所有作品都亲自剪扎造型,不假手于人。  相似文献   

11.
朱宝祥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深思传统盆景存在着造型呆板、姿态单调、千篇一律的格局,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有的盆景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决心在通派盆景“两弯半”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2.
胡力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8):105-106,F0003
通过对菊花生长过程描述,结合盆景制作实践,阐述大型嫁接菊盆景的制作技术与设计艺术,包括盆土准备、砧木培育、嫁接菊树、扭曲造型、造型设计、栽培管理、命名上架等。  相似文献   

13.
王炘 《花木盆景》2005,(11):24-27
此刺柏盆景素材自从到本人手上后就开始进行复壮迫芽处理.充分利用枝条的长度.把枝叶向四周压下,增加受光面积加速放养。通过几年的养护.使枝条增粗了好几倍,枝干的比例基本上达到要求,方可对其进行初步的造型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启明 《花木盆景》2006,(10):14-18
养护与造型是盆景艺术的两个“翅膀”,两者同样重要,一强一弱就“飞”不起来。有人说:“养护是造型的基础,养得不好,造型根本无从谈起”;也有人说:“唯有通过造型才能提高盆景艺术的品质,养护得再好,没有艺术造型的盆景还是一棵野树。”两种说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活的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是盆景界多年来对中国盆景艺术形成的其识。讲到画,自然要考虑造型,从干到枝的衔接以及由枝及叶片的布局,都应该有画意,且有立体与空间感。诗意应该是盆景要表达的意境,是盆景艺术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实际上,诗也好,画也好,综合起来,就是盆景的景,就是盆景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景是不易得到的,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相似文献   

16.
4.岭南盆景确立艺术鉴定准则——真、善、美 20世纪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州市的各级领导对盆景艺术都非常重视,每年都举办盆景展览。每次参加展览的展品都有数百盆,造型多姿多彩,各异其趣,表现了各位作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故当时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徐鹏 《花木盆景》2000,(4):20-21
盆景鉴赏作为盆景艺术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用信息论的语言进行描述。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盆景鉴赏艺术实践的过程,实际上是盆景鉴赏者对盆景作品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作为盆景鉴赏者,了解盆景鉴赏信息系统的构成,认识盆景作品中所包含信息的表现方式及其相互作用,无疑有助于把握盆景作品的艺术本质,使鉴赏实践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