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如何提高养禽场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林丹青 《中国家禽》2005,27(15):19-20
日常工作中,有养禽场(户)反映,消毒工作我们常搞,为何效果差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行业内不少生产经营者对消毒工作存在误区,不能进行科学消毒,致使消毒效果不理想。现就消毒的误区及如何提高养禽场的消毒效果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小区的兴建,人们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有些奶牛养殖小区对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错误的认识,缺乏科学的消毒方法,达不到消毒效果,影响奶牛的健康,给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对消毒程序认识不够。规模化养牛小区的消毒不可随心所欲,应当按一定程序进行。选择对人、牛和环境安全、无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和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要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并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如牛舍、牛场道路、车辆可用次氯酸盐、新洁尔灭等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用热碱水(70~75℃)清洗挤奶机…  相似文献   

3.
养殖场车辆的清洗消毒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环节之一,车辆洗消中心承担着对运输车辆及人员、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烘干的功能。当前我国部分猪场存在建设成本高、清洗消毒重视程度低、消毒检疫监管不严及惩处力度弱等问题,而未做好车辆洗消中心建设工作,难以充分发挥清洗消毒的防控作用。这提示:企业应承担起防疫的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建设洗消中心的积极意义;政府应加大财政补助与技术支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增加惩处力度,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4.
进场及消毒。任何本场以外人员进场,均应登记,并经所找部门人员确认方可进入,发现进场未登记的对牧场场长负激励。送料、送物品、拉沼液及施工人员进场,车辆,人员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并经严格消毒,人员穿戴鞋套,到指定区域活动,主管部门必须有人监管。如对以上规定管理不到位,对牧场场长负激励。任何车辆进场必须经消毒池进入,并对车身及物品喷洒消毒,有未消毒进场的对牧场场长负激励。  相似文献   

5.
在养兔场的防疫工作中,除了重视检疫、免疫接种、合理用药外,严格的消毒是杀灭病原体、杜绝一切传染来源、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最有效的措施。笔者养兔十几年间,为有效的控制疫病传播,制定了"养兔场卫生消毒制度",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对预防和控制兔群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措施如下: 1进场进舍的消毒 1. 1凡来场的人员、车辆,必须经喷雾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内。参观人员必须更换经消毒的工作服、鞋、帽,才能进入生产区。出售家兔在场外进行。已调出的家兔,严禁再送回场,严禁其他畜禽进入场内。 1. 2凡进入兔舍、饲料间…  相似文献   

6.
1.要严格、彻底消毒养殖户要根据养殖场特点建立科学的消毒方案,并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消毒范围包括畜禽舍、场地、用具、物品、饲料、饮水、垫料、粪便、排泄物、养殖工作人员以及进入养殖场(户)的车辆和人员等,  相似文献   

7.
<正>消毒是养兔场综合性预防疾病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养兔场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一般兔舍、场地及环境每天都要清扫,兔笼及用具等要清洗干净,每季度进行大清扫、大消毒1次,每月进行重点消毒1次。在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被  相似文献   

8.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育雏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鸡群的生产性能;育雏阶段抓好以下几项关键点,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生物安全1.1鸡舍及用具的清洗消毒:重视鸡场的清洗消毒工作,一定要彻底干净,不留死角;所有用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1.2所以人员、车辆和物品都要经过严格有效的消毒程序才能进入生产厂区。1.3严格区分脏道、净道。  相似文献   

9.
消毒是养兔场综合性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一般兔舍、场地及环境每天都要清扫,兔笼及用具等要清洗干净,每季度进行大清扫、大消毒1次,每月进行重点消毒1次。在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被消毒物体的性能与经济价值等因素,合理地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养兔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一生物安全体系 1把好三个“关口” 场区大门是第一关,外来的人员必须彻底更换衣服、淋浴消毒,外来的车辆和物品能够很好的消毒处理;生产区的大门是第二关,进人生产区的人员和物品务必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鸡舍的大门和鸡舍进风口是第三关,也是最后一关,必须保证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11.
养殖场消毒的误区与正确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误区 对消毒作用认识不足.好多养殖场没有完整的消毒制度,想起来就搞1次.还有的养殖场常年不消毒,听说某地方有疫情就突击消毒,而忽视日常消毒对疫病预防控制的重要作用.还有的养殖场只是做样子,应付业务主管部门的检查,不注重消毒效果. 消毒环节不全面.消毒应贯穿养殖生产全过程,而多数养殖场只注重带畜禽消毒,忽视车辆、用具、笼具、圈舍死角等环节的消毒.  相似文献   

12.
浅谈畜禽养殖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控各类畜禽传染病的主要环节,目前已引起畜禽场管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就消毒工作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搞好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供广大养殖场参考。1存在问题1.1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养殖场户没有相关兽医人员,只有5家大型养殖场有兽医人员;养殖场管理者只重视饲养管理和防疫,不重视消毒,认为消毒与养殖无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猪户如何做好防疫中的消毒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06,(2):55-56
近几年下乡走访了一些养猪户,发现他们在防疫中较重视疫苗的接种,而对养猪生物安全、消毒工作不太重视,落实不力。农村养猪户在猪的疫病防制中如何做好消毒工作,才能使猪群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农村养猪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谈点意见,仅供参考。1当前农村养猪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1.1对消毒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养猪户对养猪的生物安全、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消毒麻烦,没有把生物安全、消毒工作看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随意性很大,消毒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4.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风险,现就防控非洲猪瘟实施消毒工作的职责,谈谈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乡村动物防疫人员的职责宣传做好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有计划组织养殖户做好消毒工作,指导养殖户选择有效消毒药品及消毒方式,向养殖户宣传对外来购猪、送饲料人员及车辆开展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在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做好多户集中定期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小区的兴建,人们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有些奶牛养殖小区对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请看养牛小区的常见问题。1对消毒程序认识不够规模化养牛小区的消毒不可随心所欲,应当按一定程序进行。选择对人、牛和环境安全、无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和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要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并采取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消毒工作是畜禽养殖场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养殖场病原微生物目的.但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对消毒不重视,消毒过程粗枝大叶,急于求成,出现一些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相反给畜禽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现在浅谈一下目前常见的畜禽养殖场消毒工作的误区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曹丽玲 《广西蚕业》2003,40(1):45-46
随着我县蚕业生产的发展,养蚕量的增多,蚕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在下乡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蚕农说:“我每批蚕都进行消毒和添食蚕药,小蚕发育还可以,但到了五龄后期还是发病严重,甚至死完”。根据调查发现,蚕农养蚕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消毒防病认识浅薄,造成在消毒防病过程中出现许多疏漏,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误区”,正确认识并纠正这些“误区”,对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误区”的具体表现1.1 养蚕前消毒过于马虎:一是在配制消毒药液时,不按要求去办,而是胡乱配制,以至药液浓度不够,达不到消毒效果;二是用失效变质的消毒药品配制,如用发糊了的漂白粉、存放很久  相似文献   

18.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19.
消毒与免疫、管理工作一样,都是养殖场有序运作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综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对养殖场圈舍消毒工作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操作,需要及时加以改善和优化,以确保养殖效益。虽然广大养殖户对消毒工作的重要性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但仍有一些养殖户对圈舍消毒不重视,实际操作存在很多误区,直接影响了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