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芽奇兰”栽培技术曾金河(平和县农业局363700)名茶白芽奇兰原产于福建平和县崎岭彭溪村,它的成茶品质内质清香浓郁,特别是它的香气具有独特“兰花”香型而闻名海内外。白芽奇兰是建国以来漳州市继诏安县“八仙茶”后第二个选育成功的福建省乌龙茶又一新的名...  相似文献   

2.
白芽奇兰茶于1997年4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商标证书,其标志编号为LB-42-9701370681。平和县崎岭乡阳山茶厂生产的“彭溪牌”白芽奇兰系列绿色食品专用标志是一种质量证明商标,受国家《商标法》保护。现将白芽奇兰绿色食品开发结果初报如下:1选择无污染清洁的水质环境生产绿色食品的阳山茶厂“彭溪牌”白芽奇兰菜原料产地,彭溪村境内山峦起伏,山高雾多,雨量充沛,,拥有自芽奇兰兹173hm2,年产优质名茶200多t。根据崎岭乡彭溪村白芽奇兰茶园的分布情况,我们首先对四周水资源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在基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下溪、示路、洋…  相似文献   

3.
白芽奇兰系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以其鲜叶加工的白芽奇兰茶具有独特的香韵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烘焙是白芽奇兰茶精制加工中最主要的工序,其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芽奇兰商品茶的品质、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力。文章介绍白芽奇兰茶的烘焙方式、技术要点、注意事项,以期为白芽奇兰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芽奇兰是近年新选育的乌龙茶新品种,品质优异,适应性广,因此苗木供不应求.通过夏季育苗试验了解白芽奇兰茶夏季育苗的可行性,时间为2000年7月10日开始育苗,至2001年4月中旬就可按茎粗0.3cm以上,苗高25cm的规格出圃.现将白芽奇兰夏季育苗技术归纳如下: 1 苗圃地的选择 1.1选址:苗圃地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且易排灌和通风向阳的地方。 1.2 整地:首先清除杂草、杂物,然后翻耕整畦,并开好排水沟、蓄水池.畦面宽100cm左右,畦间宽25cm左右,畦高…  相似文献   

5.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中国福建省平和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属于珍稀乌龙茶新良种。白芽奇兰茶树为无性系品种,属灌木型,树枝半开展,枝粗壮较直立,分枝较密,叶形呈长椭圆,叶色深绿具光泽,锯齿细浅。  相似文献   

6.
白芽奇兰品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芽奇兰是我省选育成功的又一株乌龙茶珍稀品种,它以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韵而备受赞赏,曾数次参加全国和福建省名茶评比名列前茅。1986、1989年分获福建省名茶评比第一名和一等奖,1993年分获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农业部青茶类优质产品证书,1991~1997年连续七次分获福建省名优茶奖。1995年10月通过省级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现场验收鉴定,1996年4月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省级茶树新良种。1白芽奇兰的形态特征本文执笔温天海,曾获福农大詹梓金教授、福建省农业厅谢逸安高师等的指导和润笔,张汉荣…  相似文献   

7.
1 平和茶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县以白芽奇兰茶为主的茶叶产业迅速发展 ,突出表现以下五方面成就 :1 1 茶叶产业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 ,发展名优茶叶尤其是白芽奇兰茶 ,已成为群众的共识 ,白芽奇兰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茶叶优质率不断提高。 1999年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 3 53万亩、总产 380 0多t、产值 1亿元 ,其中白芽奇兰茶种植面积 1 6 8万亩、总产180 0t、产值 6 0 0 0万元 ,分别占全县茶叶产业的4 7 5%、 4 7 3%和 6 0 %。白芽奇兰茶屡获殊荣 ,从 1989年荣获“福建省名茶评比第一名”以后 ,又 7次荣…  相似文献   

8.
平和白芽奇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树生长环境平和地处博平岭山脉的南段,地势中部高,向东、南、西部倾斜。境内多低山、丘陵,系中生界火山岩、花岗岩组成。全县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温度21.2℃,年降雨量在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81%,年日照时数1925.0小时,年有效积温7487.7℃,无霜期318天,四季长青,土壤肥沃,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白芽奇兰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大芹山一带。大芹山雄峙东南,海拔1544m,此处山势婉蜒,溪涧如网,植被茂密,茶树生长良好。二、历史与现状白芽奇兰是平和县的传统名茶。相传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5),在崎岭乡彭溪村“水…  相似文献   

9.
日前 ,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平和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福建省地方标准《白芽奇兰茶标准综合体》审定会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农业厅、福建农大、省茶科所、省茶叶进出公司和平和县农业局、技监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对《白芽奇兰茶标准综合体》 (草案 ) ,进行认真讨论和修改。会议原则通过了《白芽奇兰茶标准综合体》省级审定。《白芽奇兰茶标准综合体》的省级审定通过和准予颁布实施 ,使白芽奇兰茶的育苗、栽培、采摘、初制、精制、产品质量、产品包装等全过程处于综合标准体系的规范之中 ,是白芽奇兰茶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8月 1日 ,在盛产白芽奇兰茶的“中国茶叶 (白芽奇兰茶 )之乡”———平和县 ,来自从事农业、科技、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公安等单位的领导、科技人员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茶农、企业家代表 68人 ,欢聚一堂 ,召开了“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成立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章程》 ;聘请县委书记、县长杨彬文同志 ,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林忠同志 ,县委副书记姚立同志为协会名誉会长 ;会议一致选举县政府蔡福民副县长为协会会长 ,选举杨水池、卢振海、陈文海、黄超胜、温天海同志为协会副会长 ,选举温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寿宁县白芽奇兰茶叶的生产现状,介绍了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的初制工艺和品质特征。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初次制工艺包括:应用标准鲜叶原料、分阶段萎凋、适度重压揉捻、自然发酵、高温工而成的红茶,其外形紧结乌黑油润显毫、品种香明显且带兰花香、味甘甜醇厚并带花香、叶底橙红明亮、汤色铜红匀亮,品质风味独特,是寿宁高山红茶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白芽奇兰”俗名“竹叶奇兰”,是福建省乌龙茶类中的珍稀品种,它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韵而脍灸人口,曾数次参加漳州市名茶评比名列前茅,1986年参加福建省名茶评比获第一名,1989年在福建省名茶鉴评会上荣获一等奖(省优产品)。  相似文献   

13.
白芽奇兰茶是乌龙茶的后起之秀,也是平和县三大绿色品牌产品之一。几年来,平和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更新经营理念,做强做大白芽奇兰茶品牌文章,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全面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平和白芽奇兰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至2002年底,全县白芽奇兰茶3667hm^2,年产6000t,年创产值2亿多元,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城杯”茶王赛市于2002年12月薪3—5日在漳州市举行。漳州各县市共选送白芽奇兰、八仙茶铁观音、黄棪、肉桂、本山、毛蟹、乌龙、丹桂、九龙袍、金萱、翠玉等品种茶样211个。共评审出白芽奇兰、八仙茶、铁观音、黄棪(黄金色桂)等4个金奖,17个  相似文献   

15.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县近年新选育的乌龙茶优良品种。由于品质优,适应性广发展很快,苗木供不应求。通过县茶叶站快繁试验,打擂苗已经能够在8个月内培育成茎粗0.3cm以上,苗高30cm的规格苗出圊。现就将这几年来对白芽奇兰茶进行快速育苗积累几点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苗圃地的选择与建立是基础造地:苗圃地要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结构良好、地下水位低,排灌及交通方便,通风向阳的地块或水稻田为好。整地:首先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翻耕碎土整畦,并根据地形四周开好排水沟、挖蓄水坑,便于南地浇灌用水。鞋面宽为一米左右。畦间路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适宜机械采摘的乌龙茶品种不同叶位节间长和各叶位展叶角度,2014、2015年春、夏、秋3季分别对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8个较适宜机采的乌龙茶品种的节间长和展叶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个适宜机采品种2年平均二、三叶节间长2.30~2.95 cm,三、四叶节间长2.99~3.87 cm,四、五叶节间长3.36~4.53 cm,从节间长看:春季黄观音、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棪、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标准的机采;夏季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秋季金牡丹、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观音适宜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8个适宜机采品种第三叶展叶角度32.27~40.80°,第四叶展叶角度33.65~43.65°,第五叶展叶角度37.50~47.73°;从展叶角度看:春季黄棪和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观音、茗科1号(金观音)适宜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夏季黄棪、悦茗香、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秋季白芽奇兰、金观音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  相似文献   

17.
平和白芽奇兰加工现状与品质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平和白芽奇兰茶的加工现状1997年秋季对白芽奇兰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当地的茶叶加工以农家小作坊形式为多,现有的工艺流程有几种:(1)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探捻→初烘→包揉→复供复包揉→烘培足干(2)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探捻→初炒→包揉→复炒复包揉→烘径足干(3)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炒→包揉→滚筒炒干(4)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滚筒炒干采用第1、2种工艺的加工方式,制作要求较为严格规范,当地菜农在供培足干时颇为考究,通常用炭火供熔,其品质好,市场卖价较高。采用第3、4种工艺的…  相似文献   

18.
白芽奇兰是由平和县农业局选育而成的优良乌龙茶的新品种,育芽能力强,幼嫩芽叶肥壮,耐寒搞早,抗逆性强,产量高,香味浓,品质好。一芽三叶期在4 月中旬,比闽北水仙采摘期早一周左右,属于中芽种,适宜在江南乌龙茶区推广。我镇茶叶90%以上是水仙品种(迟芽种),为加快茶叶结构调整,降低水仙茶叶加工高峰期,提高茶叶品质,我镇于去年冬季用短穗扦插育苗法,繁育白芽奇兰苗本,目前苗木长势良好,预期可供500亩茶园种植。现把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上: 一、选择健壮的母穗 采穗母树应选择纯种,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青年茶树,…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和新梢破碎芽叶比重接近。而肉桂、毛蟹、本山、梅占、铁观音、黄玫瑰等6个品种机械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比手工采摘低,新梢破碎芽叶比重均比手工采摘高;初步得出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采效果较好,且这些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较适宜机械采摘。  相似文献   

20.
“莲花翠螺”是清流新垦农场1998年开发的名优绿茶。其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泽翠润、香高持久、滋味鲜灾、汤色碧绿、清澈鲜亮、叶底匀嫩鲜翠均成朵.“莲花翠问”的鲜叶原料来自该场70-80年代种植的福鼎大白条混杂群体在没有开发加工名优茶之前,其产量低,品质差,每公斤茶叶平均价只有4.20nd右。1997年开发名优茶“莲花迎春”,茶叶品质明显提高,每公斤菜叶平均价达56元。1998年开发加工“莲花翠娘”每公斤茶叶平均价高达148.9元。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1.菜园管理1.1加强茶园管理工作,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