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对翘嘴鲐、大鳍鳗和斑鳜肝脏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描述了3种鱼肝脏的的外形特征、门静脉、肝管及胆囊.在3种鱼比较解剖的基础上,讨论了鱼类肝脏的位置及外形特征,翘嘴鲐肝脏的2种特有结构,鱼类的肝门及门静脉;进一步探讨了3种鱼肝脏解剖学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翘嘴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胜齐 张海琪 何中央 张祖兴 ZHANG Hai-qi HE Zhong-yang ZHANG Zu-xing SU Sheng-qi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898-901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为776.4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mg,4种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11.7mg:而每g斑鳜肌肉千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相比较之下,斑鳜的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翘嘴鳜。 相似文献
3.
4.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为776.4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 mg,4种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11.7 mg;而每g斑鳜肌肉干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 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相比较之下,斑鳜的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翘嘴鳜. 相似文献
5.
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脏、脑)的3种同工酶(LDH 1.1.1.27、MDH1.1.1.37、EST3.1.1.1)酶谱特征的研究。3种同工酶均存在较稳定的物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杂交鳜F1代同工酶酶谱的组织表达与双亲(斑鳜、翘嘴鳜)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和特异性,除了斑鳜和翘嘴鳜肾脏中的MDH同工酶谱以外,3个不同鳜种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较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肝脏、肾脏中的LDH和EST同工酶谱以及肌肉中的EST同工酶谱均存在显著且稳定种属特异性差异表达,可作为鉴别3种鳜鱼种质特性的重要遗传生化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为鳜鱼的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斑鳜与翘嘴鳜、翘嘴鳜与杂交鳜之问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对可数性状和框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杂交鳜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父本斑鳜,在头部和尾部继承了更多翘嘴鳜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翘嘴鳜(♀)×斑鳜(♂)人工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漂浮卵,微粘性,卵径1.6~1.8 mm.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1 h 45 min,胚盘隆起;2 h 30 min,进入卵裂期;3 h 15 min,进入桑椹期;4 h 15 min,进入囊胚期;11 h,进入原肠期;13 h 40 min,进入神经胚期;14 h 20 min ,进入胚孔封闭期;17 h 20 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0 h 10 min,进入视泡期;25 h,进入尾芽期;26 h 40 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1 h,进入晶体出现期;35 h 10 min,进入心跳期;49 h 10 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51 h 20 min,进入血液循环期;59 h 10 min后,开始出膜.整个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偏向于母本翘嘴鳜. 相似文献
8.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1)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取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zeri及其正反交杂交后代的受精卵,在常温下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4种卵子中,斑鳜及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大于翘嘴鳜及以翘嘴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前者直径为(1.86±0.07)mm,后者为(1.08±0.06)mm。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4种胚胎发育时序基本以母本为基准,即以翘嘴鳜为母本的杂交种胚胎发育时序与翘嘴鳜的相同,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则与斑鳜相同。在水温28.0~30.0℃下,以翘嘴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34 h,而在26.5~30.0℃下,以斑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91 h。以斑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比较大,全长为(4.60±0.07)mm,以翘嘴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全长为(4.00±0.05)mm。 相似文献
9.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的胚胎和胚后发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取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zeri及其正反交杂交后代的受精卵,在常温下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4种卵子中,斑鳜及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大于翘嘴鳜及以翘嘴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前者直径为(1.86±0.07)mm,后者为(1.08±0.06)mm。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4种胚胎发育时序基本以母本为基准,即以翘嘴鳜为母本的杂交种胚胎发育时序与翘嘴鳜的相同,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则与斑鳜相同。在水温28.0~30.0℃下,以翘嘴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34 h,而在26.5~30.0℃下,以斑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91 h。以斑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比较大,全长为(4.60±0.07)mm,以翘嘴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全长为(4.00±0.05)mm。 相似文献
10.
光镜观察发现,翘嘴鲐(Culter alburnus)肝脏浆膜较薄,边缘肝细胞排列紧密,肝小叶不明显,肝血窦相互交织成网络状,可见枯否氏细胞,偶见双核肝细胞.肝实质中有极少量胰腺组织分布.肝内血管系统由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肝血窦、中央静脉、支静脉和肝叶中央静脉组成,肝叶中央静脉特别发达,贯穿整条肝叶,管壁较薄,由内皮和结缔组织组成.胆管系统由胆小管、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支胆管和肝叶中央胆管组成,其中支胆管和肝叶中央胆管特别发达,肝叶中央胆管与肝叶中央静脉伴行,管壁较厚,分为3层,内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和固有膜组成,中层由环形平滑肌组成,外层由结缔组织组成.电镜观察发现,翘嘴鲐肝细胞无明显的双态现象,常染色质充满整个细胞核,核仁大而明显.胞质中分布有丰富的核糖体和发达的内质网,线粒体特别丰富,内嵴发达,可见次级溶酶体和髓样小体,髓样小体周围有较多线粒体环绕,糖原颗粒丰富,但脂滴较少.肝细胞近狄氏间隙面和近胆小管面突起形成较多微绒毛,高尔基复合体靠近胆小管区域分布,说明肝细胞具有旺盛的吸收、合成和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鳍鳠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鱯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解剖学分析,发现东方白鹳脑的一些明显的特点。东方白鹳全脑的外形略大于鹅脑,明显大于鸭脑。脑的平均全长为44.1mm,宽平均为36.1mm。大脑宽而短;脑谷直而长,并一直延伸到嗅球的外侧缘。大脑背侧的矢状隆凸贯穿整个大脑半球的全长。小脑很发达,明显地呈前后方向扩展,长度和宽度都明著地大于鸭和鹅的小脑。东方白鹳中脑的视叶特别发达,平均长度为14.5mm,宽9.1mm,明显大于鹅脑和鸭脑的树叶;视囊也相当发达,宽达9.37mm,比鹅的和鸭的视囊粗大得多。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具有发达的视觉神经中柩和强大的飞行调节中柩,其脑的形态学特点与其生理功能是完全相符的(本文重点研究东方白鹳脑的外形结构)。 相似文献
13.
咖啡旋皮天牛与咖啡灭字虎天牛发生危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旋皮天牛,咖啡灭字虎天牛均为云南省思茅热区咖啡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对该2种害虫各虫态形态特征。发生危害规律。生物生态学习性,幼虫形食危害特性系统比较研究。综合二者发生代次,时空,危害特性异同,抓住主要代次和关键时机开展综合防治,连续3年在云南思茅热区联合开发办公室所属的茶树林,曼歇坝2咖啡场有效控制了该2种虫的发生危害。其危害株率分别由原来的10%-15%,5%-10.5%降为现在1.2‰-2.1‰,1.5‰-3.3‰。 相似文献
14.
动物GH基因和前GH—级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2)
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资料较系统的综合分析了动物GH基因和前GH的一级结构及其物种间存在的保守住和变异性。结果表明:朋基因有5或6个外显子,其cDNA长度一般为800-1200hp;前GH的信号肽和成熟肽分别为16-27和186—191个氨基酸。外显子的数目和大小在不同纲动物间存在较强的保守性。哺乳纲动物间和鸟纲动物间在基因长度、外显子数目和大小、内含子大小、碱基组成、5’端和3’端非编码序列、局部减基序列、前GH的氨基酸数目和序列等方面存在着很强的同源性,鱼纲动物间这种同源性表现较弱;同纲内分类地位越接近的物种其同源性越强;哺乳钢与鸟纲动物间有一定的保守性。动物GH基因和前GH的一级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物种间在基因及其内含子的长度以及前GH的氨基酸数目上的变异似乎与物种的进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廖晓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Z1)
试验于1982~1986年进行,观察测定茎截面纤维细胞的直径和壁厚、茎截面上纤维细胞数和韧皮部单宁细胞数以及植株的高度,可以一次性定量估测苎麻品种的纤维产量和纤维细度,强力、纤维大小均匀性、原麻含胶率、原麻锈脚等多项质量指标,估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比较,正确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叶相思白粉病叶状柄病理解剖和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大叶相思(Acacia (?) form(?)is A.Cunn.ex Benth)感病叶状柄的病理解剖,白粉菌可直接穿透表皮细胞或从细胞间隙和气孔等途径进入组织以吸胞吸取养份。接种后高感叶状柄表皮细胞出现死亡,变形,叶肉栅栏组织叶绿体减少和部份解体,而高抗叶状柄表皮细胞只见过敏性坏死现象。叶状柄的表皮细胞壁和角质厚度与植物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对三种克服小黑麦 F_1不育性方法(自然结实、分株、回交)的效果进行了两年(1962、1963)的重复比较研究。鉴于小黑麦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结实率不高和不饱满,测定的主要项目是当代的结实率、饱满度和发芽率,同时又考虑到最后的育种效果。研究了自然结实的概念,并探讨了自然结实在小黑麦育种上应用的价值。对分株及回交在克服小黑麦不育性上的价值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正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211-219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标准菌株USDA205为对照,对自我国吉林处和湖北省土壤中分离的15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培养特性,碳氮源利用、生长速度、耐盐性、PH适应范围、天然抗一、质粒图谱、G+C克分子、血清学特性和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并选择2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比较分析了供式菌PAPDS扩增谱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