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分析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风沙运动成因,特征及其对沙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风沙运动规律,为进一步探索该类地区防风治沙,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市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土质瘠薄、土壤沙化严重。农业内部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建立以林果粮草畜复合模式为主的高效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各种模式的深入研究,引导和推进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进而促进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类型内,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应采用对应的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模式。同一生产区域内各模式构建中,应加大适宜植物种类及品种的选择和关键配套技术的研发力度,选择出生态经济效益更高的品种,集成更完整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的综合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风的形成、运动特征及流态特征,阐述了目前对风沙运动机制、风沙运动形式、临界风速、起沙风速等的认识,揭示了风沙运动本质和内在关系,总结了风沙运动的规律,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家对风沙运动规律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和风蚀监测技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裸露耕地土壤风蚀跃移颗粒分布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内蒙古阴山北部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耕地为试验区,利用DEM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和LV50便携式风速仪(可测瞬时风速和任一时段的平均风速),采用SC—I型沙尘采集器收集跃移沙粒,并对收集到的沙粒进行筛分、称重,详细地分析了不同高度风蚀物百分含量、输沙量等风沙运动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得出了耕地土壤在风沙跃移运动中的粒径分布特征,初步了解了该地区土壤风蚀的特点,为今后风沙运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其他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彰武县是是辽宁省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彰武县一直不断的进行治理,在治理中寻求科学有效的模式和方法,2011年在彰武县阿尔乡实施了立体种植治沙项目,项目实施中将农业、林业和水利进行了有效结合,不仅风沙得以治理,而且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此治理模式可在同类型地区风沙治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辽西旱地秋季保墒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西地区冬春季降水少,风沙大且蒸发量大,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这无疑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也是长期困扰该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风沙运动的散体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是散体沙粒运动的原动力,使沙粒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形中运动。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风沙运动具有离散系统的动力学特征。运用DEM(散体单元法),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依照系统中风场对沙粒的作用机制,确立沙粒之间以及沙粒与沙床之间的本构关系,设立相应的边界条件,建立风沙粒沙床的离散系统的散体动力学模型。从单颗沙粒这一基本尺度出发,对风沙运动研究中重大问题纳入同一散体模型,并对风沙运动过程中沙粒所表现出的各种运动方式,视为风沙系统的动力学同一问题,进行整体描述。在此基础上,可建立相应的实验模型,对散体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探索将为风沙运动的分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促进风沙运动理论的发展和防治沙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定高度的风沙流结构,阐明其风沙流运动规律,为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方位微梯度集沙仪和风速仪,收集2014年7月至2014年8月风沙流输沙样,通过对近地层0—85mm风沙流输沙率、风速进行分析。[结果]输沙率与风速的最佳拟合关系为幂函数,相关系数为0.968 7。随风速的增大,风沙流输沙率主要集中在0—35mm,0—5和15—35mm百分含量基本呈上升的趋势,5—15和35—85mm百分含量基本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风沙流运动是一种贴近地面沙物质的搬运过程,随风速的增大,输沙量越来越集中在0—35mm范围内。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改变近地表层的风状况及风沙流结构就能有效地削弱风沙活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新疆绿洲农业的结构、功能及演替特征,指出实施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大规模治理风沙危害,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技术体系,包括进一步优化农田防护林体系,推行防御风沙危害的农业技术,实行节水农业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搞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田培肥,有效实行计划生育等,是促进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沙漠与风沙灾害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面积占全国沙漠面积的59.2%,简介了该区沙漠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特点,在分析该区风沙运动产生的6种灾害类型基础上提出了防治风沙灾害对策,并结合40年的科研实践总结出防治风沙灾害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地区风沙很大。其中主要的12个县市,解放后经过多年努力,已治理风蚀面积约44.4万公顷,占原风蚀面积的82%。这对减轻该区的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这个地区经历了3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破坏,长期“左”倾错误的折腾和十年内乱的干扰,使风蚀面积从解放初期的54.2万公顷剧增到近几年的140多万公顷。除去前两年停耕严重风蚀地近22万公顷外,还有亟待治理的沙荒面积119.5万公顷。这些风蚀面积,多数是流动沙丘。它们每年以20米的速度向村镇涌进。许多庄户人家的庭院内堆沙1米多高,掩埋了大门。由于“三料”奇缺,当地居民生活非常穷困。主要治理措施如下: 1、合理利用土地,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 2、大力植树种草,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全面防治风沙危害,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3、推广户包治理,认真落实政策,提高防治风沙的效益,加快治理风沙速度。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流动沙漠风沙流模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丘的形态很复杂,大体上可分为新月形沙丘、沙链状沙丘、穹状沙丘和金字塔形沙丘4种类型。沙丘形态是流沙移动的产物,沙丘运动实际上是风运移流沙的过程。风沙流动往往是一种整体的移动,故在研究风沙流时我们不是从单一的沙粒运动着手,而是从沙丘整体形态的运动着手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通报》1983,(6):17-20
一榆林地区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大体以长城为界,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北部是风沙区。沙漠分布在7个县,面积1.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7%;耕地200多万亩,农业人口47万,都占全区的20%左右。这里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常年降雨量300—450毫米,多集中在7—9三个月;无霜期短,一般只有120—150天。风沙、旱、涝、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风沙侵害,曾经给农业生产和  相似文献   

14.
施泰 《土壤》1990,22(2):87-88,94
介绍了廊坊地区永定河故道风沙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状况;风沙土壤的类型、质地和养分含量特点,并根据其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风沙土含水量因子的抗风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环境、社会和经济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它是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包括土壤风蚀、风沙流、风沙沉积和沙丘前移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和首要环节。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km^2,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  相似文献   

16.
海岸风沙地貌分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水陆交界地带的海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人类活动频繁,影响海岸风沙活动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复杂多样;同时由于海岸风沙地貌分布的广泛性、区域的差异性、研究区域的不同和分类角度的差异等原因,故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海岸风沙地貌的分类,仍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分类系统。在现有国内外海岸风沙地貌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回顾,并指出了现有的海岸风沙地貌分类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花棒带状沙障防风固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沙地迎风坡上部及丘顶为风沙运动强烈区域,在其上种植花棒带作为植物沙障,可使地表粗糙度由0.014cm提高到0.642cm,地表起沙风速由8.8m/s提高到10.1m/s,可改变风沙流输沙率随高度的分布结构.实验测得0~20cm高度范围内风沙流输沙量较流沙地减少了80.2%,小气候及土壤等生态条件明显改善;在沙障带间栽植刺槐,成活率提高了58.4%,且生长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神府-东胜煤田补连塔矿风沙区为例,通过野外系统观测,以非塌陷区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塌陷年限T2004年塌陷区和T2005年塌陷区塌陷强度、区域风沙蚀积量和蚀积强度变化,分析了不同塌陷强度的单体沙丘在植被盖度约为10%时,塌陷强度与区域风沙蚀积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区域风沙蚀积量受起沙风(≥5 m/s)频率、塌陷强度和地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塌陷年限塌陷区和不同塌陷强度单体沙丘不同部位的风蚀积沙规律,为有效控制采煤塌陷后地表风沙运动而采取科学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沿线风沙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独特的地域单元,其反应极为敏感,且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沿线风沙灾害日趋严重。通过野外考察,分析总结青藏铁路沿线风沙灾害特点,并揭示其成因。随着气温升高,冰川萎缩、雪线上升、冻土退化、高寒草甸沙化,释放了内部赋存的碎屑物质;同时,气温升高导致冻融作用增强,地表土壤结构更易离散分解,形成更多的碎屑物质。其次,青藏高原地处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区内起沙风向单一,属于高风能地区,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再次,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风旱同季",风水蚀交替影响,为沙害发生奠定了有利基础。第四,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流场发生改变,打破局地原有输沙平衡,形成易于沙粒沉降的有利环境,为风沙灾害的发生提供地点。综上四点,为铁路沿线风沙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便宜条件,最终导致风沙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起沙风和输沙势特征是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的关键指标。分析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揭示该地区近地层风动力特点及风沙活动强度,评估区域风能环境状况,为研究区风沙运动研究和科学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气象站2017—2021年的风况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起沙风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结果](1)该地区年均起沙风频率为43.70%,平均起沙风速为7.57 m/s,二者均以春季最高。不同季节和年均起沙风均以偏西(W,WSW,SW)和偏南(S,SSE,SE)风向为主。(2)年均输沙势(DP)为68.36 VU,合成输沙势(RDP)为29.39 VU,风向变率指数(RDP/DP)为0.43,合成输沙势方向(RDD)为91.33°,春季输沙势(DP)和合成输沙势(RDP)显著高于其他季节。(3)研究区起沙风平均风速对输沙势的影响大于起沙风频率,风沙活动强度主要由风速大小决定。[结论]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北缘整体属于低风能环境,地表沙物质全年向东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6月是人工防护林建设和飞播造林治沙的关键时期,建议栽植防护林和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