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针对辽西半干旱区稻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下的问题,并为探明节水灌溉稻田中斜发沸石的节水减肥效应、明确其调控的氮积累过程参数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和2020年在辽西彰武县绿维农场进行了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淹灌(对照)、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氮1/4、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使用等量有机肥替代传统速效肥等5个处理,对水稻耗水量、干物质量、吸氮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淹灌,节水灌溉条件下施用斜发沸石可以显著节水4.8%~11.4%、提高水分生产率6.2%~15.5%、减少磷肥用量25%,最高增产9.7%;水稻耗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规律,而水稻需氮规律符合Richards生长函数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稻高产的3个关键因素为前期氮素积累量、氮素积累时间和积累过程的平稳性;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处理与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处理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叶片的氮素积累,继而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在穗部的积累量。综上,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并减磷1/4处理与干湿交替灌溉和施加斜发沸石处理氮素积累总量和氮素积累时效均较高,且氮素积累较平稳,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稻田节水增效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适宜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于2016—2017年在蒸渗测坑内进行水稻栽培试验。基于2年试验数据对SWAP-WOFOST模型进行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基于1956—2015年60年的降雨资料完成丰、平、枯3种年型的分组,同时改进了SWAP的灌溉排水模块以适应本地化的灌排需求,并由率定后的模型模拟了丰、平、枯3种年型下4种节水灌溉模式的稻田水分运移及水稻生长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水文年型下田间水分管理及水稻产量的差异,分析了4种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排与高产效果。结果表明:经率定的SWAP-WOFOS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水分运移和水稻生长过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排水量与灌排次数,减少水稻的生理需水和田间渗漏,并能够维持水稻高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0年模拟期内,控制灌排的灌溉水分生产率在丰、平、枯3种年型下分别为5.52、4.65、3.83kg/m3,各年型下均为最高,控制灌溉的作物水分生产率在丰、平、枯3种年型下分别为2.45、2.31、2.06kg/m3,各年型下均为最高。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结果表明,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控制灌排模式具有稳健的节水省工效果。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肥模式单季水稻生长特性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灌溉模式与施肥方式的组合对单季水稻分蘖、根系生长、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下(薄露灌、间歇灌),水稻分蘖优于常规灌溉,并且3次施肥处理的最终分蘖量好于2次施肥;水稻根系长度和根毛总量均大于常规灌溉;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影响不显著;节水灌溉加3次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略大于常规处理,每亩增产10~30kg。另外,节水灌溉模式可显著提高单季水稻的水分生产率,生育期用水可减少10%~30%。  相似文献   

4.
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但节水灌溉存在尺度效应,灌区节水改造措施在田间尺度的节水潜力并不代表其灌区或流域等大尺度上的节水潜力,田间尺度的节水在较大尺度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只有弄清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才能做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管理。从灌区灌溉水的循环转化过程,分析了节水措施在不同尺度上产生的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常用节水措施的田间、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不同尺度节水潜力的计算公式,并以青铜峡灌区为例,对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利部、国家科委在广西桂林联合召开全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决策,交流水稻节水灌溉经验,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全国各主要种植水稻省区水利厅(局)和科委的代表之外,我们还邀请了部分水利、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及新闻界的同志。就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主要讲以下几点:1一年来,节水灌溉普及推广工作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灌溉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并决定“九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基于田间试验,阐明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条件下节水灌溉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及排放量变化规律,分析了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水稻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CH_4排放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移栽后40 d之前),后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移栽后20 d之前,施用生物炭增加了节水灌溉稻田CH_4排放通量,之后降低了稻田CH_4排放通量。中量(20 t/hm2)与高量(40 t/hm2)生物炭施用量均减少了节水灌溉稻田稻季CH_4排放量,降低率分别为29.8%与6.3%。与此同时,生物炭施用后节水灌溉水稻产量增加9.3%~15.9%,灌溉水分生产率提高15.1%~15.9%。节水灌溉稻田施用生物炭在减少CH_4排放同时,能够实现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7.
关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在我国 5 2 0 0万hm2 灌溉面积中 ,渠灌 3 876万hm2 ,井灌1333万hm2 。井灌区大多采用渠道防渗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溉 ,有的还采用了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而占灌溉面积 3/4的渠灌区 ,渠道衬砌率只有 1/4~ 1/3 ,渠系渗漏损失约130 0亿m3,占灌溉总损失水量 70 %以上。目前渠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仅 0 .2~ 0 .4,水量浪费严重 ,这是农业节水的潜力所在。目前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区只占总灌溉面积的 2 .8%。因此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在河水灌区与地面灌溉。黄河流域农田灌溉用水量 2 80亿m3,…  相似文献   

8.
运用系统工程 搞好节水灌溉罗中(广西玉林地区推广水稻科灌技术领导小组玉林市542500)关键词系统工程,科灌,节水1992年和1993年,玉林地区实施广西水电厅与广西科委联合下达的《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项目,全地区推广水稻“薄、浅、湿、晒”节...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4.全国农业正常年份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4,但水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可见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节水灌溉,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推广的实用农业节水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国家一方面严重缺水,一方面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灌溉是我国用水量最大,同时也是浪费最严重的方面。如何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我们科技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责无旁待、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任务。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耗水最多的农作物。在广西自治区党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广西水利厅与科委的同志密切配合,在水稻节水灌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的开发”项目取得了很大成绩,获得了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们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的水稻节水减排效应。【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淹灌(W0)和间歇灌溉(W1)2种灌溉模式,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135 kg/hm2)及常规施氮(N2,180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下的水稻节水、增产、控污和减排效应。【结果】灌溉模式影响水稻灌水量、渗漏量和排水量,W1模式相比W0模式下的水稻灌水量减少18.12%~28.37%,渗漏量减少13.68%~22.85%,平均节水28.77%。在N1、N2施氮水平下,W1处理相比W0处理的水稻平均增产分别达到16.57%与29.94%。与W0模式相比,W1模式下的TN排放负荷量平均减少25.67%。同一灌溉模式下,TN排放负荷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对氨挥发总量有显著影响,而灌溉模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氨挥发总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最优的水肥交互模式为W1N1处理,相对于当地传统模式可使水稻增产9.82%,节水27.54%,控污25.67%,减排11.90%。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尺度节水潜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但节水灌溉存在尺度效应,灌区节水改造措施在田间尺度的节水潜力并不代表其灌区或流域等大尺度上的节水潜力,田间尺度的节水在较大尺度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只有弄清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才能做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管理.从灌区灌溉水的循环转化过程,分析了节水措施在不同尺度上产生的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常用节水措施的田间、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不同尺度节水潜力的计算公式,并以青铜峡灌区为例,对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和COD等。【结果】适雨灌溉灌水量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分别减少了67.4%和43.4%,节水效果最好;适雨灌溉排水量最少,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适雨灌溉TN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6.9%和90.7%,NH_4~+-N排放量减少了96.7%和98.3%,COD排放量减少了61.5%和62.5%,TP和NO_3~--N的减排效果不明显。【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适雨灌溉的节水减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综合分析了近50年来新疆的农业水土开发与节水灌溉状况.纵观50年来新疆的农业灌溉,历经了普遍采用的地面灌溉方式以及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灌溉方式.上述灌溉方式,前者通过渠道防渗的工程节水模式难以实现节水增产,且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生态用水量;后者注重作物生长机理的农艺节水模式可以实现节水增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无法改良土壤,甚至还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因此,不管是工程节水还是农艺节水,均应重新考虑其节水的可持续性,能否合理配置整个流域的水资潭,能否实现整个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怎样才能实现整个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有别于"真实节水"的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1996,(4):30-32
广西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530023)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习惯采用深水淹灌,既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又造成用水浪费。在经受了1989~1990年春秋连续干旱的困扰后,为了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广西区科委先后两次将水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模式下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超级稻-两优152”为供试作物,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灌溉方式设置常规灌溉(CF)和干湿交替灌溉(AWD)2种,氮肥配施模式设置100%普通尿素(N1),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N2)和100%控释尿素(N3),施氮总量均为240 kg/hm2。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各生育期水稻叶片SPAD值、株高、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量、茎蘖数、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同一施氮模式下,与CF处理相比,AWD处理下拔节—灌浆期水稻叶片的SPAD值、作物生长速率、茎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向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加。同一灌溉模式下,与N1处理相比,N2、N3处理的茎蘖成穗率、作物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及籽粒产量增加,其中N2处理籽粒产量的增加幅度要高于N3处理。整体来看,与其他处理相比,AWDN2处理获得较高的SPAD值、茎蘖成穗率、作物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和籽粒产量。【结论】干湿交替灌溉耦合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有利于减少水稻的...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节水灌溉系统的缺陷,研究了一种适用面广、基于多单片机工作(MCU)机制下的节水灌溉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能与现有各种节水灌溉方式配套、进行全方位科学监控,以进一步提高节水效果的特点,而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论述了发展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战略地位;指出现代农业节水是一个跨多学科的高科技问题,需要生物、水利、农艺、材料、信息、化工、环保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撑;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目标、原则。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现代农业节水前沿技术,具体包括: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技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作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新技术;②现代农业节水关键平台技术及新产品,包括: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及新产品;新型节水专用材料与生化制剂;农艺节水技术;现代灌溉系统水量监控与调配技术及新产品;劣质水资源化与灌溉利用技术;③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与产业化。最后分析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可能产生的突破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稻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反应的遗传性理论,经过试验研究,提出在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以浅水层淹灌为主,晒田(中干)湿润相结合的浅湿型节水灌溉基本模式。在高产和维持相同产量前提下,直播水稻生育期灌水量6676.95m3/hm2,节水19.6%,水的生产效率为0.97kg/m3;“旱育稀植”水稻:厚土层本田灌水量2299.50m3/hm2,节水59.2%,水的生产效率为3.37kg/m3;薄土层本田灌水量4782.00m3/hm2,节水46.6%,水的生产效率为1.54kg/m3,在节水灌溉方面,达到北方寒冷稻区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