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豆丰收2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利用早熟、丰产、秆强的黑交83-889为母本,以早熟、抗病、适应性广的绥83-70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高产、抗倒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248)。2005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大豆5号。  相似文献   

2.
克山大豆种质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山大豆种质自1934年始创于前克山农事试验场,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物色的种质体系。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克山大豆种质,选育出了很多大面积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全省以有性杂交方式选育的119个大豆品种中,含有克山大豆种质的品种就有92个,占77.3%。为了进一步发挥克山大豆种质在育种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改造和利用克山大豆种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极早熟大豆新品种丰收2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极早熟大豆新品种丰收23号的选育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杨兴勇刘广阳宋丽娟董全中选育熟期极早、抗病、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对促进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所利用有性杂交途径,育成了熟期极早、抗病、适合当地条件栽培的高产稳产、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4.
“丰收24号”大豆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业研究所于1988年以“黑交83-889”为母本、“绥83-8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普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早熟、高产、杆强、耐密、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5.
合丰号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喜平 《大豆科学》2002,21(2):131-137
合丰号大豆 32个品种 84 .4 %来源于满仓金、荆山朴、丰收 6号×克山四粒黄、丰收 1号×蓑衣领四个族系。其基因库源于 33个祖先亲本。细胞核祖先亲本有 33个 ,细胞质祖先亲本有 8个。核遗传贡献率较大的祖先亲本为金元 (18.7% )、四粒黄 (18.3% )、白眉 (6 .9% )、十胜长叶 (5 .9% )、小粒豆九号 (5 .6 % )等。细胞质遗传贡献率最大的是四粒黄 (46 .7% ) ,其次是小粒豆九号(16 .7% )、白眉 (13.3% )。合丰号大豆直接利用亲本 36个。利用国内优良亲本克 4 430 - 2 0、合交80 0 9- 16 12等成功地育成了合丰 2 5号、合丰 35号等高产稳产大豆品种 ;利用国外抗病品种Ohio、Rampage、Wilkin直接作亲本育成高抗灰斑病品种 4个。合丰号大豆品种有 16个具有国外血缘 ,占品种总数的 5 0 %。随着年代的推移 ,合丰号大豆的细胞核、细胞质祖先亲本发生了变化。不同年代有其不同的主要贡献者 ,合丰号大豆遗传多样性是其成功的关键。制定一个祖先品种核质在新品种中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协调的育种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hm2左右,由于其种植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商品加工用途日益细化,因此对大豆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大豆生产的需要,利用卫星搭载技术选育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克航辐05—829),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2。  相似文献   

7.
克豆2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2年以北豆5号为母本、东农4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综合性状优良,2010年列入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豆2012017)。  相似文献   

8.
丰收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1998年以克交96—194为母本、绥96—8104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9—2000年所内种植F1~F2,2000年冬海南岛种植F3.2001年所内种植F4,2002年所内种植F5.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832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克山大豆种质及其利用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006)赫世涛,牛若超克山大豆种质自1936年始创于前克山农事试验场,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质体系。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克山大豆种质,选育出了很多大面积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全省...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丰收23号特点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大豆“丰收23号”熟期短、产量性状好等品种特点,针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探讨了该品种在适应区主栽及复种、毁种补种问题,研究了春涝地块及春旱严重地区晚播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的大豆生理特性各异,经济产量差异悬殊。不同品种的大豆要求不同的气候生态环境。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地区间大豆产量的差异是相当大的,甚至比品种造成的差异还要大。在荷泽种植丰收黄大豆比种文丰五号要增产33%,而文丰五号种植在潍坊,比种在济宁要增产39%,在烟台种植齐黄23号比种东懈一号要增产25%,但在烟台种植东懈一号却比济南增产40%。可见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物技术育成大豆新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该院克山小麦所合作,利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培育成功我国第一个大豆生物技术品种,近日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为“黑生101”,该品种的育成和推广表明我国生物技术———大豆...  相似文献   

13.
大豆品种、11SA_5端球蛋白与豆腐加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豆腐生产的过程中,影响品质的主要原因除生产工艺外,受大豆品种、11SA_5端球蛋白的影响。对此,我们采用了黑农26号、丰收12号、黑河3号三个本国品种和园铃、立长叶,中宣成,掘铃,四个日本品种及一个美国商品大豆,进行11SA_5端球蛋白的分析和对豆腐加工特性的研究,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血缘组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孙志强  田佩占 《大豆科学》1990,9(2):112-120
用系谱分析法研究了东北地区168个杂交育成大豆品种与其祖先品种间的亲缘系数,估计了各祖先品种对辽,吉、黑三省大豆基因库的相对遗传贡献。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满仓金,紫花4号,丰地黄,元宝金,荆山朴,铁荚四粒黄,克山四粒黄,金元1号,十胜长叶和黄宝珠10个祖先品种对东北大豆杂交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总贡献为57.7%。因满仓金,元宝金是金元×黄宝珠的后代,而荆山朴是由满仓金系选而来,因此,金元和黄宝珠约贡献了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约28.7%的遗传物质。三省比较,黑龙江省杂交育成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辽宁次之。为了保证持续稳定的育种进展,有必要加强对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使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自1979年开始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通过系统选择育种,首先育成推广了抗病品种“嫩丰14号”,相继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了一批不同熟期类型的高抗高产新品系。其中嫩抗8408—6是一个中熟的高产高抗的新品系,经抗性鉴定其根部平均孢囊数为0.6,达到高抗水平。1991年在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七个点平均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54%。嫩抗8404—5是一个早熟的高抗高产的新品系,熟期与丰收19号相近,经抗性鉴定根部的平均孢囊数为0.3,达到高抗水平,1989—1990年在所内病圃发病条件下进行产量鉴定与对照品种“丰收19号比较,平均增产30%。嫩抗8728—1是一个高抗大豆孢囊线虫兼抗大豆灰斑病的品系。这批新育成的抗病新品系目前分别进入了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鉴定试验,这批品系的育成将对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促进全省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株距对黑龙江克拜地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1和2012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株距因子,6个水平分别是2,3,4,5,7,10 cm;副处理为品种因子,7个水平,3种生态株型,分别是无限多分枝(丰收6号和华疆7734)、无限少分枝(丰收10号和丰收27)和亚有限主茎型(丰收24、克山1号和克福07-935)。结果表明:不同株距条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株距增加,株高在营养生长阶段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后期呈现先升后降趋势;5节高度和底荚高度降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1粒荚、2粒荚、3粒荚、4粒荚、瘪荚、主茎荚和全株荚数升高;百粒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虫粒率和病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升高;产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分枝型材料适宜株距为7 cm,主茎型材料适宜株距为5 cm。  相似文献   

17.
1990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四个大豆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黑农35号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1978年从黑农16×十胜长叶的杂交后代品系哈76—6296中系统选择而成。 2.产量表现:1986—1988年区试,1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为2312.8kg,比对照品种丰收19号增产7.2%。1989年生试,5点次平均公顷产量为1870.5kg,比对照品种丰收19号增产9.4%。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佳环  高洁 《大豆科学》2000,19(2):180-183
在广泛的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用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4号和2号生理小种对12个大豆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测定,在这12个大豆品种中有丹豆4和吉农1号2个品种对4号和2号小种均表现抗病,并讨论了其它大豆品种的抗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回顾与展望王占廷,栾素荣,季志强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一、育种回顾1.育种成就我省自70年代恢复大豆育种以来,先后育成了14个大豆品种。夏播大豆冀豆1号和春大豆冀豆2号的育成,基本上结束了我省大豆品种以农家种和外引品种为主的局面,对...  相似文献   

20.
克拜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东北北部重要的大豆产区.该地区春季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频发,常导致大豆迟播或补种,正确选择适宜迟播的品种对该地区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分属MG 000、MG 00和MG 0生育期组的14个大豆品种,设置5个播期(5月11日、5月21日、6月2日、6月11日、6月22日),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筛选适合克拜地区迟播补种的大豆品种.结果 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等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均呈缩短趋势.除正常播期(5月11日)外,参试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随播期推后而增加,而百粒重则下降.其中,黑河35百粒重反应较敏感,每迟播1d百粒重降低0.15g.产量与播期的关系较为复杂,7个品种在5月11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而包括当地主栽品种克山1号在内的7个品种在6月上、中旬播种产量较高;华疆4号(MG-0.2)和克山1号(MG-0.3)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产量较高且稳定,可作为克拜地区救灾补种的优先选择品种;华疆2号(MG-0.5)、黑河51(MG-0.5)产量亦较稳定,可作为该期救灾补种的备选品种;如播期延迟至6月下旬,可选择黑河35 (MG-1.1)、黑河49(MG-1.2)等超早熟品种.降水是影响克拜地区大豆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品种和播期选择均应做到"花雨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