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大西洋鲑(Salmo salar)属鲑形目、鲑科、鲑属冷水性鱼类,具有个体大、肉质好,低温环境生长快,可高密度养殖等优良特性。由于市场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养殖数量最多的冷水鱼。大菱醉(Scophthalmus maximus)属鱗形目,醉科,交解属,在我国称“多宝鱼”,为原产于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的冷水性鱼类,自1992年引进我国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h最大的軤鲽类养殖产业。近年随着国家对养殖企业环保要求的提高,今后的养殖模式势必更趋向循环水养殖,它能够节能、节水、环保,且水产品的质量也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谢忠明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5):19-26,10
在法国,发展养殖大菱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养殖大菱鲆比养殖其它海水鱼类生长快,从鱼卵孵化开始,经过养殖一周期三年时间,体重可达到2kg的商品鱼规格,也就是说,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当水温保持在16—18℃的时生长最快,当大菱鲆个体重达20克以上、水温低于10℃时,则停止生长。在大西洋海  相似文献   

3.
<正>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从2000年开始,通过从美国引进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我国成功实现了人工繁育大西洋鲑。为此,2016年在秦岭北麓选择白云峡峡谷进行了大西洋鲑苗种健康养殖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为当地的冷水鱼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品种、新模式。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地点选择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鲑鳟鱼繁育及养殖示范基地,试验池长  相似文献   

4.
鲑鱼类养殖史料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们查阅国内外有关鲑鱼类方面的资料,目的是为移值大西洋鲑的试验研究提供依据。现将有关资料归纳整理成“大西洋鲑的起源”、“大西洋鲑的生物学”、“鲑鱼类养殖史料”和“大西洋鲑的人工养殖”等文章,供研究鲑鱼类的同行们参考,同时也为发展我国鲑鱼类养殖业积累些基础资料。鱼类养殖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中国人在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从事鱼类繁殖,在池塘里能够繁殖多种鱼。现在世界上养鱼发达的日本养殖技术就是从中国引进的。蛙鱼类的养殖是在几百年前随着太平洋鲑和大西洋鲑资源量的减少,为了增加和恢复其种群数量而发展起来的。早…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鲑(Salmon salar)属鲑科、鲑属,原产于大西洋北部和北美,分洄游型和陆封型两种,洄游型大西洋鲑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也是目前人工养殖产量最高的冷水性鱼类。洄游型大西洋鲑人工育苗在淡水中进行,成鱼养殖阶段则在海水中进行,这与终生在淡水中养殖的陆封型大西洋鲑有着本质的区别。洄游型大西洋鲑更适于进行集约化养殖,其特点是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但由于其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且人工育苗技术难度较大,故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大规模养殖。大连龙胜海洋渔业养殖有限公司于2004年初从美国引进洄游型大西…  相似文献   

6.
<正>斑点鳟鲑原产于北美,为大西洋鲑与虹鳟的杂交种,俗称"尊贵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三文鱼品种。斑点鳟鲑为冷水性鱼类,适盐范围广,可适应海水和淡水养殖,具有广阔的养殖市场。2014年底,新疆乌鲁木齐引入斑点鳟鲑进行工厂化循环水饲养试验。2015年3-4月,笔者进行了斑点鳟鲑工厂化循环水饲养试验。饲养过程中斑点鳟鲑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适宜生长水温相近,但栖息水层不同。本试验通过研究在循环水主养大西洋鲑(2 kg/尾)系统中混养不同密度大菱鲆(0.15 kg/尾)的养殖效果,旨在优化这两种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水温16℃条件下,在循环水养殖系统10个单池面积40 m~2、水体120 m~3的养殖池中放养大西洋鲑,密度为20尾/m~2,大菱鲆的混养密度分别为0尾/m~2、2.5尾/m~2、5尾/m~2、7.5尾/m~2和10尾/m~2,分析两种鱼类的摄食、出池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毛产量、净产量、饲料系数等生产指标。结果表明,大菱鲆混养密度为2.5尾/m~2时,大西洋鲑出池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分别达最大值(4.755±0.049)kg、(0.3865±0.006)%/d和(98.995±0.177)%,且大菱鲆也达最佳生长与成活效果,可获最大总毛产量(31.795±0.384)kg/m~3、最大总净产量(18.524±0.059)kg/m~3和最低饲料系数(1.35±0.004),养殖效果显著优于大西洋鲑单养组[最大总毛产量(30.521±0.205)kg/m~3、最大总净产量(17.413±0.077)kg/m~3、饲料系数(1.44±0.006)];超过5尾/m~2,各生产指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  相似文献   

8.
<正>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笔者一直潜心钻研大西洋鲑鱼卵孵化和仔鱼养殖技术,在近7年的大西洋鲑育苗和养殖中,先后分7批共引进鱼卵200万粒,成功培育稚鱼180万尾,为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提供了健康苗种。在充分吸收外方技术人员传授的技术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积极进行本土化适应。现将大西洋鲑孵化和仔鱼养殖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进行介绍,对相关技  相似文献   

9.
花羔红点鲑Salvelius malma(Walbaum),以体侧分布红色的斑点而得名,俗称花里羔子鱼,属鲑形目、鲑科、红点鲑属。在我国仅分布于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的上流支流,是栖息山涧溪流的中小型冷水性鱼。它以肉质极为细嫩鲜美而名贵,被誉为“冷水鱼之王”,经济价值较高。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自然分布区域日趋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处于濒临绝迹的状态。为了拯救保护这一珍稀名贵冷水性鱼类资源,1996年建立长白冷水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07,28(1):41-41
在欧洲,海鱼的养殖发展越来越快,养殖最多的要属三文鱼和鳟鱼,还有如鲑鱼、鳕鱼、蓝贻贝、比目鱼、牡蛎及对虾等。”欧洲海鱼养殖是目前世界惟一禁止喂药的地区。”德国水产研究所豪德曼教授说,比如对大西洋鲑的弧菌病、冷水性弧菌病、疥疮病三种主要疾病,欧洲就采用混合疫苗一次性注射。用一台自动注射机每小时可注射数千尾鱼,一人可同时操作数台注射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斑点鳟鲑属鲑形目、鲑科、鲑属,俗称"三文鱼",该鱼属冷水性鱼类,生长快,适温适盐范围广,抗病能力强,适合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因其速生、抗病、高产和适应海淡水而在芬兰和瑞典大量养殖,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斑点鳟鲑鱼类养殖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2013年3月,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水养殖场进行斑点鳟鲑工厂化养殖实验,取得  相似文献   

12.
<正>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表皮突起症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这种病害如何进行防控的报道还很少,现笔者针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大江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鲟鱼养殖》和由王炳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鲑鳟鱼养殖》两部专著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正式与读者见面。这两部著作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近10年来我国鲟鱼、鲑鳟鱼养殖和繁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以翔实的数据反映了我国目前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从事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的养殖、育种、病害防治、营养、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鲟鱼养殖技术、虹鳟育种技术、细鳞鲑和哲罗鲑等土著鱼类的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茴鱼系黑龙江省特有的名贵冷水性食用鱼类,其个体较小,生长速度相对稍慢。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黑龙江茴鱼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优水产品。由于天然水域的产量非常有限,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习性与特征黑龙江茴鱼属鲑形目、茴鱼科、茴鱼属,俗称斑鳟子等。在我国产于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  相似文献   

15.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俗称梅花鱼、五色鱼、太白雪鱼,是典型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1-3]。目前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的南侧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上游的溪流中。1988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石头河水产养殖场2012年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驯养繁殖试验,对  相似文献   

16.
一、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现状1.养殖品种及规模二十几年来,冷水鱼主要品种是虹鳟,养殖流水池塘面积230多亩,产量800~900吨。近几年,永昌地区从虹鳟中选育出了虹鳟的变异种──金鳟,已形成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有望在全省大面积推广。2000年起,先后从北京等地引进银鲑、大西洋鲑、白点鲑、三文鳟等品种试养,其中银鲑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它品种已在观察试验之中。2.养殖方式冷水性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流水集约化养殖,全省有各类流水池塘15300米2。水库网箱养殖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养殖方式,全省约有网箱养虹鳟10000米2。…  相似文献   

17.
<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原产于大西洋东部沿岸,俗称欧洲比目鱼, 在中国又称“多宝鱼”和“蝴蝶鱼”,是名贵的低温经济鱼类,生长温度2-28℃,最适宜生长温度14-17℃; 生长盐度12-40,最适宜生长盐度16-34。大菱鲆的特点是生长快,当年可达0.5 kg以上,是较好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9.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鳞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贵冷水性鱼类,仅一属一种,原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山区河流中。渔场每年4月提供受精卵,6月开始供应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