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构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定量、定性指标以及总分值的评价方法,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并指出了常州市的建设短板。构建的评价体系能科学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以期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运超  陈莉 《绿色科技》2013,(6):258-260
结合当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热点,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列举了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典范及其在建设过程中实施的合理举措;对合肥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并总结了合肥市近些年的创新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3.
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昌吉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项重要实践,也是昌吉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和谐昌吉、效益昌吉、现代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林业建设对林业整体的发展、林业政策的完善及城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山西省部分城市林业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即莫把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城市绿地系统单调、植物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并就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制定科学的城市林业规划、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行政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开展公众参与、林网建设与水网建设相结合、强调法制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种苗学"课程是为培养城市森林建设用苗的管理人才而设立的,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少课程专用教材及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课程教研组进行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一是在分析了现有种苗学相关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种苗学的自身特色,编写了城市种苗学专用教材;二是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明确了以城市种苗定向培育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定位,从城市种苗学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两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三是改革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四是完善了课程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科研训练等途径构建了"城市种苗学"课程教学体系;五是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2010,(3):42-43
据发改委消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8年启动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再次部署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这16个试点城市是: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其实不是一项具体的项目,而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革命。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转变建设观念,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系统有机统一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基于SWOT分析法,从环境、区位、资源、人才、经济、政策等角度对三亚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拥有非常优质的环境,但近年来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利好政策虽然不断出台,但高端人才短缺却成为发展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即引进人才、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期为三亚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建设森林城市重要的源动力和催化剂,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森林城市发展中一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规模宏大、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结了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规划思路:应从深入挖掘生态文化、结合指标要求、解读相关法规政策三方面来确定规划内容。以三亚市为例,对生态文化体系规划内容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厦门建堤与填海造地是历史发展与未来城市建设需要共同影响下的行为。通过系统地梳理海堤建设与填海发展的进程,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脉搏。结合厦门海堤的建设以及长期多项填海造地工程的实施,探索其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土地资源矛盾及海洋文化与生态意识等社会驱动因素下所构成的连锁关系。该进程将改变城市岸线的自然形态,促使用地布局突出服务及居住功能,并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次生灾害频发以及水环境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1.
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将在郊区进行大规模的生态林建设.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调整当前的林业政策.以上海市为案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大都市郊区农业及土地利用的状况,展望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巨大前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绿地现状条件是生态社区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明确城市社区绿地的面积、数量、分布情况、人均占有情况、植被品种、植物配植方式等,对于城市宏观层面的生态规划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政策价值。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作支撑,强调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河北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低碳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政策口号的提出,对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是一次发展和改革的机遇。目前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景观被破坏,公园建设就成为城市建设响应政府号召的关键因素,而综合公园的改造更是公园建设中最受欢迎的创新的重点建设。本文通过对城市综合公园的研究,分析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的保留与优化的必要性,并根据上海市综合公园实例提出综合公园改造景观保留与优化的有效对策,进而有利于上海市综合公园的大力建设,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家麒 《北京园林》2007,23(1):9-10
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护城市生态健全必不可少的城市建设项目。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就是要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这需要有思想认识、政策、科学技术、经济各方面的支持。本文就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节地、节水、节能等诸因素的节地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萍乡,位于江西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素有"吴楚咽喉、湘赣通衢"之称,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萍乡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兴植绿、护绿、爱绿之风,大施规划建绿、项目复绿、拆违增绿、拆墙透绿等工程,打造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6.
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是自动化专业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改革的核心。建设研究型课程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贯彻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该文对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及线性系统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在加速扩大,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资源集约的矛盾分外突出.如何经营好现有土地存量资产,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水平.是我国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便为促进我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制定本政策。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森林城市建设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科学编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是保证森林城市合理有序地进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以浙江永康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例,通过对城市现状的分析,按照森林城市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森林城市规划的理念、体系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4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安徽宣城举行的2015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强调,森林城市建设活动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大亮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拓展绿色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创新政策机制,全面提升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张建龙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