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旬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豫东农村发现,原来对教育几近痴迷的乡亲对孩子是否上大学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大部分村属于空壳村,甚至有些村负债严重,从而使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无钱干事"的现象,导致了"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弱"严重的"三农"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县域经济薄弱,使得集体收入严重短缺,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从而导致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3.
<正>"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是在中国流传很久的一句教子格言。那么,男孩为什么要"穷"养呢,对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我们该如何理解,"穷"养男孩又有何深刻的道理和内涵?这无疑是每个男孩父母应该仔细思量的事。"穷"养内涵一让男孩过点"苦日子"。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经济腾飞了,腰包鼓起来的家长们将钱用在培养子女上,这本无可厚非,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为了儿子的积极奋进,为了儿子养成  相似文献   

4.
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不需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关键在于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等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的农村孩子都能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精准 教育扶贫,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农村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群 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精准扶贫优势理论进行概述,提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水平和自我思政 教育学习能力培养水平的对策,并据此提出优化大学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路线的方法论,为高校培养优秀农 村贫困大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乡村振兴不仅是农业农村的振兴,也是乡村人才的振兴,因此国家启动了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鉴于村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唯有通过对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适应学生及乡村产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持续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为农村高质量培育出"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完成好一村多名大学生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8月,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的彭向伟,不顾亲朋劝阻,放弃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职位,怀着对农村生活和基层工作的憧憬,来到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黄龙沟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上面来了个大学生村官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乡亲们纷纷来到村委会看新鲜。村里觉得城里娃娇惯,吃不了苦,不能派重活。每天,彭向伟在村委会除了打扫卫生,就是整理档案,日子过得清闲无聊。"到农村不是享清福的,一定要干出点事来,不能把青春  相似文献   

8.
<正>"寒门难出贵子"、大学农村学生比重下降、农村孩子上好大学越来越少……针对现实存在的城乡高考差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划拨名额专项选拔农村学生。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这些"高考扶贫"计划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有效拓展了农村孩子进入优质大学的通道。不过,基层教育工作者仍呼吁,"高考扶贫"只是缩  相似文献   

9.
正全市171万人口有89万人是农村人口,702个行政村有29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过去,全市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2.2%,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万元的"薄弱村"占83.1%……一直以来,对于地处甘肃中部的"中国铜城"白银而言,"穷家难当"是制约当地农村发展的瓶颈。近两年来,白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上下联动、通盘考虑,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着力推进党群  相似文献   

10.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二爱"、扎根农村本土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以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例,分析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价值意义,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招生政策,优化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教育过程管理,改革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考核办法,构建一村一名大学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陈红 《河南农业》2010,(5):15-15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大部分村属于空壳村,甚至有些村负债严重,从而使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无钱干事”的现象,导致了“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弱”严重的“三农”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县域经济薄弱,使得集体收入严重短缺。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从而导致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  相似文献   

12.
<正>"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来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热情地为当地干部群众加油鼓劲。几年过去了,元古堆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记者又一次驱车来到了这里。定西是我国"三西扶贫"的肇始之地,曾以左宗棠"苦瘠甲于天下"的描述而"穷名"远扬。地处陇中腹地的渭源元古堆村三面环山,曾经写满了"远古"、"落后"和"闭塞"。全村1917人中扶贫对象就占到1098人。2013年,元古堆村破茧而出,迎来崭新的巨变。元  相似文献   

13.
[第三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参与,而安定团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古语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安徽省皖河农场"再穷不能穷三益,再苦不能苦回民",大力扶持其下属的三益回民分场发展,出现了和谐家园大家建,回汉亲如一家人的可喜局面。"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代,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做日常的点滴做起,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有诸多困惑,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对大学生"村官"职业了解不足、对村官的现实情况估计得过于乐观、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真正深入农村以及在校期间缺少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造成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困惑,一是从入学教育开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二是培养学生人在学校、心系广大农村的职业素养。三是要与村民打成一片,真正深入农村,用知识改变农村。四是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设计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打开微信,点击"智慧后洋新农村"微信公众号,再点开"农村安防"选项,不管你身在何处,村里所有监控视频图像同步显示在手机视频上。近日,在福建省周宁七步镇后洋村,记者见识了如此新鲜的一幕。时下,VR(虚拟现实技术)特别红火,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游戏、建筑等各个领域。而在偏远的周宁县泗桥乡后洋村,在对口共建单位福州仓山区的帮扶下,建起了依托"互联网+VR"技术的智慧农村治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村民随之  相似文献   

16.
寇大勇 《宁夏农林科技》2003,(5):41-42,F003
宁夏永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家的商品粮基地,"九五"期间又被列为国家粮棉大县.与全国大多数商品粮基地县一样,在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以后,以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农业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高产穷县,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矛盾更加突出,如何通过结构调整尽快摆脱困境,使县域农村经济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全县农村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是本文所要述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毕业那年我毅然选择参加西安市"三支一扶"到农村支农,服务期满后又参加了陕西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担任阎良区康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可以说除了上大学的4年时间,我基本上都生活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目的是面向农村培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实用型人才.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学生毕业后回当地工作.该项工程的育人标准是"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高素质";最大价值在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动一方百姓富裕".招收的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农村青年.启动该工程是国家从战略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为农村培养一大批有技能、会管理的高等专业人才,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必须抓好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农民全员的培训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鹤鸣村曾率先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些经验被大量推广,笔者处于西北贫困地区,怎样激活生产要素,尽快脱贫致富,需要借鉴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从甘肃庆城县城出发,沿十里坡盘山而上,南行40公里,便是庆城县驿马镇东滩村。近年来,庆城县驿马镇东滩村大力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乐的精神需求,催开农村文明之花。民主评议"评"出新风尚"当庄(自然村)村杨建芳,中年丧偶,儿子患病,生活困难,(低保)不给她家给谁家?""岭子(自然村)村张向前不能领低保,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