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以沈阳冲积性母质草甸土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低氯可促进白菜对氮、钾的吸收,高氯则抑制其吸收。低氯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无不良影响,而高氯会抑制其活性。淀粉酶活性不受施氯影响。低氯对品质和产量无不良影响,但当氯离子浓度超过200μg/g时,对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其耐氯临界值为200μg/g。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含氯肥料的生产和使用,1987年在沈阳东陵粘壤质(?)壤上进行了氯对大豆营养生理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有关氯与大豆氮素营养的关系问题是试验的主要内容。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高浓度氯(>500ppm)明显抑制根系对NO_3~-的吸收,不利于大豆体内氮素同化,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及根瘤固氮活性,且明显降低大豆籽粒产量。而低量氯(>100ppm)对大豆根系的养分吸收、体内氮素代谢影响不大,有时还有促进作用,对大豆籽粒产量形成无不良影响。试验得出在大豆上施用含氯肥料,对氯适宜浓度应在100ppm以内。  相似文献   

3.
氯对植物的营养功效,毒害及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氯对植物营养功能,毒害作用的机理以及植物氯素胁迫时所表现缺乏与中毒症状。氯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直接参加杀尔反应,并能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调节气孔开放,提高酶的活性和植抗病性,但过量的氯能使酶的活性失调,养分吸收受抑制,叶绿体含量和光合能力下降,轻者影响农产品品质,重者使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受害死亡。  相似文献   

4.
甜菜耐氯嘧磺隆生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甜菜耐氯嘧磺隆生化机理进行研究,为甜菜耐氯嘧磺隆基因型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性甜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框栽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甜菜在氯嘧磺隆胁迫下的生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中氯嘧磺隆0.5~1.5ga.i.ha-1剂量下,耐性甜菜品系叶片中GST活性明显增加,根中GSH含量较对照增加50.0~490.1 μg?g-1。敏感甜菜在氯嘧磺隆用量为0.5ga.i.ha-1时,叶片中GST活性略有增加,但较耐性甜菜低122.6U?(min?mgprotein)-1,根中GSH含量与对照相比仅增加7.4 μg?g-1。氯嘧磺隆0.5 ga.i.hm-2施用剂量下,耐性甜菜苗期和叶丛形成期ALS活力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62.5%和70.6%,而此时敏感甜菜品系ALS活力与对照相比则分别降低36.8%和64.8%。【结论】耐性甜菜GST、GSH活性及氯嘧磺隆作用靶酶ALS活力在氯嘧磺隆施用后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是甜菜对氯嘧磺隆耐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氯苯甲酸植物毒性实验中两类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氯苯甲酸敏感的2种白菜进行种子暴露试验,研究表观性状指标与生物化学指标对3种氯苯甲酸的敏感程度,以便更加全面地反映氯苯甲酸的植物毒性和筛选能指示氯苯甲酸的敏感因子。结果表明,在3种氯苯甲酸对2种白菜根伸长10%~50%抑制区间内,氯苯甲酸剂量-发芽抑制率和氯苯甲酸剂量-根伸长抑制率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从拟合方程的斜率可以看出,3种氯苯甲酸浓度的变化对2种白菜发芽率抑制的影响幅度大于对根伸长抑制的影响幅度。氯苯甲酸剂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率之间和氯苯甲酸剂量-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率之间均存在二项式关系(P<0.05),氯苯甲酸剂量-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根据拟合方程求出相应的半效应浓度(IC50),3种氯苯甲酸的SOD和CAT的半效应浓度均在试验区间之外,POD的半效应浓度则在试验区间之内,表明在试验区间内,SOD和CAT活性不敏感,POD是个有效指标,且对于3-氯苯甲酸和4-氯苯甲酸的敏感程度高于发芽率和根伸长抑制率。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可考虑作为“辅助性指标”去评估植物毒性,因为越大的斜率值意味着在试验过程中该指标的单位变化幅度越大,也就越容易观察。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培养方式(水培和土培)下,选择4种不同基因型水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研究其苗期NH4^ 及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对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培条件下,NH4^ 对NO3^-吸收的抑制主要表现在粳稻上,对杂交粳稻的抑制尤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对粳稻NO3^-吸收的抑制程度大于其对籼稻的抑制。水培条件下,NH4^ 能较大程度地降低杂交粳稻对N3^-的吸收;在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受抑制后,对杂交粳稻NO3^-吸收的影响却很小,说明NH4^ 对NO3^-吸收的影响并非完全通过影响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石灰、偏硅酸钠、生物炭及其混合材料对土壤镉活性和大白菜(Brassica rapa pekinensis)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偏硅酸钠以及二者与石灰组成的混合材料都对土壤镉活性和大白菜镉吸收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效果基本相当;这些材料对土壤镉活性的抑制效果都低于石灰,但对大白菜镉吸收的抑制效果与石灰基本相当;偏硅酸钠和石灰抑制土壤镉活性的机制主要是降低了土壤p H,而生物炭对土壤镉活性的降低不仅与其降低土壤p H有关,也与其对镉的吸附有关;施用3种钝化材料及其混合材料都对大白菜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氯化铵和氯化钾是主要的含氯化肥品种。它们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我国联碱工业和盐湖钾肥的开发利用。由于这两种含氯化肥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一些地方农民对它们的使用有些顾虑,所以对含氯化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很必要。黄瓜耐氯临界值的研究主要是摸索不同的氯离子浓度对黄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都有什么影响,找出黄瓜的耐氯临界值,以便指导生产,正确使用含氯化肥。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黄瓜耐氯临界值试验是在辽宁省农科院盆栽场进行。每盆装风干土15公斤,各处理的 N、P、K 量相同分别是每公斤土0.15克、0.1克、0.1克。试验共设9个处理(氯离子浓度,见表  相似文献   

9.
试验检测大黄鱼幼鱼对饲料中铜和锌的吸收。4组试验膳食(分别为-Cu-Zn、-Cu+Zn、+Cu-Zn和+Cu+Zn)配制包括两种铜浓度(4和24 mg·kg~(-1))和两种锌浓度(0和120 mg·kg~(-1)),每组3个重复,试验共10周。高铜饲料组(+Cu-Zn和+Cu+Zn)大黄鱼的终体重、体增重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均低于低铜饲料组(-Cu-Zn和-Cu+Zn),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也低于低铜饲料组,但高铜饲料组大黄鱼肝铜、肌铜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较高。相比之下,高锌组(+Cu+Zn和-Cu+Zn)大黄鱼GPX活性高于低锌组(+Cu-Zn和-Cu-Zn),但高锌组TBARS含量和LPL活性低于低锌组。试验结果表明,铜摄入量高能减缓大黄鱼生长,抑制抗氧化酶和脂肪合成酶的活性。饲料中高浓度锌可缓解高铜对大黄鱼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
硫肥对小白菜铬污染毒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水培试验和佐证试验,探讨了硫肥中SO2-4离子对小白菜 Cr(VI)污染毒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提高SO2-4离子浓度能促进铬的有机态转化并降低有效态铬含量,从而抑制土壤铬的活性,有效抑制小白菜对Cr吸收,但过高SO2-4离子浓度有一定盐胁迫毒害效应,会影响其对降低小白菜 Cr生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厌氧毒性试验方法评价了五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及产甲烷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VFA的活性及产甲烷活性均随PCP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其中产甲烷活性更易受PCP的抑制;反应器中、下层颗粒污泥比上层及未驯化颗粒污泥对PCP的抑制有较高的忍耐性,且其活性恢复也较快;颗粒污泥中乙酸产甲烷菌和互营丙酸盐降解菌比互营丁酸盐降解菌对PCP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五氯酚(PCP)对厌氧颗粒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厌氧毒性试验方法评价了五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及产甲烷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VFA的活性及产甲烷活性均随PCP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其中产甲烷活性更易受PCP的抑制;反应器中、下层颗粒污泥比上层及未驯化颗粒污泥对PCP的抑制有较高的忍耐性,且其活性恢复也较快;颗粒污泥中乙酸产甲烷菌和互营丙酸盐降解菌比互营丁酸盐降解菌对PCP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硅对低镉污染水平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虽然土壤镉污染控制标准的限量较低,但镉在土壤中活性较强,容易被作物吸收,而我国低浓度镉污染的土壤面积也较大。因此我们通过水稻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低镉污染水平以及不同的硅处理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污染虽然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幼苗体内的镉含量较高,且镉的富集系数在低浓度下也较大。因此,低浓度镉污染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在镉污染条件下施加硅处理,能增加水稻幼苗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但要选择适宜的浓度,硅处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效果较差。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硅处理对于抑制水稻幼苗对镉的吸收效果非常明显,但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幼苗体内镉含量降低的幅度趋缓。因而从经济因素考虑,只要施加适量的硅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55-59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同时施加不同浓度的镉进行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镉施加量的增加,土壤中各个形态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交换态对外界胁迫响应强度最敏感,而在任一镉胁迫处理下,种植高吸收品种小麦土壤中的交换态均高于低吸收品种;小麦植株各部位的镉转移系数与外源镉的添加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且高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强于低吸收品种;小麦品种籽粒镉的积累能力与镉在根茎叶中的吸收、转运能力有关,低镉浓度(1 mg·kg-1)时,高吸收品种和低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差别很小,中、高镉浓度(5,15 mg·kg-1)时,高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比低吸收品种强很多。因此,在低度镉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小麦时不必过分区别品种;中、高度镉污染的土地上,适合种植低吸收小麦,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镉的转移,保证小麦籽粒的污染程度不至于过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除草剂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5、10、20、100μg.kg-1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氯嘧磺隆对过氧化物酶有激活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大。氯嘧磺隆在处理初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在第30 d时稳定在与对照接近水平,然后20、100μg.kg-1高浓度的处理开始产生激活作用。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类似,5、10μg.kg-1低浓度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而20、100μg.kg-1高浓度对脲酶和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田间低用量和田间正常用量)氯嘧磺隆对土壤酶的影响小,在试验后期能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富钾植物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苗期耐低钾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论证利用分子育种的手段改良水稻的钾素营养特性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利用测定K^ 吸收和H^ 释放,将富钾植物空心莲子草、商陆DNA导入到不同水稻品种受体的32个变异后代材料,在低钾营养液中进行苗期 耐低钾筛选。结果表明,K^ 吸收和H^ 释放速率极显著正相关,变异后代的K^ 吸收,H^ 释放速率均比其受体显著增加,与耐低钾对照材料明恢63相近。此外,测量这些材料分蘖期的株高、苗干重、根干重,验证筛选出的10个变异后代均为1级耐低钾材料,耐低钾能力相对其受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理解和阐述黄瓜耐低氮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以前期试验筛选出的耐低氮性强的黄瓜品种D0328和耐低氮性弱的黄瓜品种D0422为材料,于2014年4—7月对二者在低氮胁迫(3 mmol/L NO-3)和正常氮(14 mmol/L NO-3)下生理和分子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耐低氮性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D0328和D0422在整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苗期、抽蔓期、盛果期),氮素吸收相关生理指标,如地上和地下部分硝态氮含量,地上和地下部分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氮素同化相关生理指标,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也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氮素吸收和同化相关基因响应模式一致。然而,在低氮胁迫下的盛果期,D0328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D0422,暗示其可能具有较高的氮素再循环效率;同位素示踪结果进一步证明,D0328具有比D0422高的氮素再循环效率。根据上述规律证明,氮素再循环效率是影响黄瓜耐低氮能力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油菜不同品种耐低硼胁迫遗传性差异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耐低硼能力有较大差异,耐低用品种在正常供硼转为硼饥饿处理时仍保持技高的根体积和叶面积的增加,在低硼情况下,耐低硼品种在维持质膜完整性方面比敏感品种强。油菜不同品种对缺硼的这些差异反应的重要原因是它们根系对硼的吸收和转运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不同pH对蓝莓组培苗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pH对蓝莓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非生根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或大于对照(pH 5.4)时,蓝莓组培苗的鲜重和干重都会相应地减小;pH过低(4.5)或过高(7.0)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的分枝和株高,植株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变化显著。适当提高pH水平(6.0和6.5)会促进蓝莓组培苗产生分枝,但叶片会变小、变黄或变淡紫。pH过高(6.0、6.5和7.0),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Zn、P、K和Mn元素的吸收,而当pH过低(4.5)时,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P、K、Mg和Mn元素的吸收。过低或过高的pH水平都会促进蓝莓植株组织和细胞对Na元素的吸收。培养基pH为7.0时,则会促进蓝莓组培苗对Fe、Ca和B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耐低氮糜子品种的评价方法,筛选耐低氮糜子基因型材料及鉴定指标,为耐低氮品种的选育和耐低氮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来自国内外100份糜子品种为材料,在低氮胁迫(0纯氮)和正常施氮(150 kg·hm-2纯氮)处理下,连续2年进行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叶面积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氮含量、氮素吸收共11个指标的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耐低氮胁迫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聚类分析评价各糜子品种的综合耐低氮能力。【结果】供试品种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叶面积、氮含量、氮素吸收均存在显著差异;低氮胁迫下,糜子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氮素吸收受到抑制,各性状指标明显下降,变化范围幅度降低,各农艺指标降低幅度排序依次为叶面积草重单株粒重单株穗重茎粗主茎节数穗长千粒重株高,不同糜子品种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素吸收均降低,降低幅度为氮素吸收氮含量;低氮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正常施氮水平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不同氮水平下,不同糜子籽粒氮素吸收的变异系数高于氮含量的变异系数,且低氮胁迫的氮素吸收的变异系数高于正常施氮处理。对11个指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了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5.83%;株高、穗长、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氮吸收量的耐低氮胁迫指数与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株穗重、单株粒重、氮吸收量的相关性较高,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812和0.812;根据耐低氮综合评价D值,通过聚类分析将100份糜子品种划分为耐低氮型、中间型和不耐低氮型3种类型。【结论】单株穗重、草重、氮吸收量等指标作为糜子耐低氮能力评价的首选指标;榆糜3号、2058、榆黍1号、雁黍7号4个品种耐低氮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