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内蒙本地产甘草种子用浓硫酸处理,吹干,再经离子束注入处理,结果显示其发芽率和出苗率均表现"马鞍型"曲线特征,拐点在4×1016ion/cm2剂量。离子束注入对10d龄的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在30d龄幼苗的茎高、主根长、侧根数和全株干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能量50keV的条件下,将不同剂量的Fe+及Ti+注入杉木种子,观察离子束注入后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及Ti+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延迟效应,且发芽率随离子束注入剂量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离子束注入剂量对杉木主根初期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剂量Fe+的注入可使根长大幅度下降,即根长对Fe+的敏感程度更高;处理组与对照相比苗高均值相差不大,但个体上经Fe+处理的突变率高于Ti+处理,经离子注入处理组共有7株优势苗入选。  相似文献   

3.
离子束注入是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品系选育的一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离子束注入在向日葵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非常少.本试验利用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分别处理向日葵美二和星火种子,研究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随着处理剂量加大,向日葵种子变异的几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出现先逐渐降低最后又回升的趋势,星火对N+离子束的耐受力比美二强,在更高的剂量处理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才开始大幅下降.N+离子束处理后,两种向日葵幼苗中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基本上均比对照高,并且星火中的CAT活性基本都比美二中的要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不同品种中的表现不同,在美二中不同剂量处理后的幼苗体内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下降,而在星火中则有升有降,且经N+离子束处理后星火中的SOD活性均高于美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体来讲,处理后两个品种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美二体内的MDA含量要高于星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离子束处理会影响向日葵的发芽,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激活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张祥胜  王瑞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30-131,237
30 keV氩离子以0(真空对照)、2.34和4.68×1016 ions/cm2的剂量注入甘草种子,在胁迫条件下对甘草发芽率、胚根长、抗氧化酶系统、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参数以及在NaCl溶液中萌发幼苗的Na+、K+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34×1016 ions/cm2剂量的离子注入可以提高甘草幼苗对渗透胁迫和盐胁迫的抗性,机理研究显示,适当剂量的离子束注入可以显著提高甘草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胁迫条件下脂质过氧化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能量5种剂量的7Li离子束处理2个不同类型的春大豆品系,研究各处理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下胚轴伸长、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不同能量与剂量的7Li离子束辐照对大豆种子活力影响不尽相同,不同的种质材料对各处理的反应亦有较大差异;各处理发芽率在83.33%~100%,多数处理的田间成苗率在70%左右;4.24 MeV 60 Gy 7Li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低能离子束注入甘草的刺激效应和诱变效应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材料专用的低能离子束注入机,分别以低能(30 keV)Ar+0(对照),600×(2.6×1013),900×(2.6×1013)和1 200×(2.6×1013)ions/cm2的剂量注入甘草种子,M1代材料中,900×(2.6×1013)ions/cm2剂量处理对甘草具有明显刺激生长效应,而其他剂量没有这种刺激生长作用。分别把对照和900×(2.6×1013)ions/cm2剂量处理的植株进行了RAPD多态性比较。从200个引物中筛选出24个引物进行扩增,经分析可以认为,离子束注入甘草种子在基因结构上没有太多的变化,甘草的这种刺激生长效应是低能离子束物理刺激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N+离子束处理对毛叶山桐子种子萌发和表型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能量N+离子束(0、20、25和30 keV,同一剂量4×1015 N+·cm-2)注入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种子,比较分析其种子的发芽率、容器苗株高、冠幅、叶片数、地径和叶片全C、N含量,以筛选出最适宜种子萌发和营养生长的N+离子束注入能量。结果表明,与CK比较,30 keV处理可显著增加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冠幅、叶片数、叶片全N含量,显著减少了C/N;25 keV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冠幅、叶片数和地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叶片全C、N含量;20 keV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幼苗冠幅、叶片数和地径增加无显著影响,对株高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显著增加了叶片全C、N含量。因此,在进行毛叶山桐子容器育苗时,30 keV是最有利其种子萌发和幼苗营养生长的N+离子束注入能量。  相似文献   

8.
低能离子注入对烟草反转录转座子Tnt1多态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能离子注入对烟草反转录转座子Tnt1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利用TRAP技术检测离子束辐照后的烟草的反转录转座子Tnt1的多态性。[结果]随着离子束辐照剂量的增大,发芽率基本成线性减少的趋势,但在注入过程中的真空状态对种子的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经过离子束辐照后,烟草植株的生理特征展示出一些较明显的变化。烟草的反转录转座子Tnt1发生了转座。通过TRAP分析,Tnt1展示出一定的多态性。利用TRAP技术,通过对样本DNA的扩增,对出现的特异性条带进行测序,经BLAST搜索,没有发现与Tnt1匹配率较高的序列,初步判断其为功能未知的序列。[结论]该研究为揭示离子束的诱变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离子束注入和大豆DNA浸泡 2种手段处理小麦种子 ,测定F1 代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离子束注入导入大豆DNA后可引起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改变 ,处理后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随离子束剂量的加大和供体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和γ射线处理水稻种子超弱发光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品种31111s和1016经氮离子束注入和~(60)Co-γ射线处理后,对其干种子、浸种期、破胸期和发芽期的生物超弱发光值进行跟踪监测,结果发现两种处理干种子的发光值都比对照高;在浸种46小时后,γ射线处理的发光值下降,而对照和离子束注入的都呈上升趋势;在破胸期和发芽期每处理和对照的发光值都比上一期增加。表示种子在浸种→破胸→发芽阶段,其内部能量代谢水平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以等离子体浸没 ,N 的不同剂量注入豌豆种子 ,引起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和活性迁移率均起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 35min处理的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变化量大。M1种子萌发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找到促进种子萌发的适宜方法,提高播种效率.[方法]以来自美国的美丽胡枝子、短梗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的种子为材料,种子分为带果皮与不带果皮两种类型,分别用热水和浓硫酸进行处理,对种子的千粒质量、硬实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胡枝子种子千粒质量以短梗胡枝子的最高,二色胡枝子的最低,美丽胡枝子居中.种子用浓硫酸处理10~30 min,或用95℃热水烫后浸泡1~3 d,均可显著降低3种胡枝子的种子硬实率,以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硬实率的降低效果最好.在促进种子萌发方面,以浓硫酸处理20、30 min,95℃热水烫后浸泡1d、2d这4种处理方式比较好,可使种子萌发率提高9倍以上,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10倍以上.3种胡枝子经过酸、热处理后,美丽胡枝子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其次为二色胡枝子,短梗胡枝子种子发芽较差.[结论]经过95℃热水烫后浸泡1d,3种胡枝子均表现出不带果皮的种子比带果皮种子发芽效果好,不带果皮的种子发芽率是带果皮的1.7~2.1倍,播种2周时带果皮的种子胚根发育好于不带果皮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对秤锤树种子基本性状作了测定, 并对种子进行酸蚀、药剂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实验处理。结果表明, 种皮占种子风干质量的88 %~ 94 %, 透水性良好;种子经浓硫酸处理2 d , 再用500 mgL-1赤霉酸(GA3)处理后, 在室外低温层积一冬, 发芽率可达40.06 %, 对照种子则未萌发。秤锤树种子的休眠, 除了种皮机械束缚和透气性差的原因外, 种胚还需要一段低温的生理后熟过程, 属于综合休眠类型。图2 表3 参9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休眠种子后 ,其生长发育的遗传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经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 ,出苗、生长发育均呈滞后现象 ,且降低了株高。 2 0min为半致死剂量。提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赖草种群的自然更新率低、实生苗少的状况,研究了水分、盐分和埋深处理对大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赖草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的特性;较低浓度(5%~10%)的PEG处理对层积8周后大赖草种子萌发率影响不明显,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萌发抑制作用增强;盐分对其层积8周后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2mol/LNaCl溶液中仅有17%的种子萌发,而将盐溶液中处理15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后,种子恢复萌发率随盐浓度升高而升高;沙埋深度的增加使其种子的萌发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沙埋深度为4cm时,种子萌发率最高为30%。经综合分析,干旱少雨、盐碱及风蚀沙埋的自然环境是大赖草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困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多叶羽扇豆种子为试材,对其适宜萌发的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对浓硫酸破除硬壳以及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后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用浓硫酸处理后,再经20%PEG浸润在砂床。18~25℃变温和白天8 h光照的条件下培养效果最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外渗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种子的贮藏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分解利用也明显快于对照,从而提高了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17.
李小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53-12255,12258
[目的]寻找一种能有效提高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通过采取热水浸泡处理、98%浓硫酸浸泡处理、100 g/L硝酸钾浸泡处理、磨擦种皮结合热水浸泡处理、30%双氧水浸泡处理等5种不同方法处理和田苜蓿种子,观察测定并研究以上5种处理方法对和田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以磨擦种皮结合25℃热水浸泡30 min处理对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81.3%;其次是100 g/L硝酸钾浸种2 h、50℃热水浸泡处理和30%双氧水浸种5 min;用98%浓硫酸处理的效果较差。[结论]磨擦种皮结合25℃热水浸泡30 min处理是提高和田苜蓿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燕山红栗种子休眠与种胚形态、种皮及内含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从种胚形态、种皮障碍、内含物变化等多方面,探讨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成熟是板栗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板栗种胚长度逐渐增长,子叶与胚轴和胚根长度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种皮对板栗种子萌发有一定机械束缚作用,去皮程度越高,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也越高;沙藏过程中,种皮中P-香豆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P-香豆酸可能是抑制板栗种子萌发的另一个原因,而种仁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板栗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进行处理,证明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色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子成熟度及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对同色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50 d的种子在1/4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100 mL/L椰子水、1.0 g/L活性炭和2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播种后90 d萌发率可达70.3%;授粉后240 d的种子在含有0.5%有效氯的次氯酸溶液中处理40 min能最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成熟种子的萌发率从14.3%提高到69.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栀子种子萌发受抑制的原因及抑制物存在的部位,寻求提高发芽率的最佳方法,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樟树和安徽亳州两个栀子主产地的栀子果实为材料,探讨浓硫酸浸泡2~24 h对栀子种子吸水率的影响;研究栀子种子、果肉和果皮甲醇提取液(0.005~0.050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浓硫酸、赤霉素(0~1.5 g/mL)和生长素(0.1~5.0 g/mL)、不同温度(15.0~30.0℃)和发芽床(蛭石、纱布、滤纸、湿沙)等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结果】浓硫酸处理后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吸水率普遍提高,达到饱和时其种子平均吸水率高于未酸蚀种子34.31%。果肉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高。随着栀子果皮或种子的甲醇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经0.005~0.015 g/mL果肉甲醇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缓慢下降,但当大于0.015 g/mL时,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急剧降低;随着果实甲醇提取液浓度的提高,白菜发芽种子根明显变短,芽缩短,长势变弱,以果肉的甲醇提取液抑制物作用最强,其次为果皮、种子;此外,提取液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芽的抑制作用。浓硫酸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为零,且种子极易霉变。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栀子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种子出现发黑现象。在0.3~1.2 g/mL赤霉素范围内时,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栀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其中以1.2 g/mL赤霉素的发芽率最高。在20~30℃范围内,栀子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而在20℃以下,发芽率极低。在30℃最适温度条件下,以滤纸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为湿沙、纱布、蛭石。【结论】栀子果肉和果皮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是抑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栀子果皮、种子和果肉中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类或数量可能不同。浓硫酸、生长素对栀子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则具有促进作用。栀子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用1.2 mg/mL赤霉素避光浸泡48 h后,在滤纸培养床上30℃恒温避光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