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10种药剂对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细菌性基犄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分蘖期施药处理中,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和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83.22%和65.74%,显著高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7.92%),其他药剂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均无显著差异。孕穗期施药处理中,9种药剂防效均显著高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刺(37.58%)。其中,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最高,为73.71%: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25%络氧铜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均高于60%。建议水稻生产中防治细菌性基腐病可选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和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杀菌剂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生物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10亿/g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12.5%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施药,枯草芽孢杆菌10亿/g可湿性粉剂1500g/hm2防效为75.4%,产量增幅21.5%;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12.5%可湿性粉剂2880g/hm2防效为83.89%。可以作为井冈霉素的替代产品,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2012年春季进行了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防效分别为96.36%、94.72%和91.68%,对照药剂16%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的防效分别为88.83%和83.96%,试验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国军 《植物医生》2010,23(2):28-30
针对高产栽培水稻纹枯病发生发展快、常用药剂防效差的特点,于2009年6—7月在思南塘头667hm2高产示范区,采用30%爱苗乳油、55%生势可湿性粉剂等农药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55%生势可湿性粉剂等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第二次药后7d和15d的防效均与20%井冈霉素的防效差异极显著,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高产栽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43%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30%苯醚甲.丙环乳油(爱苗)、20%井冈霉素水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种农药对水稻黑肿病防治及考种研究表明:爱苗15mL/667m22次施药对水稻黑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好力克12mL/667m22次施药和20%井冈霉素水剂2次施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差。好力克在破口前5d施药1次的防治效果比在破口后施药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6.
1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噻呋酰胺24%悬浮剂339g/hm2、嘧菌酯25%悬浮剂500g/hm2、丙环唑25%乳油750g/hm2在2次药后15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88.1%、86.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防效为77.0%,稍次于丙环唑25%乳油;其他8种杀菌剂的防效在54.1%~68.7%之间,防效不太理想;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仅为56.6%,故笔者认为在水稻纹枯病大发生年份,尽量选用其他高效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周俊 《植物医生》2012,(1):32-33
通过20%戍唑醇·烯肟菌胺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破口期施药一次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75.33%,较常规药剂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提高12%左右,略低于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在水稻旱直播播后苗前、水稻立针至1叶期施用对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示范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2 100 g/hm~2在旱直播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水稻立针至1叶期喷雾处理对水稻旱直播田硬稃稗、千金子、马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等杂草的株防效均高于90%,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5%,且对旱直播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示范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在机插秧田水稻移栽前与移栽后2次土壤封闭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在机插秧水稻移栽前1 d毒肥处理结合水稻移栽后10 d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毒肥处理对水稻机插秧田稗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平均高于90%,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了5种生物药剂对草莓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 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在第1次用药7d、第2次用药7d、第3次用药7d后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65%,在第3次用药14d后防效60%,与枯草芽孢杆菌(1 000亿个/g孢子)可湿性粉剂、寡雄腐霉(100万个/g孢子)可湿性粉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的防效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闫佳会  姚强  郭青云 《植物保护》2016,42(1):238-24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种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黄矮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寡糖·链蛋白WP、25%宁南·嘧菌酯AS和0.5%菇类蛋白多糖AS的防效分别为64.26%、58.44%和53.18%。不同病毒抑制剂处理的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寡糖·链蛋白WP、20%吗胍·乙酸铜WP、0.5%葡聚烯糖SP和25%宁南·嘧菌酯AS增产率分别为21.5%、20.9%、20%和19.5%。说明6%寡糖·链蛋白WP是一种有前途的小麦黄矮病抑制剂,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诱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室内和田间4种栽培模式:温室大棚、简易大棚+小拱棚、小拱棚、露地条件下黄板、糖醋酒液和清水3种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诱集效果,并研究了黄板尺寸、高度、方向对引诱效果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黄板的诱虫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其次是糖醋酒液,清水最差。其中黄板水平放置的诱虫效果好于竖直放置。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结果一致,黄板尺寸、高度和数量对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390cm2的黄板诱集效果优于其他尺寸,黄板平放于地面时的诱集效果好于离地面10cm和20cm的诱集效果。利用黄板诱杀后对下一代幼虫发生无影响,因此黄板可用于田间监测,不推荐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海带多糖抗病毒剂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的诱导抗性及其对TMV感染后的保护作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0.5 mg/mL海带多糖水剂、0.5 mg/mL香菇多糖水剂、6.25 mg/L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1 mg/mL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对TMV侵染的预防保护作用和对TMV感染植株的治疗作用,并检测施用海带多糖后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和海带多糖对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接种前喷施0.5 mg/mL海带多糖后,再接种TMV病毒,其抑制率可达42.42%,与喷施6.25 mg/L氨基寡糖素抑制率44.96%的效果相当,预防保护作用较好;但两种药剂处理感病植株的治疗效果较差,其抑制率仅分别为38.93%和40.13%。海带多糖能够系统地诱导烟草体内POD、PAL及SOD活性,从而控制了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说明海带多糖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开展了6种病毒抑制剂对西藏青稞上大麦黄矮病防治效果的研究。采用带毒蚜虫人工接种法,于青稞起身拔节期每株接种10~15头带毒麦长管蚜,7 d后灭蚜,灭蚜后3 d喷施病毒抑制剂,在成株期出现黄矮病症状后调查病株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以及长势和产量。结果表明,6种病毒抑制剂对青稞上大麦黄矮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6%寡糖·链蛋白WP、0.5%香菇多糖AS和8%宁南霉素AS防治效果分别为65.38%、52.41%和50.11%;处理后的青稞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6%寡糖·链蛋白WP、0.5%香菇多糖AS和40%烯·羟·吗啉胍SP处理增产率分别为78.44%、53.22%、27.42%。综合本文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WP、0.5%香菇多糖AS对西藏大麦黄矮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率。  相似文献   

15.
杨生华  张芸  李龙  郭延平 《植物保护》2020,46(1):276-278
为了筛选防治蚕豆病毒病的有效药剂,选用0.06%甾烯醇ME、0.5%香菇多糖AS、30%毒氟磷WP、8%宁南霉素AS、20%吗胍·乙酸铜WP等5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抗病毒药剂对蚕豆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30%毒氟磷WP防效最佳,3次施药后,防治效果分别为67.87%、70.59%和75.39%,并能有效增加蚕豆产量和百粒重,在蚕豆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以推动青海有机蚕豆生产,本研究以9种生物农药为供试药剂,针对苜蓿蚜、蚕豆赤斑病及枯萎病,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等4种生物农药均对苜蓿蚜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0.3%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最强,其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7.33mg/L和5.66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苜蓿蚜的防效显著,500倍药液药后7d防效达76.00%~83.00%;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胞杆菌(1000亿芽胞/g)可湿性粉剂混用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有增效作用,制剂用量为500.0g/hm2时,药后14d防效为73.98%~77.79%;多粘类芽胞杆菌(10亿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另两种生物农药,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4.23%和71.01%。综上所述,0.3%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对蚕豆3种主要病虫害防效优良,据此可进一步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用于青海蚕豆的有机绿色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生物产品及其减药增效配方, 于2016年分别在湖北襄阳和荆州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了植物免疫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抗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生物刺激素爱诺森可溶液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筛选了上述3种生物产品与常规化学农药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药增效组合配方?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0.5%大黄素甲醚水剂处理的防效分别在20.18%~24.37%和18.32%~22.98%之间, 爱诺森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无防治效果?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3种杀菌剂减量20%分别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复配田间防效表明,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病情指数在3.34~7.81, 防治效果在63.99%~77.56%, 其增效范围在3.22%~47.59%, 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未减药用量的防效相当( P >0.0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未减药的多菌灵处理产量( P <0.05), 增产幅度在3.74%~9.28%之间?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2013年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呋虫胺25%可湿性粉剂、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噻虫嗪25%可溶性粒剂和吡虫啉25%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黑尾叶蝉均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稻田不同时期黑尾叶蝉的防治药剂。其中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对黑尾叶蝉成虫和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迅速有效地控制田间虫量,药后1~10d的防效为68.53%~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