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源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异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强、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已配组育成4个品种通过审定。通过对繁源A异交特性的观察,明确其影响异交率的关键因素,结合多年的繁殖经验,提出高产繁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控制大豆绿子叶的两个重叠隐性基因(d_1d_2)为标志基因,研究了花粉给体和受体基因型及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大豆天然异交率的影响。花粉受体和给体以10—80厘米距离在行间种植时,大豆天然异交存在显著的受体基因型效应和受体×给体互作效应;距离对大豆天然异交率无显著影响;给体基因型对大豆的天然异交率有显著影响,通交83—932为给体的异交率显著大于以其它基因型为给体的异交率。  相似文献   

3.
荃211S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倒性强、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03S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8代自交育成的新的两系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异交率高的优点,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介绍了荃211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组表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3a来对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目标性状的表达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表明,同一品种水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在年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成正相关。在套袋条件下,外露率与结实率主要与品种有关,外露率与结实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常温下,花粉至少可存活3d以上。柱头活性一般可保持7d以上,开花后外露柱头活性逐日递减,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与柱头长短及柱头性状有关。柱头长,分杈多,不易干燥,生活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授粉探讨、成铃考察和模拟昆虫传粉试验认为,棉花可分为自花和异花授粉两大类群.以自花授粉为主的一般棉种,在网室隔离和大田开放授粉条件下,自然成铃率较高且稳定,一般可达40%以上.生产上昆虫传粉虽常造成异交压力,但因自身花粉多,授粉(受精)进程快等优势,使这种压力大为降低,品种保纯可基本保证.靠异交成铃的质核不育材料,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在网室和海南冬繁条件下,自然成铃几乎为零.此类生态条件利于保持系自交和不育系转育;在运城大田条件下,自然成铃率与常规品种接近.由于接受外源花粉的时间优势,扩大了昆虫传粉机遇,提高了异交成铃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常异交水稻不育系目标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3a来对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目标性状的表达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表明,同一品种水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在年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成正相关。在套袋条件下,外露率与结实率主要与品种有关,外露率与结实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常温下,花粉至少可存活3d以上。柱头活性一般可保持7d以上,开花后外露柱头活性逐日递减,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与柱头长短及柱头性状有关。柱头长,分杈多,不易干燥,生活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流域麻区表现较好、具有高产潜力的不同类型红麻品种为试材,在滨海盐碱地上种植进行盐碱地适应性试验,对其经济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红麻比其亲本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杂交红麻品种耐盐能力要强于常规红麻品种,并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F2和F3衰退率并不明显,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生产上盐碱地种植红麻可利用F2代和F3种子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以收获韧皮部纤维为主要目的。本研究以海南三亚种植的红麻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随机选取红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各6个,每个品种随机选取9株测量有效株高和始花节位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麻的始花节位和有效株高呈显著性线性相关。始花节位可以作为红麻纤维产量育种的一个重要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9.
红麻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之一。但红麻的纤维品质比黄麻差,品种也很贫泛,不能适应红麻生产和麻纺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植株,经人工或自然加倍成纯  相似文献   

10.
光钝感、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红航992系2003年以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福红992种子为材料,通过宇航搭载进行航天育种,经5年9代连续选择,于2008年育成的光钝感、超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在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播种后155天不现蕾开花,表现出极端光钝感特性.在安徽省2008年红麻联合区试中,福红航992平均干皮产量为每公顷5362.5公斤,比对照品种红引135增产21.6%,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于2009年通过了安徽省红麻新品种鉴定.福红航992等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的推广,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红麻生产上的早花减产问题,扩大红麻在全球低纬度地区的推广,从而提高我国红麻的生产与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造纸红麻品种的筛选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石林  刘伟杰 《作物研究》1994,8(1):33-36,41
本文对9个红麻品种的干茎产量,皮、骨、髓含量,化学成分,纸浆得率以及收获期、茎杆贮藏期与纸浆得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红麻2号的干茎产量最高,其次为青皮3号和湘红麻1号;湘红麻1号和湘红麻2号纸浆得率较高,纤维细胞长、胞壁薄、木质素和髓含量较低;青皮3号化学成分优良。3个品种均是较好的造纸用红麻品种。9月底至11月中旬,各品种干茎产量和纸浆得率随着收获期推迟而提高;得浆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R1诱导几个水稻品种雄性不育率大部分达95%以上,同时雌蕊保持一定的活力,各水稻品种异交结实率有差异。研究明确:R1对水稻宇B、B02208、地B的日开花率,时刻开花率及开颖率影响不显著,不可能是构成影响水稻异交率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油菜品种多为高芥酸类型(芥酸含量达45—50%),因而在食用价值和经济收益方面均受到一定影响。积极选育和推广低芥酸油菜品种已成为当前油菜生产上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但由于甘蓝型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一般自然异交率为10%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207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邓小林 《杂交水稻》2003,18(6):55-56
T优20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育成的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T98A与先恢207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12项米质指标全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通过广西、贵州、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早、中、晚熟红麻品种各2介配制不同类型的正反交组合15个,对红麻生育期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论为:1)红麻F_1的生育期取决于晚亲,与相对早亲的熟性关系不明显。2)红麻生育日数对敏感型品种是动态的,现蕾的早晚不是取决于播种的早晚,而是取决于达到临界日长的时期。3)红麻生育期由两对主基因控制,aabb基因型为早熟类型,aaBB或AAbb为中熟,AABB为晚熟。除主基因外还有修饰基因起作用。4)红麻的现蕾可能存在着“积短日照差”或“积暗长”的原理,因而在较现蕾临界日长稍短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分期播种,敏感型的早熟品种出现表面上的不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山西无红麻品种、无适合其生态条件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福红优3号、福红16号红麻品种,参加山西省红麻区域试验,以期筛选适合我省生态条件的红麻品种,总结适合我省生态条件的红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从红麻品种选择、密度控制、肥料用量三个方面对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红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是关键,在本次夏播红麻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措施上,应施足底肥(750kg/hm2三元复合肥)、合理密度(15万苗/公项),才能实现夏播红麻高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或大田材料测定30多个红麻品种的净同化率(NAR)、单叶光合强度和叶片含氮量。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的NAR差异显著;目前两推广品种的NAR接近于所测品种的平均值;不同生长季节间的NAR显著相关,且具有相似的遗传力;苗期与生长中期的NAR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认为,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苗期和生长中期都可根据NAR的高低选择品种和品系。NAR较高的8个红麻品种苗期单叶光合强度、叶片含氮量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之间及其与NA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叶片含氮量可作为衡量品种NA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智农S是以C815S为母本与保持系629B杂交,以F1代为父本与C815S回交,经过5 a 10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型好、米质优、异交率高、配合力强,于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智农S配组的智两优5336等7个组合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耐镉黄、红麻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1.2 mg/kg)处理,研究不同黄、红麻品种生物产量、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镉处理对不同黄、红麻品种生物产量有明显影响,初步筛选出5个镉耐受黄、红麻品种。镉累积部位从大到小关系为:茎大于根大于嫩茎叶;红麻富集Cd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黄麻,转运系数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筛选适宜在镉污染种植黄/红麻品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