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为了研究油松的生长,我们在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林场对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黑里河林场位于宁城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18°16′—118°40′,北纬41°21′—41°35′,属于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相  相似文献   

2.
油松自然变异观察与形态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的异花授粉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油松在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等方面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形成了一些自然类型,为油松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关于油松自然变异与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国内曾有过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近几年来,我们在陇县八渡林场的16年生油松人工林内,开展了油松自然变异及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一、自然条件和林分状况开展选择的林分位于陇县八波林场北沟工区,属关山支脉的尖山山脉。地理位置北纬34°33′、东经106°21′,海拔高1082~1607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新城子区东部山区,从1965年春,开始引种樟子松,到目前为止,樟子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相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据几年来的造林实践和以往人工幼林生育情况,写成初步调查报告,为本地区发展樟子松提供资料。 1 新城子区的自然概况新城子区位于沈阳市北部,在东经123°16′—128°18′,北纬41°54′—42°11′之间,距沈阳市区35km。本区东部丘陵山区的地貌类型,属长白山余脉,海拔高100—441m,最高峰石人山高  相似文献   

4.
油松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全省共有油松人工林800余万亩,居人工林之首,且半数以上郁闭成林,为经营好这部分森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结合油松人工林定量间伐试验,于1984年着手研究了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干、枝、叶)的形态结构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以评定林分的生产力,挖掘生产潜力,制定合理经营措施,促进林木生长。一、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地选设在素称“油松之乡”的太岳山林区龙泉林场月则沟。东经约为112°30′,北纬36°54′,海拔1400米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8.6℃,7月份平均气温21.8℃,1月份平均气温-7.0℃,年降水量660毫米;土壤为沙壤土,土层厚度0.3—0.5米,PH∶8;植被主要为蒿类、羊胡草、醋柳、绣线菊、山刺梅等。坡向:北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区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满田  张福计 《林业科学》1993,29(4):384-388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改造前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选在太行山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的大西沟作业区,位于东径113°25′,北纬37°32′,海拨1400-1500m,坡度25-35°,油松林平均林龄43年,平均树高8.7m,平均胸径17.4cm;优势树种油松,植被绣线菊、沙棘、胡枝子等;土壤薄-中层褐土。  相似文献   

6.
黄龙山林业局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黄龙山腹地 ,位于东经 1 0 9°38′49″~ 1 1 0°1 2′47″,北纬 35°2 8′46″~ 36°0 2′0 1″之间 ,辖区总面积 1 941 74hm2 ,其中森林面积1 44 1 2 9hm2 ,活立木蓄积 6 0 2万 m3,有林地覆盖率 74.2 % ,是全国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建局近 40年来 ,黄龙山林业事业全面发展 ,特别是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作成绩巨大。人工林的森林地位和作用在黄龙林区越来越显著 ,已经成为黄龙林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类型。目前 ,在实施天然林保护 ,重视环境建设的大好形势下 ,如何经营管理好现有油松人工林 ,对恢复扩…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太行山242块油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主要方法是选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曲线编制等树高线,精度达97.33%;等直径线是从三个曲线中选出一个曲线利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精度达98.6%。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林分密度控制图。经用未编表的标准地检验,精度达93%以上,说明该林分密度控制图符合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可在该区使用。  相似文献   

8.
天峨县林朵林场位于红水河中上游,历史上没有种植杉木的习惯,1958年,开始营造杉木人工林。该场紧密结合生产,开展营造杉木速丰林的试验研究,面积达3944.1公顷。为了总结红水河谷营造大面积杉木速丰林的经验,该场于1990年对速丰林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林朵林场的自然条件林朵林场位于北纬24°56′30″—25°12′,东经107°09′50″—107°11′45″,为凤凰山山脉支系与东风岭山脉的交界处,是天峨县境内较宽的红水河谷地。年平均温度20℃,最冷月均温10.8℃(绝对最低温0℃),最热  相似文献   

9.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赤松(P.densiflora)是重要的用材与绿化树种,随着大面积油松和赤松人工林的栽植与成林,油松和赤松疱锈病亦相继发生。油松与赤松疱锈病是两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早于1966年在辽宁省海城地区的赤松人工林内发现,近年来,清原县海阳林场及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宁城县黑里河林场的油松与赤松接续发生。据清原县海阳林场1980年的初步调查,有的林分发病率达  相似文献   

10.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它自然分布在北纬31°20′至43°33′之间,东径102°00′至124°45′之间,广达十二个省区。我省除河西走廊及其北山地带外,陇东、陇西高原及陇南山地均有天然的油松林,总面积约70万亩。油松不但分布广,而且营造范围大,在我省造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油松在地理上分布范围很广,受不同自然环境条件的长期影响而产生变异,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刘文慧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117-120,139
从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中选取了48个样地对怀柔山区的油松人工林群落进行分析,得到怀柔山区油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为82.8 m3,平均株数密度为2 083株/hm2。采用《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将48个600 m2的样地分为5个群丛组,15个群丛。计算了各群丛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林分蓄积、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差异比较大,油松人工林群落的组成成分比较简单。H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趋势和H相近,D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班克松种源苗期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班克松的6个种源2年生苗期测定表明,各种源间苗高在纬度相近,经度不同的条件下差异极显著。辽宁省实验林场适宜种源为北纬45°40′、西经75°00′的6号种源,抚顺县温道林场适宜种源为北纬44°10′、西经78°00′的5号种源。班克松与乡土树种红松苗期比较,不论在生长量还是在生物量上均显著高于红松。  相似文献   

13.
桉属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江门地区为调整人工林树种结构 ,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 ,发展以阔叶树种为主的人工林。现桉树 ( Eucalyptusspp.)已成为该市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主要树种 [1]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从澳大利亚引进桉属树种 ,进行桉属树种 /种源试验 ,为江门市选出更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桉树树种和优良种源 ,促进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 ,2 2°2 5′~ 2 2°40′N,112°15′~ 112°45′E。属南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 2 2 .1℃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极端最低温度 1℃ ,年平均降水量 182…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河南省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30年生的6种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林木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栓皮栎的林分密度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关系密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均随着林分密度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太行山南麓30年生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最佳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 400株/hm2,有利于栓皮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山区25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40年生油松人工林在不同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建立了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单木材积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指数都在0.9以上;以样地平均优势木的解析材料确定40年生优势木树高,按单项立地因子实际分布区间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单木材积逐渐减小;北京山区40年生油松人工林密度应控制在1 500株/hm2以下;明确了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初步确定了油松人工林适宜的立地条件为:低山、阴坡、有效土层厚度(A+B层)45cm以上。  相似文献   

16.
油松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测定油松的生物量,评定其生产力,可为林分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1981年9月,我们在太谷县林场选择三块标准地进行油松地上部分生物量实测。太谷县林场位于太谷县东部,东径112°49′,北纬37°25′,海拔1400—1700米,地形起伏,山岗连绵。年均温6.3℃,1月均温-10.8℃,7月均温21.3℃;初霜期9月下旬,终霜5月下旬,无霜期约130天;≥110℃积温为2100—3000℃。年降水量580—  相似文献   

17.
魏洁 《山西林业》2015,(3):17-18
通过对油松人工林树木高、胸径、蓄积生长量、尖削度和林下植被的调查,证明抚育能促进树高、蓄积的增长,并且能形成较好的杆形,提高优良木比例,同时增加了林分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广西灰木莲人工林材积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某林场12年生灰木莲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找出了灰木莲人工林材积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人工林林分蓄积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单调递增,当树龄达到12年时林分蓄积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70.10m3/hm2和14.17m3;灰木莲人工林林分蓄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随着树龄的增长先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9.
博爱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爱竹区地理位置介子东经112°56′—113°06′,北纬35°04′—35°12′之间,是目前华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竹类地理分布最北限的林分资源,也是博爱县的森林资源优势之一.数百年来,竹区群众依靠这一优势发展经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古老的林分资源,加快竹区经济建设步伐,现作刍议,并希望指教.  相似文献   

20.
武冈林场位于湖南省武冈县西南部,东经110°22′至111°03′,北纬26°25′至27°00′之间;海拔一般为550至850米,最低296米,最高1409.5米。该场地处雪峰山系,山峦重迭,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发展杉木有着广阔的前景。自1954年建场三十多年来,主要力量投放在人工杉木林的培育与经营管理上,目前大部分已进入成熟阶段,从1981年起每年定额采伐1万多m~3。据1986年森林经理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