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枣桃小食心中防治技术宋宪军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名钻心虫、蛆窟窿、枣实虫等,是我国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对蔷薇科、鼠李科植物果实威胁极大,尤其对枣果危害更重。桃小食心虫卵的孵化期为7—9天,幼虫孵出时,先啃食部分卵壳,孵出后在枣果上爬行...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叫桃蛀果蛾。是我国北方果区常见的果实害虫,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桃、李、杏、枣、梨、海棠、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 为害特征: 该虫卵初孵化为幼虫始期,陕西关中在5月底——6月初;渭北和延安地区在6月上旬末——中旬初。初孵化幼虫为桃红色,幼虫在果面上爬  相似文献   

3.
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枣桃小,是危害枣、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平山县枣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枣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十分严重,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4.
1主要症状 桃小食心虫又叫苹果食心虫 ,桃蛀虫、桃小食蛾,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枣等落叶果树,其幼虫在果实膨大期危害,易形成“猴头果”;在果实近成熟时危害,可直达果心,早粪不外排,果内满是虫道易形成“豆沙馅”,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是我区重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桃、梨、枣等。一般都是以幼虫蛀果,蛀孔很小,汁液从蛀孔流出。桃子果实被害后,有的形成畸形果,有的果内虫道纵横腐烂。桃小食心虫成虫体长约7毫米,前翅前缘靠中央处有一蓝色三角形大斑纹。雌虫下唇须长,雄虫较短,卵为椭圆形,桃红至深红色,卵顶有“丫”形刺2~3圈。幼虫体长15毫米,桃红色、纺锤形。茧有扁圆形的冬茧和纺锤形的夏革两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以成熟幼虫入土做冬茧越冬。5月中旬至8月上旬越冬幼虫出土,6月为出上盛期。8月为第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枣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出枣桃小食心虫在襄汾县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最佳防治时间,可以有效指导枣农在生产实践中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singham)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俗名枣蛆。幼虫为害枣果,是枣实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该虫在我区为害日趋严重,虫果率常达80%以上,造成红枣减产和影响果实的经济价值,使枣产区人民在经济上遭受很大损失。所以,对桃小的防治是枣区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1983—85年,在桃小发生严重的行唐县,应用性诱剂适时指导,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aosina niponensis Wals)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对苹果、梨、山楂危害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在黑龙江省桃小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各果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虫果率15.0%~27.5%,使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对于桃小食心虫的研究,有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多方面报导(1、2、3),在生产中主要采取地面和树上的药剂防治方法。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各异,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提高…  相似文献   

9.
金丝枣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危害金丝枣的枣尺蠖、枣瘿蚊、星天牛、枣叶螨、桃小食心虫5种主要害虫和枣腐烂病、枣锈病两种主要病害的主要特点及发生规律,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桃小食心虫是一种杂食性的果实害虫,除危害苹果、梨、桃、山楂外,对红枣的危害最为常见。桃小食心虫在我省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翌年6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出土,在地表再结夏茧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多晚上活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是梨、苹果、桃、杏、枣、山楂等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果树面积的扩大,桃小的危害亦日趋严重,果实被害率一般20—30%,有的达70—80%。被害果呈畸形,果内充满虫粪,不堪食用,严重降低了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在晋南桃小每年发生1—2代,以幼虫做圆茧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6月上旬出土最多。幼虫出土后在土块下结纺锤形茧化蛹。成虫最早6月中旬出现,一般羽化后2—3天产卵,多产在果实萼洼处,卵经8—10天孵化出幼虫,第一代  相似文献   

12.
<正>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别名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药。国内分布遍及南北各果区,是果树食心虫中最常见的1种,以幼虫主要蛀食梨、桃、苹果的果实和桃树的新梢。一般在桃、梨果树混栽的果园为害严重,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桃梢被害后萎蔫枯干,影响桃树的生长。此外,还危害李、梅、杏、樱桃、苹果、海棠、沙果、山楂、枇杷等果实,以及李、桃、樱桃的嫩梢及枇杷幼苗的主干。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果树害虫,广布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在国内分布广泛,尤以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等果产区发生最为普遍,特  相似文献   

13.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和防治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nsisWals(以下简称桃小 )主要危害苹果、枣、山楂、桃等 ,在巨野枣区历年成为危害枣果的一大害虫。蛀果率一般年份在 40 %左右 ,严重年份达 80 %以上。由于越冬幼虫出土受降雨影响较大且出土期长 ,成虫羽化极不整齐 ,产卵和危害部位隐蔽 ,不易掌握防治适期 ,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既杀伤天敌 ,又污染环境。因此 ,确定防治适期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 ,是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于 1 993~ 1 998年在葛店、薛扶集、吕官屯等乡镇进行了桃小性诱剂测报和防治应用研究。1 材料和…  相似文献   

14.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桃食卷叶蛾、桃蛀果蛾等,简称"桃小",以幼虫蛀果为害。主要为害苹果、梨、枣、山楂、桃、李、杏等。在果树产区普遍发生,尤其大枣产区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在50%~70%,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以下简称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乐陵枣区历年危害枣果的一大害虫,蛀果率一般年份为15—20%,严重时达50%以上。由于越冬幼虫出土期长,且受降雨情况的影响很大,在生产中如何确定经济有效的防治适期,是防治上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在1982—1987年利用性诱剂诱蛾,观察蛾量消长规律,以期达到预剂防适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桃小性诱剂进行田间诱测,根据雌蛾量的消长,结合温湿度的变化进行田间预报和防治验试。现将蛾量消长与温、湿度变化关系分析如下:在吴堡县柳壕沟苗圃枣园诱测,田间诱测蛾量出现两次大的高峰,分别在6月26日、8月22日。两个高峰期间隔56天。据观察,桃小食心虫在吴堡枣区完成一个世代历期(除越冬代)约为56天左右(成虫为6~8天、幼虫24~25天、茧蛹16~17天)。可以认定,这两个蛾高峰分别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为主。当旬平均气温达17~19℃,相对湿度稳定在70%左右时,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大量出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以样枝为取样单位,采用8种聚集度指标和三种概率频次分布来确定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呈Neyman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介绍了空间分布型在最适抽样数的确定及序贯抽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在河南平原地区果园中发生较多,为防治桃小食心虫,我们对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测,基本掌握了桃小食心虫在河南平原地区的发生规律,总结出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1998年2月以来,我们通过对云南干热区域(蒙自、宜良、建水、元谋、开远等县市)的枣树自然资源的调查、引种和丰产栽培研究发现,几乎90%的枣园虫害猖獗。其中尤以“桃小食心虫”危害最重,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枣尺蠖、枣粘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采收前的枣果,枣果受害后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丰产不丰收。据1998年8月对元谋县新华乡近120 hm2糠皮小枣田抽样调查:虫果率达到42%,最高单株虫果率达到76%,严重者甚至绝收。为此,我们从1998年8月以来,利用2年时间在元谋县新华乡开展了枣树“桃小食心…  相似文献   

20.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asck)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分布全国各地。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梨、苹果、杏、桃、李等树种的果实和新梢。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张掖地区部分梨园均有发生,成灾面积越来越大。本区已有梨园2万hm~2,主栽品种为苹果梨,进入盛果期梨园占50%。遭受梨小食心虫危害梨园,一般虫果率达25%~35%,严重时可达75%以上,经济损失达45%以上。为减少因梨小食心虫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在1992~1998年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