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琳  丁红梅  张元珺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96-397,399
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认为尝试低碳农业生产模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唐菲  施六林  任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20-21,40
以中国新农村建设为背景,针对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阐明新农村低碳发展规划的必要性,提出新农村建设低碳发展的方向,强调指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低碳模式建设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低碳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包括农业在内的低碳经济问题已进入国际政治的核心议程,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低碳农业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低碳农业的现实需求,探讨了低碳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研发重点和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低碳农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具体形式,农民要在日常生产、生活和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贯彻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高碳"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从扩大宣传、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和其他能源的替代效应等方面,分析如何促进低碳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化热点问题,我国城市的低碳建设备受关注,而农村地区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严重的高碳排放,新农村低碳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低碳新农村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新农村低碳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府保障机制来进行新农村低碳建设,新农村低碳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必须减少排放,低碳发展.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发挥林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节能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和绿色农业模式,在山区大力推广立体种养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水资源集约利用模式,在大中城市周边大力推广观光休闲农业模式.黑龙江省需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发展低碳农业,增强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加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实现低碳农业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责任担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难题,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学会积极利用经济手段、培育社会力量、探讨政企合作来推动新农村生态管理模式创新,要通过大力发展"两型农业"、推动"低碳政府"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启动政府生态问责机制建设等来推动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履行其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逐渐变暖的全球气候,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之策。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节能减排中应当有所贡献。文章以北京农业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北京市发展都市低碳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当前应对全球变化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设想,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内容,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建设低碳环保设施、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治理与保护农村环境等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低碳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所高度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来看,加强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的推广,并且不断探寻低碳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途径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的能源开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农村能源使用结构不合理,而且资源消耗量较大,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对此,要积极加强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本文对低碳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83-1085,1238
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基本内涵,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不少障碍,包括思想观念障碍、体制机制障碍、生产模式障碍、技术标准障碍和人力资本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需从以下4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形成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绩导向;二是建立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完善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探讨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着重从区域循环发展的层次,分析总结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包含农户庭院、乡村层次、园区层次、乡镇区域、城乡区域低碳循环农业模式,以利于不同层面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绿色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等各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途径,驱动农业固碳减排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以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内的碳输入和碳输出以及碳在园内各区域间的流动和储积;同时,根据碳源和碳汇清单和估算结果,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各区的碳平衡特点。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2021年碳平衡表现为净碳汇区,净碳汇量为152.09 tC,其中排放量为588.79 tC,碳固定量为740.88 tC。田园综合体内,作物种植区通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成为净碳汇量最大的区域,净碳汇量185.76 tC;水产养殖区通过高效的水草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净碳汇量达62.20 tC;高空间利用率的立体农业区因农肥的碳排放量大表现为碳源区,净碳汇量为-10.81 tC;生产生活区是最大的碳源区,净碳汇量达-85.05 tC,人类文旅活动是其中最大的碳排放源。分析结合该田园综合体的碳流动,提出了发展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和农业科学管理四个农业降碳增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Low carbon agriculture is a new production mode of gree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a kind of innovation on developing circular agriculture. Up to n...  相似文献   

16.
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使农业科技不断的得到进步,使农业增长的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首先研究了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的途径,然后又对低碳视角下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江西是农业大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对江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江西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农业科技应用有了新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格局,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农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但江西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还需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进程,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发展科技密集型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扩大劳动就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分析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借鉴现有的模式,寻找当前低碳农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培育低碳农业新动能的建议,以期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傅雷扬  朱军  陈卫  韦巍  饶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04-21507
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利用农村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研究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低成本的信息网络和信息集成服务技术,制定了农村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基于SOA建立农村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策略。农村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适合为广大农村用户、相关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实时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曲庆红 《北京农业》2012,(6):245-246
农业机械机械化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来是十分重要的,定位好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地推进全国农业化进程,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农业的大幅度迈进。农业机械化的改进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加快了很多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开发。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新型农业人才大批涌现,使得全国一直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急速飞跃发展,构建其一整套完善的农村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