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技术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中还存在数字技术应用的主体认知不足,数字化理念发展滞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服务水平不高;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数字技能应用水平不高;协同机制建设不足,数据共享滞后形成“数据孤岛”等困境。为此,应采取增强数字技术应用的主体认知,强化数字技术理念;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增强数字化人才供给,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强化多元协同机制建设,促进数字元素的共享等举措,为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振兴是高质量建设乡村的应有之义,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快速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守住乡村振兴的文化根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两方面发挥着赋能作用,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部分主体观念未更新、数字化转型滞后、乡村数字系统未完善、技术支撑力不足、精神文化需求未满足、资源发掘力欠缺等导致赋能过程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为此,要持续推进乡村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素养融入乡村文化主体,强化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供给,助力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实现乡村文化繁荣的必经之路.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主要存在政府提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有限、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自主性不足、村民表达公共文化需求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优化乡...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模型、对策进行论述,以此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发展短板与补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人才资源不足、乡村传统文化影响式微、不良社会风气消极影响等短板现状;导致这些短板问题的原因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层次根源,也有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短缺、农民文化主体作用未合理释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张力、传统文化现代契合不足等因素;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农村文化发展多元投入机制,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高度,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参与边疆民族地区“三治”面临着自治主体能动性、制度供给、行为自律不足以及参与“三治”表面化的现实困境。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建设,提升主体自治能力;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建设,增强其“三治”的规范性;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德治功能;推进“三治结合”,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完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7.
蒋曼曼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256-258+274
“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背景、结构不合理;人才身兼数职负担重、职业存在感偏低;人才缺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建议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制度,保证人才稳定性;优化现有人才知识结构,提升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军人物,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进程,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序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不断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民幸福感,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以“送电影下乡”为个案展开对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的研究,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要求树立需求导向供给理念,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资金融资渠道,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监督与管理,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数字技术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纲领性要求,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转型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当前,在云南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数字化体系尚待完善、师生信息化素养有待增强、“校热企冷”等难题亟待破解等现实困顿,基于此,职业院校应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提质升级、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校企协同共建等方面统筹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更好地服务产业强省建设,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具有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功能。然而,目前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还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缺乏、乡村数字化专业人才紧缺、乡村数字化政策供给不足以及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滞后等一系列现实困境。通过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与能力、促进乡村数字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数字化政策出台与配套力度、创新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等措施,能更好地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遵循,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及其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不相匹配,迟滞了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强化党委统领,推进乡村治理内涵式发展;培育新型治理主体,构建协商共治新机制;科技赋能突破内卷,重塑利益格局;传承提升乡村文化,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相似文献   

12.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可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民收入和福祉、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结合梅州市五华镇的实践经验,广东省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服务体系,培育数字人才队伍,加强数字安全保障,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生态,提速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整体精神风貌,为文化自身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着政府的引领力不足、乡土文化渐行渐远、乡风文明尚待重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位、现代性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发挥阙如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发挥其引领作用;重振乡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发挥主体力量,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合力”;完善现代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场域意义,来提升乡村整体的精神风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当前,江西省南昌县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存在参与主体缺失及认识存在偏差、乡土文化日渐式微、农民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南昌县可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多元化的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张慧 《甘肃农业》2023,(6):54-57
“旅游+文化”产业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还可在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打造品牌经济等方面注入新的血液,极大地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及幸福感。本文从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模式升级、发挥主体能动性等方面阐述“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表明乡村法治秩序建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法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是,实践中存在法治化水平较低、乡村社会法治公共产品供给有待加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冲突、“半熟人社会”未能充分发挥法治作用、乡土社会法治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等困境。为了克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法治秩序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要健全乡村法制体系,提高乡村法治化水平;二要加大法律公共产品的培育与补给;三要兼顾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实现良性互动;四要改善法治环境,促进“三治融合”;五要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州的黔南州,其乡村振兴关乎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有力助推黔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全局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的有效举措。文章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论述了阿克苏地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与取得的实效,并针对该地尚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基层景区文化站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部分景区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特色文旅产品供给、深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几个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精神文明建设,在增进民众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针对农民思想素质有待提升、文化建设主体日益减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缺这四个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发展乡村经济、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阐述了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对于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实践中,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具体制度缺失、执法监管困难、权利救济不畅、农民的主体性和参与能力不足等困境。需要采取多种优化路径,包括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政府执法部门执行和监管能力、强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济,进而保障农民参与的主体性与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